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華中
德國哲學家卡西爾說,人是符號動物。校長角色,表明校長的身份其實是一種符號。北京師范大學王一川教授說:“審美體驗是美感心理的積極建構和動態(tài)展開,是通往意義的生命運動?!毙iL角色的審美體驗,啟示校長在其位要做有意義的事情,要讓校長的經(jīng)歷成為通往意義的生命運動的過程。
校長要熱愛這一角色,以此來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人做自己不熱愛的事,是很痛苦的。校長熱愛這個崗位,才會為之努力到無能為力;不愛,遇到困難就會叫苦,畏難情緒如同“新冠病毒”一樣迅速蔓延,貽害無窮。有時與一些校長交流,會聽到“其實我并不想做校長,是教育局硬要我做的”之類的話,如果是謙虛說說,可以理解,如果是真的不想做,不如早日辭去,換個自己熱愛的角色干出一番事業(yè)。
人,只有在做具體的事情中才會產(chǎn)生情感體驗。校長的角色是“做”,而不是光“說”。校長,請不要在每件事上都說給別人做,一些重要的事情要親自謀劃,投身其中,與大家一起干。“給我上”與“跟我上”是不一樣的。中國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共產(chǎn)黨人堅持“跟我上”,吃苦在前,沖鋒在前。校長不能只坐在辦公室里、會議室里指揮,不能連計劃、總結與演講稿子都布置給了別人,讓自己成為念稿子的角色。校長不是“官”,更不能染上“官僚”的習氣。如果那樣,還會有審美體驗?
校長角色是一種形象,校長形象要有光澤,要熠熠生輝充滿活力。校長的光輝形象是靠精彩的令人回味的故事擦亮的。任何一所文化積淀深厚的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都會遇到困難、矛盾,有的處理起來還十分棘手。面對這些困難與矛盾,校長是縮頭縮尾,還是迎難而上,是校長是否有擔當、有勇氣、有毅力、有智慧的試刀石。此外,教育是個與時俱進的事業(yè),墨守成規(guī)、因循守舊,學校就會固步自封,如同一潭死水,改革的春風吹不起半點微瀾,這樣的學校故事就顯得老舊,校長就是“生了銹”的形象。校長應該開拓進取、推陳出新。
校長還應該廣開言路。席勒在《美育書簡》里說:“美的舉止的第一規(guī)律是保障別人的自由,第二個規(guī)律是表現(xiàn)出自己的自由?!备郀柼戇^一本書,書名就是“美是自由的象征”。學校教育的意義,就在于不斷地解放人,給人以自由。學校是產(chǎn)生思想的地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廣開言路肯定不行。評先評優(yōu)、績效考核、職稱評審、重大項目建設等方案的出臺廣泛征求意見,甚至召開聽證會,是廣開言路的重要體現(xiàn)。老師說幾句校長的不是,給校長提提意見,校長會不會耿耿于懷,會不會打擊報復,是衡量校長心胸是否開闊、舉止是否儒雅的重要標尺。
最后,我不得不說“校長角色”含有孤獨寂寞的意思。校長的身子應該在學校,校長千萬不要成為奔走在各種會議之間的華威先生,不要成為游走于各種論壇的演說家,去處處兜售自己所謂的先進理念、治校方略。連身子都不在學校,說自己的靈魂時時在學校,恐怕也只有鬼神才會相信。我突然想起,一個國家的首腦如果長期不在國內(nèi),那么,這個首腦就處于流亡狀態(tài)。如果一個學校的校長常常不在學校,這個狀態(tài)如何稱呼呢?
“最難耐的是寂寞,最難拋的是榮華,從來學問欺富貴,真文章在孤燈下?!比绻褜W校比作是校長的作品的話,校長就應該守住寂寞,全身心在學校,遠離名利場。若此,校長才會有審美的角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