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摘 要: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因而我國十分重視對人才的培養(yǎng)。小學是義務(wù)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需重視對小學生的教育。語文作為小學階段重要學科,其教學質(zhì)量將影響學生日后的學習及發(fā)展。小學生作文水平將直接展現(xiàn)其語文知識掌握程度、語言使用能力。為達到開闊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需在作文教學中融入課外閱讀。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02-014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2.071
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掌握更多知識,擴展學生知識面,同時可引導學生積累更多作文素材,這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有利[1]。目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仍存在諸如:學生語文基礎(chǔ)水平不夠高、學生語言組織能力不足等問題。小學語文教師需通過課外閱讀擴展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語文基礎(chǔ)不夠好。目前,學生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較重,學生僅掌握考試相關(guān)內(nèi)容,語文應用能力不夠強,知識面較窄。另外,語文教師、家長對此方面認知不足。部分學生寫作中存在修辭手法使用不合理、句式結(jié)構(gòu)不正確、語言使用不夠靈活等問題。由于學生語文基礎(chǔ)不夠高,其作文水平也不夠高。
2.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較弱。除語文知識基礎(chǔ)外,語言組織能力也會影響學生寫作水平。學生在寫作中,需通過一定的語文知識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以提高文章連貫性。部分學生作品存在語言結(jié)構(gòu)錯誤、可讀性差等問題。引發(fā)此問題的主要原因為: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較弱。學生需正確認知語言組織能力,在日常學習中積累詞匯、寫作技巧,為提升自身寫作水平奠定基礎(chǔ)。
3.作文寫作素材不豐富。課外閱讀對保證作文教學效率及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部分學生閱讀量較少,其在日常生活中未積極觀察,致使其不能以準確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寫作水平不夠高[2]。另外,語文教師教學中未融合閱讀與寫作,未要求學生在閱讀后參與寫作訓練,導致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較弱。
二、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中的重要性
1.可提高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語文學科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其對提升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教學效果將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各教育環(huán)節(jié)十分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質(zhì)量在影響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將影響學生語文水平。為激發(fā)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需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材料。
小學生年齡較小,其思維、心理正處于重要發(fā)展階段,且小學生對事物已有一定認知,其對直觀知識理解更為深入,同時逐漸形成了抽象性思維。課外閱讀書籍具有多元化特征,因而語文教師需依據(jù)小學生心理特點、思維特點,為其推薦適合的課外讀物,以達到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的目的。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自我表現(xiàn)意識較強,通過課外閱讀可豐富學生知識面,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學生在養(yǎng)成閱讀習慣后,可提升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2.可豐富學生知識及素材。小學生年齡較小,其生活經(jīng)驗、人生經(jīng)驗不夠豐富。因而,其在寫作過程中存在詞匯量少、寫作內(nèi)容不夠豐富、寫作題材較少等問題。同時,小學生對寫作技巧、寫作方法掌握不足。通過課外閱讀,可擴展學生知識面、豐富學生知識。學生通過閱讀多種課外材料,可在閱讀中積累豐富素材,為其寫作奠定基礎(chǔ)。通過閱讀課外材料,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課外閱讀材料種類較多,且蘊含多種詞匯、語言、句型,通過閱讀可豐富小學生詞匯量、掌握多種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語文教師需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閱讀習慣,鼓勵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擴展學生視野及知識面。除此之外,教師需引導學生靈活運用閱讀中獲得的知識,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目的。
3.可豐富學生寫作方法。寫作過程中表達方式、修辭方式、表現(xiàn)手法有多種,寫作技巧、寫作方法也比較多。因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需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提升學生造句、仿句、續(xù)寫能力。在學生掌握以上知識及能力后,需重視培養(yǎng)學生以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感悟,培養(yǎng)學生表達感受及想象力的能力[3]。語文教師需保證學生了解寫作的目的、寫作是表達自己并與他人溝通的重要方式,提升學生自我表達意識、與人溝通的意識,提高作文教學深度。通過課外閱讀,小學生可學習、掌握多種寫作技巧及寫作方法,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4.可提高學生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指的是人對世界、自身態(tài)度的意識,而小學生心理不夠成熟、思維能力不足,其社會意識及判斷能力不足。小學生在不斷成長、學習過程中,其社會意識將逐漸形成。同時,小學生社會意識也是影響其寫作內(nèi)容、寫作方向的重要因素。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充分了解社會發(fā)展現(xiàn)狀、社會發(fā)展趨勢。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可明確自己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擴展學生視野。通過課外閱讀,可培養(yǎng)學生社會意識,提高其對自身價值的認知程度。通過課外閱讀,不僅可提升學生社會意識,還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5.可提高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小學生年齡較小,其性格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枯燥,學生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4]。與之不同的是,課外閱讀具有多樣化、趣味性特點,通過課堂閱讀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及積極性,進而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通過課外閱讀,可提高學生對事物的理解力,這對學生充分掌握課外閱讀材料含義具有重要意義。課外閱讀材料種類較多,通過閱讀這些材料,可使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提高其對不同事物的認知,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6.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小學生年齡較小、社會對小學生規(guī)范程度不高,因而小學生大多擁有較強的想象力。課外閱讀材料中,部分材料對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有益。小學語文教師可鼓勵學生閱讀此類課外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及寫作水平。
7.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通過課外閱讀,可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感受到文字的美。小學生可依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閱讀材料,在豐富自身知識、擴展自身視野的同時,感受文字的美。通過閱讀優(yōu)秀課外材料,可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個性、人格,擴展學生視野。同時,課外閱讀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增加學生詞匯量、提升學生對寫作技巧的掌握程度,同時對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有益。
三、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
1.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也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階段。因而,教師需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外閱讀的習慣。課外閱讀材料種類較多,其中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其對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十分有利。學生可在課外閱讀中獲取多方面的知識及素材,為其學習、寫作奠定基礎(chǔ)。教師需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保證其了解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由雙方合作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另外,教師需引導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即:學生在閱讀時需做好筆記,之后與同學或教師討論閱讀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目的。
2.科學制訂課外閱讀寫作教學計劃。為達到把課外閱讀、作文教學融合起來的目的,教師需依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發(fā)展特點合理制定讀寫結(jié)合方案。第一,教師需依據(jù)學生發(fā)展特征、心理特征、新課標標準要求,合理制定教學方案,以達到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目標。第二,教師在擬定教學方案的同時,需合理選擇課文閱讀材料,保證閱讀材料適合此年齡段學生、閱讀材料數(shù)量合適。第三,依據(jù)教育部要求,保證閱讀材料合理、有效。第四,依據(jù)教學進度指導學生制訂適合自己的讀寫規(guī)劃,保證學生可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3.選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zhì)量。隨著教育事業(yè)的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進行了改革,傳統(tǒng)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在此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轉(zhuǎn)變自身教學觀念,教師需對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新,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以提高教學效率、教學效果。教師可組織學生召開讀書會,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最近的閱讀體會、有意義的故事。鼓勵學生談?wù)摴适碌暮x,這對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有益。另外,教師需重視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教師需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交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要鼓勵學生與自己溝通近期的閱讀體會、閱讀心得,以便教師掌握學生閱讀水平、思維能力。教師需重視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觀察能力,以便學生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素材,并將其融入寫作中,提高作品感染力。同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開放式寫作氛圍,縮短學生作品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距離,保證學生可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要為學生講解閱讀技巧,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學生在完成課外閱讀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參與寫作訓練,通過讀寫結(jié)合方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可擴展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對寫作技巧、寫作方法的掌握程度。通過課外閱讀,可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為寫作積累素材。因而,語文教師需提升對課文閱讀的重視程度,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文閱讀,以達到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語文素養(yǎng)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紹祥.論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科普童話,2018(1):78.
[2]陸陳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探究[J].考試周刊,2018(45):46.
[3]王會榮.淺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18(6):118.
[4]宋艷.試析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9(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