摘 要:近年來,高考英語中的語篇大多數(shù)源于外刊媒體。隨著新高考內(nèi)容的深入,外刊閱讀教學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學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教師把外刊作為課內(nèi)教學的輔助資料,作為與教材單元主題相關的拓展閱讀。如何利用外刊閱讀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英語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外刊閱讀; 自主學習 ;綜合能力;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49-0052-03
作者簡介:楊偉(1970.4—),女,廣東省深圳市龍華高級中學教育集團,外語科組長,中學正高級教師,英語特級教師,本科學歷。
引 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廣泛閱讀可以讓學生體驗更豐富的語篇文體,如對話、小說、傳記、新聞報道和報刊文章、網(wǎng)絡媒體的代表性文章等語篇類型,使他們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發(fā)展閱讀能力,通過閱讀學習語言和人文、科學知識,通過閱讀拓展思維,提高審美、鑒賞和評價的能力[1]。”隨著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實施,英語教學已不再局限于教材。如何借助外刊的語言素材?如何研發(fā)適用于高中學生的外刊讀本?如何操作有效的外刊教學?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些探究并進行了一些教學實操。
一、精選合適外刊,拓寬學生閱讀視野
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的融合讓教師和學生有更多的渠道接觸豐富多樣的外刊讀物。但教師在選擇外刊讀物時,要考慮文章語言的優(yōu)質(zhì)性,關注文章內(nèi)容的導向性,考慮文章內(nèi)容傳遞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到正規(guī)合適的網(wǎng)站獲取外刊資源,顯得尤為重要。結合近幾年高考語篇的題源,筆者整理出常用的高考外刊網(wǎng)站。
(1)《泰晤士報》http://www.thetimes.co.uk
(2)《今日美國》http://www.usatoday.com
(3)美國廣播公司 http://abcnews.go.com
(4)英國《觀察家》http://www.observer.co.uk
(5)英國《每日電訊報》http://www.telegraph.co.uk
(6)美國《新聞周刊》https://www.newsweek.com
(7)英國《經(jīng)濟學人》http://www.economist.com
(8)英國廣播公司 http://www.bbc.co.uk
(9)《紐約時報》http://www.nytimes.com
(10)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http://www.nbc.com
外刊閱讀材料話題要覆蓋“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三大主題,配合教材的單元主題。教師將課外的拓展閱讀材料與教材結合起來,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索有效策略,提高外刊教學有效性
外刊英語教學不是拿來主義,不能直接下載使用。大部分外刊有篇幅長、詞匯量大、句式比較復雜的特點。學生直接閱讀,可能會感到內(nèi)容晦澀難懂,難以堅持下去。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外刊材料與學生認知的匹配度,還要探究新的教學策略,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
(一)控制外刊閱讀材料長度
通常從網(wǎng)上下載的外刊篇幅較長,學生很難堅持看下去。在給學生提供外刊閱讀讀物時,教師應該對外刊進行整合,選摘的文章字數(shù)控制在400詞左右,文章內(nèi)容接近高考閱讀語篇的難度。
(二)幫助學生掃清閱讀的詞匯障礙
閱讀的詞匯一般分為兩種,一是泛讀詞匯,即非專業(yè)或不常用詞匯,這些詞匯只需要知道大義;另一種是精讀詞匯,即值得學生去探究、學習、積累和運用的詞匯。對于泛讀詞匯,教師可以在提供閱讀材料時進行標注并附上中文含義,從而降低閱讀難度。
(三)指導學生了解材料背景及外刊的寫作風格
外刊閱讀材料涉及各個領域,特別是一些時政和科普類的文章,學生理解比較困難。教師既要幫助學生熟悉新聞英語的寫作風格,也要讓學生了解標題的簡化與省略規(guī)則以及詞匯的活用方法,適時給學生提供相關的文化背景介紹和延伸導讀。
(四)明確閱讀目標及任務
教師提供材料的同時還應該配有閱讀目標和閱讀任務,這樣能讓學生閱讀時更有針對性。閱讀任務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如話題探討、詞匯積累、佳句賞析、長難句分析、模仿寫作等。教師可以用教師講解、學生分享、師生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對外刊閱讀進行內(nèi)化和遷移。
三、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習慣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推進,英語教學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深度學習、語篇意識、情境教學、大視角下單元整體教學等新理念的提出,都突顯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引導性。外刊閱讀課的教學目標就是要讓學生利用外刊素材將社會熱點與英文閱讀教學結合在一起,從而引發(fā)學生對時政熱點關注思考,提升學生文學作品賞析品味,促進他們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教師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讓他們利用榜樣的力量和同伴的影響,積極地進行外刊閱讀。例如,教師可以在每個班級創(chuàng)建學習共同體,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根據(jù)英語水平劃分,每個學習小組都由好、中、差三類學生構成。在小組內(nèi),英語學習較好的成員擔任小組長,帶領本組組員共同制訂閱讀任務,輪流展示閱讀成果。
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幾個任務。
Task1: Find out some key words that prevent the Ss from understanding the passage and then refer to the dictionary for English interpretation.
Task2: Accumulate some phrases and make up some sentences by imitating them.
Task3: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of guessing words by using derivative.
Task4: Appreciate the wonderful authentic English and learn to catch the exact meaning of some words in context and passage.
Task5: Analyse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passage and some complicated sentences.
Task6: Discuss about what lesson the readers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任務明確后,學生開始自主學習。通過查詢工具書,上網(wǎng)查閱相關資料,學生先完成閱讀的基本任務,然后進行小組討論、答疑解惑、分享看法,再確定課堂的分享內(nèi)容,最后由小組代表進行成果展示。
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從理解文意、分析篇章結構、解決長難句、積累好詞好句、運用英語評析熱點時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訓練。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自主構建知識框架,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四、賞析優(yōu)質(zhì)語言,提高學生語言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
外刊閱讀素材以其地道的英語表達、內(nèi)容涉及廣泛、話題覆蓋多領域為特色,已經(jīng)成為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閱讀材料。外刊優(yōu)質(zhì)的語言素材,不僅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能提升他們的審美素養(yǎng)。
英語閱讀能力由英語解碼能力和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組成,涉及英語語言能力、閱讀策略和跨文化交際意識[2]。 因此,學生的閱讀能力會受到語言能力和閱讀策略的影響。
教師在教授外刊時文How to talk to strangers一文時,學生對文本中的一句話爭議比較大:“Don't network.Be the network.” 脫離語境分析,學生很難理解其準確含義。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立足于語篇的整體性,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Question1: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 why didn't the author like talking to the strangers though he was outgoing, chatty and extroverted?
Question2: In the middle of the passage, why did the author think that we meant to talk to strangers?
通過這兩個發(fā)散性問題,教師引導學生跳出孤立理解詞句的思維,從文章的整體把握作者寫作意圖,深入理解文章。學生展開討論后,才能從整體上把握作者說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為:Don't network online with the strangers casually because strangers have negative associations, but 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talk to strangers, for you have plenty in common with your fellow networkers.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中核心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之一就是提高審美意識。通過對語篇語言的處理,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賞析的角度去閱讀,通過收集和積累好詞好句,讓學生學以致用,運用于寫作中。比如這篇外刊,學生理解了句意之后,整理出短語和句型,并加以模仿寫作。
Imitating writing some sentences using some good words and expressions:
As children, our parents drum that rule into us, and it's a good thing because we need to be aware of danger.
drum...into: to make sb remember sth by repeating it a lot of times
【佳句仿寫】我們曾被反復叮囑千萬不要與陌生人講話。
We had it drummed into us that we should never talk to strangers.
再比如在一篇外刊報道中有以下幾個句子。
1.Domestic tourism in China would most probably see a full recovery from...
2.China's domestic tourism market has recovered by 80 percent so far, and...
3.Self-guided tours and medium-to high-end leisure trips would experience a recovery...
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英漢雙解詞典》,準確理解see、recover、experience的英語注釋,欣賞無靈主語表達的魅力,用物做主語,卻賦予語言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在文中更生動形象。學生有了這方面意識后,就可以欣賞到更多類似的表達。
1.An embarrassed laugh escapes my throat.
2.By now optimism had given way to doubt.
3.Courage deserted him.
4.Spring finds a beautiful sunny Paris.
5.The experience will take root in my mind.
6.Your presence will certainly add color to our activities.
7.No words can express my gratitude.
8.A strange peace cam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
利用外刊地道表達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悟和遷移詞義,幫助他們賞析一些地道的詞匯和句式。這能夠促使學生把積累到的好詞好句運用到寫作中,增加寫作的亮點,從而讓學生感悟到英語語言之美,學會從賞析的角度去學習語言、運用語言。
五、結合外刊話題,提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高階思維是指發(fā)生在較高認知水平層次上的心智活動或認知能力。它在教學目標分類中表現(xiàn)為分析、綜合、評價和創(chuàng)造。深度學習就是在建構知識結構的同時,綜合運用知識和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形成高級的社會性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3]。
在外刊閱讀教學中,除了處理語言問題,教師更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闡述觀點、創(chuàng)造觀點、評估觀點、批判觀點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在看懂語篇內(nèi)容的基礎上,提煉全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組織語言進行表達。這既能訓練學生概要寫作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參照作者觀點,結合自身經(jīng)歷,思考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和解決類似問題,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比如,通過外刊文章Meet Elizabeth Ann, the First Cloned Black-Footed Ferret,教師能讓學生了解瀕危動物的現(xiàn)狀及人類為此所做的努力,使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從而使其認識關愛動物、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形成“關愛動物,保護生態(tài)”的價值觀。閱讀完成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From the passage, what lesson can you learn and how can you get along with animals?”即“由此及彼,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自己對動物該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再比如外刊文章China Lands on Mars in Crowning Moment for Space Program,向讀者介紹了我國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的基本情況,這能夠激發(fā)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并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在航天領域取得的科技進步對日常生活的重要意義,從而喚起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結 語
外刊閱讀不僅可以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也能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外刊,學生拓展了閱讀面,豐富了語言詞匯,增強了文化意識,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形成了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師在進行外刊閱讀教學時,要選擇略高于學生閱讀水平且符合學生價值取向的文章,設計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文華.如何在英語報刊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4(09):24-26.
[3]郭月鋒.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策略分析[J].中學生英語,202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