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亞
摘 要: 在新課改過程中,對于英語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英語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提高小學英語成績是教師首要需要解決的任務。結合小學生的天性所誕生的故事教學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為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提供了新的途徑。
關鍵詞: 故事教學 小學英語 語用能力
語用能力就是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新課改以后,我國英語教學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fā)展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生年齡的限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很難使學生懂得語用能力的內涵,而故事教學結合學生的天性進行教學則能使學生很好地融入教學的過程中,使其在寓教于樂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英語語用能力。具體實踐過程,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仔細研讀教材內容,把握課程要求
如果想開展新的教研途徑,對于所要教授的內容進行仔細的研讀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在掌握所要講授課程的精髓之后,才能夠在教學途徑上進行一定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教師通過對于課程內容的仔細研讀,就能對教學課堂有整體的把握,在課前對于應用故事教學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這樣在開展故事教學時就能更好地把握課堂節(jié)奏,提高小學生的語用能力。這樣的課堂真正以英語教學內容為主,實現(xiàn)英語課堂的“返璞歸真”,讓學生在教師的故事教學設計中逐步掌握所要學習的語用知識。
二、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在把握教學內容的主旨,將教學內容融入故事教學的設計中時,教師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方式提高語用教學效率。下面我以課堂實踐經驗為例,簡要說明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提高實際對話的能力
在動畫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動畫教學設計中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與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課堂上多和學生交流,這樣通過故事教學就能改變學生總是在課堂上被動接受老師傳授知識的情況,讓其更主動地參與教學。
例如,我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會注意讓學生和我一起互動,在每節(jié)課的課堂故事教學設計上,都加上口語設計的成分,這是一種有效的授課方式。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四下Unit 5 “The seasons”這一課時,我首先會給?“春姑娘”等與四季相關的英語故事,然后將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提煉出來,總結其對話,排練成課堂的劇目(應用課本上的知識)。這樣讓學生進行一定的口語對話,課堂口語對話意味著脫離向學生簡單傳授知識,而是轉向提高學生英語聽與說的能力。這樣在故事情景中讓學生學習知識,對于學生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2.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電子信息技術更發(fā)達。以往單純的課堂教學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為突出小學英語的現(xiàn)代化教學,可以在實際故事教學過程中適當?shù)夭捎枚嗝襟w設備。
例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三上Unit2“Good morning”時,我在設計這一部分教學的時候,就借助媒體設備展示了《米老鼠》等動畫故事中主角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讓學生結合動畫回答以下問題:
A:米老鼠早上是如何和小伙伴打招呼的?
B:你應該如何用英語來和同學打招呼?
這樣通過小學生熟悉的動畫情景的引入,就能讓學生更好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學生在思考第二個問題的過程中就能明白本節(jié)課教學的內容,在回顧與設想的過程中就能有效地應用到本課所涉及的全部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對動畫中故事情節(jié)的討論,教師明白教學側重點,有針對地調整教學計劃,從而使故事教學真正為提高小學生語用能力服務。
3.故事教學的情景化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光靠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以故事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融入故事教學所設的情景中,從而讓其成為故事的參與者,也能夠逐步提高自身的語用能力。
如,在教授譯林版小學英語三上Unit8 “Happy New Year”這一課時,在實施故事教學的過程中,就結合故事創(chuàng)設了情境,讓學生作為故事的主角參與故事中實際應用英語。圍繞本單元主題,我設計了“新年派對”的情景,針對故事教學要達到什么目的、應該怎樣安排等,我事先制訂了一個嚴密的計劃。下面是課前預熱部分課程實錄:
a.在上課以前和學生一起對教室進行簡單的布置,使學生從心理上進入參加party的興奮狀態(tài)。
b.在課程將要開始時發(fā)給學生一些參加新年party時常用的英語對話,以及禮儀知識的卡片(基本涵蓋所要教學的內容)。
c.在課前開始前兩分鐘在班上播放跟歡慶新年相關的英文歌曲,將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這樣學生在課上學習的時候就會更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強化課前預熱效果。
4.給學生及時合理評價
在故事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要給予合理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天性,給予他們更多的認可與鼓勵,進一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課堂授課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具有激勵性質的客觀的評價。這樣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采用肯定鼓勵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增強其自信心,讓其感到可以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掌握英語知識。
例如,在講授四上Unit6“At the snack bar”這一課時,我讓學生創(chuàng)設其他的購物情境,利用storytime中學到的句型,進行對話創(chuàng)編。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因為水平的不同,創(chuàng)編出來的對話也不一樣。對學生的表現(xiàn)我會給予鼓勵,同時會對表現(xiàn)欠佳的學生給出我的建議。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積極主動地學習。
三、結語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應用故事教學時,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與其在課程上主體性的色彩,這樣在對其進行指導的時候應該結合教材的主旨,采取一定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積極合理的評價。這樣在故事教學過程中就能逐步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使其逐步提高英語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化群.外語習得中真實性語境創(chuàng)建的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08).
[2]周倩.小學英語教學的具身策略初探[D].江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