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
【摘? 要】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將德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最關鍵的是教師要解放思想,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結合學校和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體育學科的優(yōu)勢,讓德育工作貫穿于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本文將針對這種情況對在小學體育中滲透德育教育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 小學體育;德育教育;滲透策略
一、小學體育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與教育的其他方面完全不同。道德教育是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種系統知識。首先,教師應傳遞德育知識,以培養(yǎng)能力;其次,為實現從義務德育向民主德育的轉變,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相對動態(tài)的體育課堂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自覺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評價,提高德育行為選擇和自我道德判斷的能力。
二、小學體育中開展德育教育策略
(一)將德育教育融入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的內容十分廣泛,每種運動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根據體育教學的特點滲透德育。
例如我教小學足球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與探索意識,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課堂上足球的規(guī)則和內容,而是將學生分為四組。每個團隊分發(fā)一個足球,激發(fā)學生合作,探索用腳內側踢球的方法,并報告和反饋鍛煉結果。在學生合作和探索的過程中,老師參觀指導,看到哪個小組出現困難時及時給予幫助。通過這樣的合作,每個人對腳內側踢球的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求學生們在指定的場地上分組練習。在練習中,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互相合作、互相指導、互相評論。他們不僅獲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而且獲得了團結和友誼。
(二)注意開展德育教育的時機
在滲透德育工作中,不僅要嚴格把握教學內容,而且要尋找合適的機會進行德育工作。德育本就應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當許多教師滲透到道德教育中時,他們常常將其視為一種表面形式。這個觀念不利于德育的發(fā)展。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良好的學習能力,應創(chuàng)造盡可能多的機會將道德教育滲透到教學中。體育本身是非常具有包容性的,可以在體育課中設計許多有趣的小環(huán)節(jié)。例如新課程的介紹可以使學生了解運動的重要性,對某些運動有更深的了解。課堂上的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力和團結意識,進行課堂游戲教學時也可以制定具有教育意義的教學任務,這些任務需要學生合作完成,這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不怕苦不怕難的素質。
(三)讓德育教育與體育教學相融合
任何學科無論教學效果如何,如果想在德育教育方面獲得的良好效果,則必須合理地使用教學方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也可以保證德育的效果。
小學體育的教育絕不單單是對小學生進行身體上的強化教育,不僅僅是讓小學生了解一些簡單運動的規(guī)則技巧;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不屈不撓的體育精神,這是體育學科的特點,也是這門科目展開德育教育的優(yōu)勢所在。因此,教師應將體育教育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 吳衛(wèi)春. 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 田徑,2019(8).
[2] 張麗霞. 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進行小學德育教育[J]. 學周刊,2018(1).
(責任編輯:余麗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