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燕
摘? 要:根據(jù)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高年級語文教學要注重如何指導學生朗讀方法,培養(yǎng)朗讀能力,以此為著力點激活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與鑒賞能力,通過深度的文本對話與感知,提升審美情趣,深化文本理解,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本文結合小學高年級學生培養(yǎng)朗讀能力的重要意義,從滲透朗讀技巧、激活朗讀興趣、調動朗讀情感三個方面探討語文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用能力;朗讀能力
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越來越關注如何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傳遞“語文味”,再現(xiàn)“語言美”,讓每個學生在用心朗讀中獲得心靈感染與情感熏陶,綜合提升語文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因此本文立足語文改革的焦點課題,談一談小學高年級學生培養(yǎng)朗讀能力的重要意義與實施策略,分享幾點個人教學經(jīng)驗。
1.小學高年級學生培養(yǎng)朗讀能力的重要意義
進入高年級之后,小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與認知水平有了穩(wěn)步提升,抓住“教情”與“學情”的特征,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能力,既能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落實核心素養(yǎng)教育目標,讓學生在輕松趣味的學習氛圍中有所收獲。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有利于促進語文綜合素養(yǎng)。良好語感的形成離不開循序漸進的積累,而朗讀訓練的過程有利于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及語言表達,規(guī)范表達方式,逐步形成語感,提升語用能力。另一方面,相對于默讀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使得原本靜止的文字“活”起來,學生在朗讀的同時融入自己的理解,深化語言體驗,理解文本內(nèi)涵,這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最好詮釋。小學高年級學生培養(yǎng)朗讀能力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立足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亟需語文教師重視朗讀訓練,探索適用于高年級學情的朗讀教學策略。
2.小學高年級學生培養(yǎng)朗讀能力的實施策略
基于筆者多年從事語文教學經(jīng)驗,以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為例,以下分享交流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提出幾點教學實施策略:
2.1 教師示范,滲透朗讀技巧
高年級的小學生具有明顯的“向師性”特征,教師要樹立榜樣作用,通過示范朗讀帶動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fā)語文靈感。朗讀的方法有很多,不同文章蘊含的思想情感各有不同,教師要有側重點的示范,融合生動的肢體動作,傳遞個人情感,再加上背景音樂的襯托,成功調動學生的朗讀欲望,大家躍躍欲試地想要參與和嘗試,在朗讀中表達深厚的思想情感。例如,學習課文《開國大典》時,通過教師示范朗讀,將學生帶入“開國大典”的壯觀場景,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大家?guī)е拥男那橥度肜首x,例如朗讀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的片段時,適當放快語速,既要讀出現(xiàn)場熱烈、莊嚴、隆重的氛圍,也要表達興奮、喜悅、自豪的心情。最后,老師從發(fā)音、情感、連貫性等角度細化評價學生的朗讀水平,加強朗讀指導,由淺入深地促進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2.2 多樣活動,激活朗讀興趣
以往語文課堂上單一化的朗讀方式導致學生毫無參與興趣,大家將“朗讀”和“閱讀”混為一談,朗讀積極性不高。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意義的元素,抓住重點情節(jié),以多樣活動調動學生朗讀訓練的熱情,激活朗讀興趣。例如,學習課文《窮人》時,文章的情節(jié)豐富,作者善于描寫人物心理活動,課上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學生分別扮演漁夫、桑娜以及旁白等不同角色,在朗讀的同時把握課文要點,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如讀出桑娜的“內(nèi)心矛盾”,體會從“忐忑不安”到“堅定”的心情變化。通過朗讀,大家不僅對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有了深刻認知,而且把握人物心理特征,體會標點符號的妙用,更重要的是對桑娜與漁夫的善良有了不一樣的感知,這些都是朗讀帶來的收獲。
2.3 融入情境,調動朗讀情感
朗讀的魅力在于融情融景,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語文課上,教師要善用信息技術手段,借助圖片、音視頻等多元要素營造情境,將學生帶入文本,深度對話,產(chǎn)生朗讀興趣,調動朗讀情感。例如,學習課文《夏天里的成長》時,圍繞“夏天是萬物迅速生長的季節(jié)”展示多媒體課件,展現(xiàn)夏天里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有豆棚瓜架上的綠蔓,有竹子林、高粱地,有苔蘚、草坪菜畦……,深刻地感受草長、樹木長、稻秧長、甘蔗長、水長、瀑布長……大家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仿佛融入“萬物生長”的氛圍,帶著感情朗讀,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內(nèi)涵的把握則水到渠成。
總之,每一次朗讀訓練都經(jīng)歷了較為復雜的心智活動,綜合鍛煉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鑒賞想象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符合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需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握高年級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與興趣愛好,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與領悟,滲透正確的朗讀方法,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提升學習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丁喜梅.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朗讀[J].教育藝術,2020,(9):37.
[2]? 侯爽.讀出精彩讀出效率——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20,(3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