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小麗
摘 要:音樂來源于生活,也是生活的集中表現。小學階段音樂學科是一門重要的科目,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就要從生活角度出發(fā)探索音樂課程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音樂教學,強化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近年來我國也在提倡生活化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主動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原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5-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81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融入學生生活經驗,這就需要教師強化對學生生活實際的了解,在了解其需求的基礎上促進其全面發(fā)展,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其可以發(fā)揚自身個性,從而主動探索與其相符合的學習方法[1]。由此可見,在當前背景下教師要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結合教材內容改革音樂課堂教學,將音樂教學與生活有效結合,使音樂課堂增添人文化、生活化和與趣味化。
一、小學音樂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與意義
實際上,音樂就是生活的藝術化表現方式,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能發(fā)現生活中的音樂,如夜里打破寂靜的蟋蟀聲、山間叮咚而下的溪流聲等,這些都是大自然奏響的樂章。教師在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應主動融入這些生活中動聽的聲音,讓音樂變得更加形象,這樣學生就會在具體的生活中細致理解音樂,或者主動向教師請教理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之后還會結合查找資料強化理解,之后就會暢談自己對生活化音樂的理解,真實表達自己對生活化音樂的理解,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真實感受,從而提升自身的審美能力與感悟能力。
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便于學生以后更好地感悟與理解音樂。音樂是生活藝術化的表現,其深化了人們對生活的藝術化,因此音樂來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二者不可分割[2]。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采取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發(fā)現音樂的同時感受音樂與理解音樂。小學生正處于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齡,對外界事物都有敏銳的感知能力,而其思維也比較具體形象,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采取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步掌握應用音樂表達內心想法的方法,進一步升華學生的情感世界,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應遵循的原則
為了確保順利實施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教師在把握具體教學內容時應嚴格遵循基本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得到長足發(fā)展。
(一)情感體驗教學
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主要是強化學生對音樂的感受,教師要積極應用生活中存在的素材與情景引導或啟發(fā)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物引導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為了更深入地實施生活化教學,很有必要遵循情感體驗這一教學原則。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一方面,需要以生活為切入點,讓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感。另一方面,在教學中積極引入生活素材與生活案例,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情感,以此將學生內心深處蘊藏的音樂潛能喚醒,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身思想情感。此外,教師在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中要積極發(fā)揮音樂對學生的教育作用,進一步挖掘音樂教學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寓教于樂
教師在生活化教學時要高度重視堅持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便于為學生營造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中逐漸被音樂的力量感化,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論是思想品德還是知識能力等方面均得到有效引導[3]。具體分析,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傳授教材知識時不可僅憑借教材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應將生活案例或素材應用于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生活情境有關的課堂小游戲,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同時獲得更為豐富的音樂知識,使其更好地感受音樂,陶冶學生情操,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如此學生在參與游戲時便可以掌握音樂知識,喚醒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
三、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
(一)改革教學方式,營造合理生活情境
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表明教師在教學中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逐步完善教學手段,以教學中心思想為基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從整體上分析,音樂教育屬于藝術教育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其與其他學科一樣都具有一定普遍性,且表現出一定的特殊性,由此可知音樂教育實際上就是一種“活”教育,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方式。
一方面,結合游戲輔助教學。教師可以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創(chuàng)設與教材情境相符合的故事內容與音樂短劇,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以此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實也可以融入角色扮演的游戲,發(fā)揮學生潛能科學設計對話內容,讓學生充分地表達音樂的內容。此外,還可以分小組進行表演,讓學生自行編排與表演,之后由全班學生投票選出表現最好的一個小組,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也能真切體會音樂內容,體會獲取勞動成果后的喜悅[3]。
另一方面,結合情感體驗教學。音樂實際上是最易于激發(fā)人們內心情感與表現的一種藝術表達方式。這也就是說我們學習音樂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情感也是我們對客觀現實情況的一種特殊反應方法,也是人們對客觀現實能否滿足自身需求產生的一種情感體驗。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實際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課堂環(huán)境,發(fā)揮先進教學手段的作用將學生情感體驗激發(fā)出來,讓學生仔細回味音樂作品表達的情感。
(二)緊密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也變得更加簡單有趣。在教學節(jié)奏方面的內容時,我結合學生熟悉的跳、走、跑等經驗發(fā)揮自身對節(jié)奏的感受力,強化學生形成節(jié)拍恒速感。比如,通過跑讀方法學習八分音符、通過快讀學習十六分音樂,通過走讀學習四音符,使學生在學習中通過生活尋找節(jié)奏,為學生營造輕松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學習中輕松掌握生活節(jié)奏。
(三)開展趣味性生活化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從教育的角度分析,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也能達到調動學而思多感官參與的作用,讓學生更好且更快地把握音樂中的情感,以此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也要意識到雖然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源于生活,但是也與生活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該方法與趣味性生活化活動仍然存在本質上的差別。
趣味性的生活化活動要從小學生的興趣著手,抓住其對游戲的喜愛調動起學習熱情,引導其全身心參與課題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理解、識記等,給學生學習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學效果更為理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結合相關教學條件進行靈活變通,讓小學音樂教學不再局限于課堂,而是搬到大自然中,搬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加大創(chuàng)新實踐力度,激活學生對生活的認知
實際上,音樂就是一門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學科,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生活認知開展較為豐富的創(chuàng)作實踐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維度。小學生各方面知識基礎比較薄弱,音樂基礎同樣如此,因此教師要想開展一些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仍然具有諸多難度,但是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我認知高效開展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這是非??尚械摹1热缈梢宰寣W生自主改動歌詞,這也屬于比較基礎且簡單的音樂創(chuàng)造活動,如此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的音樂認知就是深刻的,鮮活的。
很多音樂塑造了鮮明生動的音樂形象,且音樂情境描述得極為到位,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人們的心情。但是在教學某一首歌時經過調查后可能存在只有極少數學生聽過的情況,因此為了將學生生活認知激活,教師可以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反復播放,讓學生在音樂旋律中深刻體會音樂場景描寫的力量。在課堂上,學生反復聽歌曲,同時可在相關圖片中學生就會獲得不一樣的音樂感知。在教學外國音樂作品時,由于學生對其認知比較缺乏,給教師開展教學活動也帶來諸多挑戰(zhàn),但是教師發(fā)揮多媒體手段的作用則可以有效彌補這些問題,讓學生快速調整自身情緒,在學習中獲得嶄新的音樂認知。
(五)完善教學評價,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
教學評價實際上就是教師綜合評價教與學價值的過程。但是為了實現小學音樂生活化教學的目標,教師要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首先,要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作為當代教師,要主動給學生構建較為完善的檔案資料,主要是將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記載下來,考核與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密切關注學生的成長,讓學生全面了解學生學習動態(tài)。其次,定量與定性評價結合[4]。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確定評價方式與評價指標時都需要結合音樂學科教學特點與教學規(guī)律進行參考。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chuàng)新評價方法,適當融入音樂小品或演唱會,在教學評價中展現出來。同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需要高度重視表揚與鼓勵學生,尤其是要將學生以往的情況與現在的情況對比,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其體會成功喜悅。最后,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學生可以在音樂課堂上互相評價,通過學生互評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提高學生音樂素養(yǎng)。
四、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與生活聯系相當密切,且與生活離不開。小學階段教師在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就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強化音樂與生活的聯系,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以及生活化的實踐等教學途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此外,教師還應在課堂教學中將音樂課堂延伸到生活背景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習慣,如此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朱杰.課堂教學生活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2018(19):153.
[2]戴聰聰.探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J].當代家庭教育,2018(7):83.
[3]周霞.淺談生活化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小學),2017(5):43.
[4]孫華英.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生活化策略探究[J].北方音樂,2018(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