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振陽 夏元平 程朋根 聶運菊 劉賢三
[摘 要]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提升高校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是研究的熱點問題。文章首先介紹異步在線教學和同步直播教學的優(yōu)點和存在的問題,進而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提出一種異步在線教學與同步直播教學混合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異步在線教學為基礎,讓學生能夠依靠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同時結合同步直播教學增強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在同步直播教學中,著重對學生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后,建立多元化形成性評價機制,多角度、全方位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疫情防控;異步在線教學;同步直播;混合教學模式;課程思政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1)12-0017-04
2019年末我國武漢地區(qū)出現(xiàn)了新冠肺炎疫情,為有效應對疫情,我國各省市區(qū)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為避免人流聚集,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部做出了延遲2020年春季開學的決定[1],并相繼出臺了《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2]《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3]《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師工作若干事項的通知》[4],著重指出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對全國學生進行在線教學無疑給我國的教育事業(yè)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和2003年的非典期間相比,雖然現(xiàn)在我國的教育資源、教學設備、教育環(huán)境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但對全國學生同一時期進行在線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難需要解決。例如,部分偏遠的山區(qū)可能會存在網(wǎng)絡覆蓋度不夠導致網(wǎng)速過慢,學生無法進行在線學習的情況。再者,從教師的角度來看,以往教師習慣了在課堂上的教學模式,突然讓教師對著電腦講課并進行相應的操作,教師容易出現(xiàn)“手忙腳亂”的情況。此外,部分老教師可能較少通過網(wǎng)絡設備進行教學,對網(wǎng)絡教學設備操作較為生疏,導致教學過程不流暢。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以往學生習慣了教師在上面講,自己在下面聽,教師的存在無疑給學生一種學習的“壓力”。同時,在課堂上針對部分上課走神的學生教師也會及時提醒,學生從心理上對教師有所依賴。現(xiàn)在突然讓學生對著電腦自主學習,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努力程度以及學習效果都需要打個問號。
在線教學雖然存在前文所述的種種挑戰(zhàn),但也給我國在線教育提供了良好發(fā)展的機遇。在我們傳統(tǒng)的觀念中,教學必須發(fā)生在課堂里,所以大多數(shù)院校教師對在線教學重視不夠。近年來,無論是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更新還是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的改革,基本上都是針對課堂教育的提升。雖然很多高校一直在推進在線課程的建設,但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不夠重視。就筆者所在學院而言,整個學院也僅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門課程建設好了在線資源。此外,雖然近年來有很多MOOC平臺推出了大量的精品課程,但學生還是沒有養(yǎng)成從MOOC平臺上進行網(wǎng)課學習的習慣,始終覺得教室是自己學習知識的最主要場所。在此次疫情防控背景下,教育部明確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為取得在線學習和課堂上課同等的教學效果,教師和學生都需要付出努力、做出改變,去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與此同時,迫切的在線教育需求也有助于促進我國在線教育平臺的迅速發(fā)展。
一、異步在線教學和同步直播教學
為能有效地進行在線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國各大中專院校通常采用“錄播”和“直播”兩種教學模式。“錄播”主要表現(xiàn)為異步在線教學,即在上課前教師把課程錄制好,并上傳到教學平臺上由學生按照自己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而“直播”則類似于課堂面對面教學,只是這種“面對面”是通過網(wǎng)絡設備實現(xiàn)的,同樣是教師講,學生聽,實時地實現(xiàn)“教”與“學”的過程。
異步在線教學起源較早,最早出現(xiàn)在1981年。異步在線教學主要指的是將多種形式的教育資源上傳到網(wǎng)絡平臺上供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可以自己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進度,而異步在線教學平臺則可以通過記錄學生學習的“痕跡”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目前,異步在線教學平臺有很多,例如愛課程網(wǎng)、中國大學MOOC、超星爾雅平臺、錄播課平臺、猿輔導等。采用異步在線教育可以集中優(yōu)勢教育資源供更多的學生去學習。大多數(shù)異步在線平臺都建設有精品在線課程,而這些課程通常都是由教學名師錄制并制作的。通過異步在線教育平臺,一些普通院校的學生能夠近距離地接觸優(yōu)勢教育資源。此外,采用異步在線教學,學生能夠自主地安排學習時間,能夠有效避開網(wǎng)絡使用高峰期,避免學習過程中卡頓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但是異步在線教學也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在異步在線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主要靠自己,缺乏教師的監(jiān)督和管理。調查研究表明,在異步在線教學中學生對課程的完成率較低、整體學習效果不理想[5]。其次,在異步在線教學中,學生只能夠通過電腦屏幕或者手機來學習,整個的學習環(huán)境缺乏代入感,時間長了學生往往不容易集中精力,學習效果較差[6]。再者,現(xiàn)在異步在線教學平臺有很多,不同的平臺往往有不同的課程體系設置。平臺上雖然集成有較多的視頻、文檔、試題等教育資源,但缺乏與學生互動的交互設計,學生參與性不強[7]。
相較于異步在線教學,同步直播教學則強調“教”與“學”的同時發(fā)生,類似于課堂教學,同樣是教師講學生學,只不過需要依賴于一些網(wǎng)絡傳輸媒介,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同步教學討論[8]?,F(xiàn)在的同步直播平臺有很多,例如ZOOM、ClassIn、騰訊課堂、釘釘直播、QQ/微信群直播等。同步直播教學最主要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更加真實地再現(xiàn)學生平時在課堂上課時的場景,教師與學生能夠進行交流互動。此外,教師的存在也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會敦促學生認真聽課、好好學習。再者,相較于異步在線教學,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知識的掌握度會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通過提問題和學生聽課時的反應,來實時地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進而掌握講課的進度,這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同步直播教學也存在諸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同步直播容易出現(xiàn)卡頓的現(xiàn)象。雖然近年來我國互聯(lián)網(wǎng)建設發(fā)展迅速,但仍有部分偏遠地區(qū)存在網(wǎng)速較慢或者帶寬不足的問題。此外,全國這么多高校同時進行直播教學,諸多網(wǎng)絡直播教學平臺也容易出現(xiàn)服務器容量不足的問題。筆者曾在2020年2月中下旬嘗試利用直播平臺進行網(wǎng)絡直播教學,但由于當時眾多課程同時開課直播,導致直播平臺存在卡頓現(xiàn)象。同步直播教學如果不流暢的話,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或者焦躁的心理。好在隨著更多直播平臺的推出和優(yōu)化,現(xiàn)如今網(wǎng)絡直播教學已較為流暢。但學生如果長時間對著電腦屏幕聽教師講課,依然容易出現(xiàn)走神、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
二、異步在線教學與同步直播教學混合的教學模式
在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提出一種異步在線教學與同步直播教學混合的教學模式。該模式旨在將異步在線教學與同步直播教學相結合,充分利用異步在線教學學生能夠自主“錯峰”學習以及同步直播教學師生互動較強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內(nèi)容。
(一)混合式教學模式建構
如圖1所示,異步在線教學與同步直播教學混合的教學模式主要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不同的階段教師和學生有不同的任務與目標。為實現(xiàn)該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筆者采用超星平臺與QQ群直播進行線上教學。在超星平臺上上傳教學資源供學生進行異步在線學習,通過QQ群直播實現(xiàn)同步直播教學。
從圖1可以看出,在課前,筆者所在教學團隊的教師提前一星期將該課程所有教學內(nèi)容的PPT進行講解錄制,并將錄制好的PPT教學視頻上傳到超星平臺上供學生進行異步在線學習。采用異步在線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能夠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針對不明白的知識點能夠反復觀看學習。為了便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更有目的性,教學團隊教師制訂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此外,教師還針對教學內(nèi)容發(fā)布了相應的任務點,以便于采用形成性評價機制評定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此過程中,學生則需要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針對教學視頻進行學習,尤其是需要完成教師所安排的教學任務點,以保證學習質量。
為了能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給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在課中階段本課程教學團隊采用QQ群直播的方式進行同步直播教學。首先,在直播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針對課程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講解。其次,針對學生不懂的內(nèi)容或者習題進行解答。最后,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集中精力,在同步直播教學中教師會對學生進行提問,加強學生對重點知識內(nèi)容的掌握。
(二)融入課程思政教學
在同步直播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因為大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學生除了要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良好的品德,是否有愛國情操、奉獻精神也至關重要。因此,筆者所在教學團隊在QQ同步直播教學中,會著重對學生進行課程思政教育。
在課程思政教育過程中,可以采用發(fā)布問卷調查的方式,結合課程內(nèi)容來促進學生良好道德情操以及為祖國奉獻的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如圖2所示,筆者所在教學團隊曾發(fā)布以下調查問卷來增進學生的課程思政教育,如“未來工作后,如何利用LiDAR技術為祖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做貢獻?”“對于我們這些測量領域的專業(yè),有哪些優(yōu)良的品質需要我們繼承和發(fā)展?”。學生都給出了自己的理解。采用此種方式,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愛國情懷的提升,很好地完成了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采取多元化形成性評價機制
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建議在課后采用多種方式促使學生對重點知識內(nèi)容進行反復記憶和學習。每次上完課,教師要針對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布置相應的作業(yè),并在超星平臺上發(fā)布。學生則需要按時完成作業(yè),作業(yè)由教師進行批改。部分章節(jié)內(nèi)容學習完畢后,采用章節(jié)測驗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學生也可以針對自己不懂的內(nèi)容,進行問題留言或者討論發(fā)帖。教師則根據(jù)學生的問題和討論進行答疑解惑。采用此種以完成任務為引導、問題提出與解答互動的機制能夠有效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筆者所在教學團隊建立了多元化形成性評價機制,以實現(xiàn)定量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所謂的形成性評價,是通過超星平臺統(tǒng)計學生已經(jīng)完成學習任務的數(shù)量,來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程度的定量化關注。筆者所在教學團隊將學生的成績由多部分組成,每一部分設定不同的權重,實現(xiàn)對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進行全面考查,具體如下所示:
成績=課程音視頻作業(yè)×30%+簽到×10%+課堂互動×10%+討論×10%+作業(yè)×20%+章節(jié)測試×10%+訪問數(shù)×10%。
通過對學生進行多元化形成性評價,能夠從多個角度定量地評定學生在異步在線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情況,部分平時自主學習較差的學生,綜合成績往往較低。超星平臺提供了成績預警機制,使教師能夠清楚地觀察到學生在各個階段的各項成績。針對部分成績較低的學生,教師能夠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進行溝通教育,有助于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三、混合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一)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混合教學模式是以異步在線教學為基礎的,即在同步直播教學前學生能夠依據(jù)異步在線教育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的好處在于學生能夠自己掌握學習的進度。異步在線教育平臺上往往匯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其中很多為教學名師錄制的課程。學生能夠自己安排學習時間,近距離地接受優(yōu)勢教育資源,更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能夠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促進課程思政教育效果
通過異步在線教學,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部分基礎理論知識。此時,再采取同步直播教學可以針對學生所存在的疑慮進行解答,也可以教師自己提問題問學生。討論交流的模式,能夠加強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生由聆聽接收者變?yōu)橹鲃訁⑴c者。此外,在同步直播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對學生進行課程思政教育,真正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采用多元化形成性評價機制能夠多角度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來評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針對部分學習不認真的學生,教師也能夠及時地進行提醒。但在疫情防控期間,教師無法再監(jiān)督學生,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是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采用混合教學模式,便于教師建立多元化形成性的評價機制。教師可以利用平臺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定量化評價,全方位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針對學習效果較差的學生,教師同樣能夠及時提醒和敦促,促進學生切實掌握知識技能。
四、結語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切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一種異步在線教學與同步直播教學混合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以異步在線教學為基礎,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安排,實現(xiàn)基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積累。繼而,結合同步直播教學,增強學生與教師間的互動,讓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yōu)橹鲃訁⑴c者。在同步直播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進行課程思政教育,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前提下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最后,為能全方位、多角度地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要建立多元化形成性評價機制。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已采取此種混合教學模式,并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后續(xù),將針對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做進一步的研究。
[ 參 考 文 獻 ]
[1] 焦建利,周曉清,陳澤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20(3):106-113.
[2]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廳〔2020〕2號)[Z].2020.
[3]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疫情防控期間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學工作的通知(教技廳函〔2020〕7號)[Z].2020.
[4] 教育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師工作若干事項的通知(教師廳函〔2020〕2號)[Z].2020.
[5] 李曼麗,張羽,葉賦桂.解碼MOOC: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教育學考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6] 王應解,馮策,聶蕓婧.我國高校慕課教育中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中國電化教育,2015(6):80-85.
[7] 冀付軍,李利聰.我國發(fā)展MOOC的推進策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4(11):27-32.
[8] 周玉霞,朱云東,劉潔,等.同步直播課堂解決教育均衡問題的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5(3):52-57.
[責任編輯:鐘 嵐]
[收稿時間]2020-07-09
[基金項目]東華理工大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DHJG-20-25)、東華理工大學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導師制下地方高??蒲杏说膶崿F(xiàn)路徑研究”(19XYB06)、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新工科導向下地理信息科學專業(yè)協(xié)同驅動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究與實踐”(JXJG-19-6-4)。
[作者簡介]惠振陽(1989-),男,河南開封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機載LiDAR點云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