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桃花
【摘? 要】 運動興趣是激勵少年兒童從事體育活動的主觀原因,也是推動其參與體育鍛煉的直接動力。無論是教學內容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應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fā)和保證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更好地實現(xiàn)全民健身的目標。
【關鍵詞】 小學;趣味;體育教學
一、什么是趣味體育教學
一名有經(jīng)驗的體育老師,不管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都要關注到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fā)和保證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和鍛煉習慣的培養(yǎng)是實現(xiàn)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教師們也在嘗試著各種創(chuàng)新性教學,力爭改變以往單調枯燥的單一教學模式。如今,趣味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學生們的青睞,它是以激發(fā)學生快樂的學習情緒為主,教師由原來的“主演”變成現(xiàn)在的“主導”,學生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變成現(xiàn)在的“主動參與”。
二、趣味體育給學生帶來的變化
通過平時的教學、研究、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趣味體育課給學生帶來了很多變化。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在前滾翻教學時,學生們創(chuàng)編出用下巴夾紙巾解決低頭的難點,用膝蓋夾紙巾解決滾翻時分腿的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了前滾翻技術。這樣以興趣為主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充分體現(xiàn)了“以趣促學”的優(yōu)越性,變“學會”為“會學”。體育教學應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完成“要我學”到“我要學”,完成“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在教學中,教師教會了動作方法,就能讓學生在練習中提高。唯有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提高,才會有創(chuàng)造性。當然,教師對學生的管理也要收放自如,要努力糾正學生練習中出現(xiàn)的錯誤動作,使學生正確、有效地掌握體育技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完成“我要健身”到“我會健身”的認識飛躍。
三、如何進行趣味體育教學
(一)著力抓實引導課,激發(fā)鍛煉熱情
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不重視體育引導課,認為體育課只上室外技術課就行。其實當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意義有一定認識時,就會把體育課的學習和鍛煉視為自身需要,就會變“要我練”為“我要練”,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因此,體育教師應高度重視體育引導課,備好教材備好學生,著力抓好開學第一堂體育課和雨天室內體育課的教育教學。通過啟發(fā)和誘導來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使學生了解體育運動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增強對體育的需要感,激發(fā)學生積極鍛煉的熱情。
(二)巧妙運用游戲,融趣味于練習
要想提高學生的體育成績和體質健康水平,游戲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活動手段。因為游戲由許多體育活動組成,學生通過游戲活動可以學會跑、跳、投、攀登、爬越、搬運等實際活動技能和鍛煉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通過游戲可以全面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力量、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還能從中培養(yǎng)團體精神和競爭意識。比如“障礙接力”游戲,通過跳、跑、滾、鉆、跨等障礙來提高身體素質和培養(yǎng)集體競爭意識。
在日常教學中,一些體育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對普通學生有一定的難度,學習起來單調枯燥,如能在練習中融入體育游戲,對學生建立正確動作的表象和概念,幫助鞏固已掌握的動作,改進錯誤動作,促進正確動作的形成有良好促進作用。這樣融趣味于練習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會大大提高,學習效果也會明顯好轉,這要求教師在教學技巧中下功夫,創(chuàng)編出新奇的游戲方法,并漸漸增加難度來吸引他們恒久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判斷能力,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敏性和發(fā)展耐力。
(三)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愉悅學生身心
情境教學法是由教師擔任導演的角色,讓學生扮演情境中的主角,學生在角色中要完成各種學習內容,以達到教師在課前為此預設的目標。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fā)展放在中心位置,在注意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中低年級學生在意識水平發(fā)展上還不夠成熟,對虛擬的情境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物區(qū)分不清。他們熱衷模仿、想象力豐富、形象思維占主導作用,能隨著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逐漸進入角色,使學生沉浸在歡樂中,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同時完成各個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標。
體育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應融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為一體,以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比如在教授立定跳遠時,設計小蝌蚪找媽媽的情境,先讓學生模仿青蛙跳,雙腳用力登地,向上躍起(重點),在觀察中注意落地的感覺:輕巧落地(難點)。讓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的重、難點有目的地進行練習;在講授投擲課時,設計滅四害的情境,通過學本領,練本領,展本領(滅四害)的過程,把教學重難點(肩上屈肘,快速揮臂)進行有計劃地突破。這樣避免了以往“說教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游戲、鍛煉中養(yǎng)成各種品質,形成道德規(guī)范。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能完成學習目標,體驗學習的樂趣,趣味體育才能走入學生的心靈。
(四)合理設置目標,享受成功樂趣
體育學習中時時孕育著成功的體驗,體育教師應注意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適當提高體育學習內容的難度,挖掘學生的“潛在水平”,讓每一個學生在摘取“果子”時都有“跳一跳”的感覺,做到難而有度,難而有趣。當學生遇到困難時,體育教師應適時、恰到好處地進行指點,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任務,并及時給予表揚。對于基礎差的學生來說,體育教師應多關注少漠視,多鼓勵少批評。要幫助他們實現(xiàn)自我超越,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并給予相應的表揚和鼓勵。這種因人而異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為學生實現(xiàn)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突出學生主體,提高參與意識
失去興趣的學習,不能激發(fā)與維持學生學習的動機,不能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學生也不會進行有效學習。要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扎實備課,創(chuàng)設有效機制,讓學生在體育中尋找心靈快樂的感覺,體驗成功的喜悅,享受運動的樂趣,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顯示和發(fā)展,讓學生人人都可以滿足,具體方法是讓學生輪流帶領做準備活動,輪流做示范動作,教師以督導激勵為主,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求知欲旺盛,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
(六)轉變教師思想,由“主演”變成“主導”
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復雜的活動。體育教師掌握著教學目標、方向和內容,用自己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豐富的學識、高超的技藝,活潑、開朗的性格教育、影響學生,在教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教師要轉變觀念,多鉆研教材教法,真正研究學生身心特點、個性特點、情感特點,以發(fā)揮學生主導作用。從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中解放出來,重新協(xié)調師生關系,采用分組教學和卡片教學,寫上練習方法及要求,由學生體育骨干開展體育活動,營造快樂教學環(huán)境,適當擴大學生活動范圍,發(fā)揮他們的豐富想象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注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激起學習的欲望,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在平時的教學中建議體育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富有創(chuàng)造力。體育教師還應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重新認識及思考,多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平臺。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切實改變單一的評價體系,讓趣味體育教學深入人心。
【參考文獻】
[1] 杜慧芳. 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2] 唐宗寧. 激發(fā)學習興趣,注重教學效果[J]. 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8).
[3] 蔣學軍. 小學情境體育的有效性教學初探[J] . 吉林教育,2008(14).
[4] 成人教育協(xié)作組. 體育心理學[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2).
[5] 唐曉杰. 課堂教學與學習成效評價[M]. 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余麗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