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細珍
摘要?目的:分析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及護理策略。方法: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福建省泉州市光前醫(yī)院腫瘤科接受放療伴有睡眠障礙的腫瘤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分析其睡眠障礙原因,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針對性護理,比較護理效果。結果:影響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因素包括放療不良反應、經濟壓力、身體不適、心理壓力、疾病認知不全面等。2組護理后的負面情緒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小于護理前,觀察組護理后的負面情緒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是由心理、生理、放療等多因素造成的,通過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提升其睡眠質量。
關鍵詞?腫瘤;放療;睡眠障礙
Abstract?Objective:Analysis?of?influencing?factors?and?nursing?strategies?of?sleep?disorders?after?radiotherapy?in?tumor?patients.Methods:A?total?of?120?tumor?patients?who?underwent?radiotherapy?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8?to?August?2019?were?selected.All?patients?had?sleep?disorders.According?to?the?digital?random?table?method,60?cases/group?were?analyzed?for?the?causes?of?their?sleep?disorders.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conventional?nursing?and?targeted?nursing?respectively?to?compare?the?nursing?effects.Results:Factors?affecting?sleep?disorders?after?radiotherapy?in?patients?with?radiotherapy?include?adverse?reactions?to?radiotherapy,economic?stress,physical?discomfort,psychological?stress,and?incomplete?awareness?of?the?disease.The?negative?emotion?score?and?sleep?quality?score?of?the?two?groups?after?nursing?were?smaller?than?those?before?the?nursing,and?the?negative?emotion?score?and?sleep?quality?score?of?the?observation?group?after?nursing?were?significantly?small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with?significant?differences.Conclusion:After?radiotherapy,sleep?disorders?of?cancer?patients?are?caused?by?multiple?factors?such?as?psychology,physiology,and?radiotherapy.Targeted?nursing?intervention?can?effectively?improve?the?patients′?bad?mood?and?improve?their?sleep?quality.
Keywords?Tumor;?Radiotherapy;?Sleep?disorders
中圖分類號: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10.072
放療是較為常用的治療方式,雖然采用放射療法進行治療可以獲得一定效果,但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正常細胞組織,患者治療期間、治療后伴有較多的不良反應[1]。加上軀體的疼痛感,經濟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響,腫瘤患者放療后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神經功能和心理健康[2]。因此,在制定護理方案之前需要先了解患者發(fā)生睡眠障礙的原因,并針對具體的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對策,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福建省泉州市光前醫(yī)院腫瘤科接受放療伴有睡眠障礙的腫瘤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數(shù)字隨機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26~78歲,平均年齡(45.82±2.13)歲。觀察組中男33例,女27例;年齡27~76歲,平均年齡(45.89±2.28)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調查影響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相關因素[3]:使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問卷對所有患者的睡眠障礙嚴重程度予以調查,現(xiàn)場咨詢患者化療后的身體和心理變化,并對相關情況進行匯總。
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針對性護理,具體如下:1)睡眠護理:護理人員在執(zhí)行護理操作時盡可能避開患者的休息時間。同時,保持病房衛(wèi)生、通風,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在溝通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對患者的尊重、多安慰、鼓勵患者,讓患者可以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疾病、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指導患者多與病友或家屬聊天,轉移注意力,以獲得安全感。3)疼痛護理:患者受到腫瘤病灶與放射治療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護理人員要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針對不同的疼痛程度制定相應的干預方案[4]。
1.3?觀察指標?匯總影響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相關因素。
1.4?療效判定標準?1)評估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情緒嚴重程度,評估工具為焦慮自評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焦慮情緒越嚴重。2)評估護理前后2組患者的抑郁情緒嚴重程度,使用的評估工具為抑郁自評量表,得分越低,表示抑郁情緒越輕。3)評估2組護理前、護理后的睡眠質量,使用的評估工具為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得分越高,表示睡眠障礙越嚴重。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其中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影響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相關因素
影響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因素包括放療不良反應、經濟壓力、身體不適、心理壓力、疾病認知不全面等。見表1。
2.2?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負面情緒評分、睡眠質量評分
2組護理后的負面情緒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小于護理前,觀察組護理后的負面情緒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明顯小于對照組,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通過對腫瘤患者化療后睡眠障礙的原因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放療后的不良反應、的經濟壓力、患者身體上的不適感、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以及對于疾病和放療認知的不全面性均會影響患者的睡眠[5]。針對上述影響因素,臨床上制定了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實施針對性護理的患者在護理后其焦慮情緒、抑郁情緒較護理前改善更為明顯,且改善程度優(yōu)于僅予以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而且,接受針對性護理的患者睡眠質量有顯著改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礙。針對性護理是根據(jù)患者身心特征制定的一種護理模式,此種護理模式在制定和實施的過程中均具備一定的針對性,更符合人性化護理工作的特征。
綜上所述,腫瘤化療后伴有睡眠障礙的患者主要受到心理、生理、放療、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制定和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可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從而提升其睡眠質量和生命質量,可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潘丹瑩.綜合護理干預對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8,5(8):964-965.
[2]陳淑霞.放松訓練對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9(23):174-175.
[3]潘丹瑩.綜合護理干預對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應用效果觀察[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8,5(8):964-965.
[4]王聰會.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及臨床護理體會[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9,48(20):2563-2565.
[5]楊巧貞.個體化護理干預對腫瘤患者放療后睡眠障礙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8,5(8):966-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