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艷琳
(遵義市播州區(qū)中醫(yī)院,貴州 遵義 563100)
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腹腔鏡手術在各種疾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為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選擇合適的鎮(zhèn)痛麻醉藥,可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進而提高其手術的效果。有研究表明,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對進行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實施麻醉,可使其血流動力學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提高其麻醉的效果,進而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鏡手術麻醉中的應用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期間在遵義市播州區(qū)中醫(yī)院進行腹腔鏡手術的76 例患者。按照抽簽分組法將這76 例患者分為參照組(n =38)和試驗組(n=38)。在參照組患者中,有男24 例,女14 例;其年齡為22 ~75 歲,平均年齡為(46.52±2.47)歲。在試驗組患者中,有男23 例,女15 例;其年齡為21 ~73 歲,平均年齡為(46.35±2.4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腹腔鏡手術。術前,對參照組患者使用七氟醚進行吸入麻醉,對試驗組患者使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進行靜脈麻醉。對患者進行麻醉的方法是:1)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其上肢外周靜脈進行穿刺。2)對患者進行心電圖(ECG)、血壓、血氧飽和度(SPO2)等監(jiān)測。3)對參照組患者使用七氟醚進行吸入麻醉的方法是:⑴用4 μg/kg 的芬太尼、2 mg/kg 的異丙酚、0.6 mg/kg 的羅庫溴銨對患者進行靜脈誘導麻醉。⑵使用濃度為1.5% ~3% 七氟醚對患者進行吸入麻醉。⑶根據(jù)患者所接受手術的要求,在進行手術操作的半個小時后,可使用0.05 ~0.1 μg/kg的芬太尼對其進行維持麻醉。對試驗組患者使用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進行靜脈麻醉的方法是:⑴用1 μg/kg 的瑞芬太尼、0.6 mg/kg 的羅庫溴銨、2 mg/kg 的異丙酚對患者進行靜脈誘導麻醉。⑵使用4 ~8 mg/kg·h 的異丙酚、8 ~10 μk/kg·h 的瑞芬太尼對患者進行持續(xù)性靶注射。⑶在手術結束前的10 ~20 min,取1 ~2 μg/kg 的芬太尼對患者進行靜脈推注麻醉。4)根據(jù)患者所接受手術的要求,術中可用0.04 ~0.06 mg/kg 的羅庫溴銨對其進行追加麻醉。
觀察兩組患者SPO2、心率(HR)、動脈壓(MAP)的水平、術畢至拔管的時間、麻醉蘇醒的時間和麻醉效果。將患者的麻醉效果分為1 級、2 級、3 級三個等級。麻醉的總有效率=(1 級麻醉例數(shù)+2 級麻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 標準差(± 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中,試驗組患者的SPO2高于參照組患者,其HR 慢于參照組患者,其MAP 的水平低于參照組患者,P <0.05。詳見表1。
表1 術中兩組患者SPO2、HR 和MAP 水平的比較(± s)
?
參照組患者術畢至拔管的平均時間為(20.12±5.56)min,試驗組患者術畢至拔管的平均時間為(7.84±2.23)min;試驗組患者術畢至拔管的時間短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6364,P <0.05)。參照組患者麻醉蘇醒的平均時間為(42.21±7.71)min,試驗組患者麻醉蘇醒的平均時間為(12.16±5.86)min;試驗組患者麻醉蘇醒的時間快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9.1281,P <0.05)。
術中,在參照組的38 例患者中,麻醉效果為1 級的患者有20 例,為2 級的患者有10 例,為3 級的患者有8 例,其麻醉的總有效率為78.95%。在試驗組的38 例中,麻醉效果為1 級的患者有25 例,為2 級的患者有12 例,為3級的患者有1 例,其麻醉的總有效率為97.37%。與參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麻醉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6.1758,P=0.0129 <0.05)。
腹腔鏡手術屬于臨床上常見的微創(chuàng)手術。該術式具有進行手術的時間短、創(chuàng)傷性小、切口小、術中的出血量少、患者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有研究表明,為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合理地使用麻醉藥,可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其手術的效果[2]。異丙酚屬于全身麻醉劑。該藥具有起效較快、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但其存在麻醉持續(xù)的時間較短、鎮(zhèn)痛的效果不佳、術中需追加其他麻醉藥等缺陷。芬太尼具有很好的鎮(zhèn)痛效果,但存在患者麻醉蘇醒的時間較長且蘇醒的效果不佳等缺陷[3]。瑞芬太尼屬于新型的阿片類藥物。該藥具有鎮(zhèn)痛效果好、麻醉起效的時間短等特點。有研究表明,使用瑞芬太尼對患者進行持續(xù)靜脈注射麻醉,藥物的半衰期較短,對其腎功能、肝功能的影響較少,而且鎮(zhèn)痛的效果顯著[4]。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具有一定的協(xié)同作用,可使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不僅可提高其麻醉效果,還可降低其麻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術中,試驗組患者的SPO2和麻醉的總有效率均高于參照組患者,其HR 慢于參照組患者,其MAP 的水平低于參照組患者,其術畢至拔管的時間短于參照組患者,其麻醉蘇醒的時間快于參照組患者,P <0.05。這說明,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腹腔鏡手術麻醉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有效地保持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穩(wěn)定,縮短其術畢至拔管的時間和麻醉蘇醒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