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琦
【摘要】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不能只是簡單看成是知識的掌握和基本計算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知識掌握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步深入理解數學知識中所蘊含的有趣的數學思想。學生具備了轉化思維能力,不僅能夠對當前的數學學習產生巨大的助力,而且對其數學學習的長遠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轉化思維能力,為學生鋪設了數學學習的堅固基石,這對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大有裨益?;诖?,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轉化思想。
【關鍵詞】小學數學;滲透;轉化思想
引言
在數學思想方法中,轉化思想可謂其核心所在。在新課改背景下,若能對轉化思想予以良好且正確的運用,可發(fā)揮事半功倍之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轉化思想是數學思想的核心,應用轉化思想,優(yōu)化數學教學,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改革傳統(tǒng)教學理念思考,應用轉化思想,指導學生把握不同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以便提高教學質量,打造高質量的數學教學課堂。
1轉化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意義
轉化思維能力是一項重要的思維能力,在數學范疇中,轉化需要依據一定的數學法則,將一類數學事物的表達方式進行變換,而其中的本質不變.具備轉化思維能力,不僅能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數學定理,明確圖形、數量之間的關系,還能幫助學生有效提升思維能力,使學生在轉化過程中把握“變與不變”的本質,切實提升學生的綜合數學素養(yǎng)。另外,養(yǎng)成轉化思維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生活應用能力的發(fā)展.可以將復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轉化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有效地簡化疑難問題,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1]。
2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轉化思想策略
2.1新舊知識轉化
教師在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重視觀察和分析,小學生往往能迅速求解問題,但是一旦涉及到較為陌生或者是新問題時,往往會冥思苦想仍舊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根本無法發(fā)現(xiàn)解題的思路。事實上,新問題只是在舊問題基礎之上穿上了新衣,從本質上看仍舊是已經掌握的知識。假如學生能正確認識和掌握轉化思想,學會對轉化思想進行靈活運用,就可以輕松解決新問題,掌握新舊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實現(xiàn)順利求解,為學生建構數學知識體系打下基礎。
2.2引導學生合作與探究學習
小學數學課堂是教師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需要推動學生的自主閱讀、自主分析,自己從數學現(xiàn)象的認識中找出數學信息、問題和解決策略;還要鼓勵學生多合作、多交流,透過現(xiàn)象探究數理的本質。推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合作與探究式的學習活動是高效課堂構建的重點。課堂可以設計成一個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情境。
2.3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作為數學學習中重要能力,同時也是思維的高級表現(xiàn)形式與核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實驗、轉化等方面予以了加強,同時對邏輯推理亦十分重視。例如,在平行四邊形向長方形轉化的這一過程中,在圖形轉化的實際操作完成時,教師可及時予以邏輯推理講解:在平行四邊形向長方形進行轉化的過程中,大前提即它本身的面積并未產生變化,長方形的長相較于平行四邊形的底是一致的,而寬相較于平行四邊形的高是一致的。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長×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即為底×高。經長期如上訓練,可促使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獲得不斷的提升[2]。
2.4開展數形結合教學
將代數和幾何之間的相互關系運用到數學教學中,是教學時非常實用的一種教學手段。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儲備比較薄弱,對文字的理解會受到自身的限制,在理解上會有不同程度的失誤,有可能理解方向不對,思維出現(xiàn)偏移。因此教師要遏制住劣勢的發(fā)展,盡全力讓學生避免出現(xiàn)理解錯誤,貫徹策略轉化的方案,應用數形結合教學,根據每道題不同的特點,在圖形和代數兩個方面進行講解,借此幫助學生明白題中的各種條件關系,使學生擁有清晰的思路來解題,防止出現(xiàn)邏輯不緊密、思維有錯誤的情況。
2.5有效提升解題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培養(yǎng)解題能力,因為數學學習過程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構成的,在數學學習當中解決問題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掌握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過程。為了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教師應該在問題解答當中引入科學化的思想方法,用轉化思想輔助數學解題,還能讓學生少走彎路,在數學解題當中建立信心。轉化思想可以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把抽象問題直觀化,還能把不容易解決或者是未知問題轉化成已知問題,這對于學生解題水平的提升來說是非常重要的[3]。
2.6豐富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要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能夠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感性認知,推動學生數學認知表象建構,幫助學生梳理清楚數學知識脈絡和學習思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思維有序性。教師依托教學活動展開數學轉化思想的方法指導,能夠教會學生更多有效的數學轉化學習手段,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感知支撐下,形成高效數學學習方法。教學“圓柱體的側面展開圖”相關知識時,在學生固有認知中,會將圓柱看作“圓滾滾”的物品,很難將其側面展開圖與“方方正正”的長方形聯(lián)系到一起。教師課前搜集了很多易拉罐,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放給學生,要求學生沿圓柱高線裁剪,展開圓柱側面展開圖,探究展開圖的形狀特點。學生結合操作學習體驗,很快就發(fā)現(xiàn)自己固有認知的片面性,總結出“圓柱的側面展開圖是長方形”的學習結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背景下,教師一定要仔細研究轉化策略,不斷調整小學數學教學計劃,尋找最適合的解決問題方案,幫助學生優(yōu)化解題,提高水平。同時,學校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轉化策略,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奠基。
參考文獻:
[1]陶新珍.轉化策略在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的融合[J].基礎教育論壇,2021(01).
[2]劉聚波.探索轉化策略在小學數學解題教學中的應用[J].下一代,2020(11).
[3]楊德聰.數學思想啟發(fā)學科智慧[J].四川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