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強
摘要:從霉菌的危害、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斷、治療和預防等方面進行了介紹,旨在給養(yǎng)殖戶提供借鑒,以提高養(yǎng)豬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豬;霉菌毒素中毒;危害;臨床癥狀;病理變化;診治;預防
中圖分類號:S858.28? ? ? ? 文獻標識碼:B?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0)11-0017-02
真菌代謝產生霉菌毒素,廣泛地存在飼料原料中,尤其是淀粉含量高的飼料。飼料儲存、加工、運輸等環(huán)節(jié)都有可能出現(xiàn)霉變。豬霉菌毒素中毒是養(yǎng)豬臨床中的常見病,由豬食入發(fā)霉的飼料引起。霉菌毒素中毒可導致豬的臟器病變,免疫力下降和生殖障礙,嚴重者可造成豬大量死亡,給養(yǎng)殖戶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該病多發(fā)于夏秋兩個季節(jié),主要是由于此時雨水多,存放飼料地點潮濕、不通風,為真菌的繁殖提供了便利條件。養(yǎng)殖戶在日常養(yǎng)殖中要注意防止飼料霉變,做好預防工作。
1? 霉菌毒素的危害
目前飼料中最廣泛存在的霉菌毒素有煙曲霉毒素、黃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飼料一旦變質,其中的營養(yǎng)成分會發(fā)生變化,蛋白質含量嚴重下降,脂肪變質,維生素的穩(wěn)定性減弱,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從而影響飼料代謝。豬食入發(fā)霉的飼料后,其肝臟解毒功能下降,大量毒素排不出去可引起機體中毒,病豬會出現(xiàn)腹瀉、脫水、厭食嘔吐、頻渴尿頻等;霉菌毒素可引起免疫功能障礙,降低免疫器官的活性和抗體的產生,從而降低了免疫應答程序;霉菌毒素可造成神經系統(tǒng)的紊亂,豬食入大量的霉菌毒素,肝臟受到損害以至于不能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從而導致毒素進入體循環(huán),引起神經系統(tǒng)的代謝紊亂,病豬會出現(xiàn)過度興奮,抽搐等癥狀;霉變的飼料中如果含有玉米赤霉烯酮(這是一種類似雌激素的毒素),就會引起豬的性功能障礙,可造成公豬睪丸萎縮,精液質量下降,尿道紅腫有積尿,還可導致未懷孕母豬屢配不孕、不發(fā)情等,母豬的陰道黏膜紅腫、子宮增大、卵巢變小,懷孕母豬會出現(xiàn)流產等癥狀。
2? 臨床癥狀
母豬發(fā)生霉菌中毒尤其是黃曲霉毒素中毒時,體溫沒有變化,精神不佳,四肢無力,皮膚出現(xiàn)黃疸,排尿顏色較深且含有血紅蛋白,排便干燥,直腸出血。妊娠期母豬發(fā)生霉菌毒素中毒時會發(fā)生流產,排出死胎、木乃伊胎,生下的活胎存活率也較低,也會影響之后的發(fā)情。青年母豬發(fā)生霉菌毒素中毒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中毒時,會有發(fā)情癥狀,陰門紅腫,子宮變大增厚。哺乳期的母豬發(fā)生霉菌毒素中毒時,食欲下降,發(fā)情周期明顯變長且表現(xiàn)持續(xù)發(fā)情癥狀。公豬發(fā)生霉菌毒素中毒時,出現(xiàn)性冷淡、睪丸萎縮、精液質量嚴重下降,嚴重者無精,影響繁殖率。生長育成豬發(fā)生霉菌毒素中毒時,病程較長,體溫不變,貧血,消瘦,被毛粗亂,病豬的四肢內側、耳尖、尾根的皮膚出現(xiàn)紅斑或黃疸,精神萎靡,食欲廢絕,還有消化道癥狀如嘔吐、腹瀉或便秘等,糞便常帶有黏液或血液。仔豬發(fā)生霉菌毒素中毒時一般呈急性經過,病程短,常在幾天內死亡,主要表現(xiàn)頭頸彎曲到一側的神經癥狀。
3? 病理變化
病豬的耳尖、尾根和四肢內側有紅斑或紫斑,體表淋巴結紅腫,全身臟器的淋巴結水腫。解剖可見皮下脂肪變性黃染,皮下水腫,胸腔和腹腔積液,積液呈黃紅色或者黃色,有的病例結腸漿膜可見膠凍樣浸潤。胃黏膜嚴重充血,容易剝離,可見大小不等的潰瘍灶,胃底出血潰爛,腸道水腫、充血伴有出血性炎癥,回盲瓣和結腸黏膜紅腫。肝臟發(fā)生實質性病變,腫大發(fā)黃,質地脆弱,有的病豬表現(xiàn)中毒性肝炎癥狀,有的病豬表現(xiàn)慢性肝硬化。多數病豬膽囊壁增厚、水腫且萎縮,膽汁少呈油狀。肺臟出血水腫,切面結構不完整。脾臟的邊緣有出血點和壞死灶。腎臟萎縮呈蒼白色,表面有出血點,腎小管擴張[1]。
4? 診斷
4.1? 顯微鏡檢查
采集病豬的病變臟器、新鮮血液和飼喂的飼料進行實驗室診斷。病料觸片后固定,革蘭氏染色,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再次觸片,使用20%的氫氧化鉀溶液加入到觸片上,加熱固定,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視野中可以觀察到帶有分支的短粗狀菌絲,即可診斷病料中含有黃曲霉毒素。
4.2? 飼料檢查
在暗室,將3 kg飼料分成6個批次放入盤子,并攤成薄薄的一層,使用紫外燈進行照射(波長365 nm),若發(fā)現(xiàn)飼料顆粒上有藍色或者綠色的熒光,即可確定飼料中含有黃曲霉毒素。
4.3? 血常規(guī)檢查
使用無抗凝劑的采血管采集病豬新鮮血液,可見血液稀薄,觀察到病豬血液凝集的時間要比正常豬顯著增加。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可見血液樣本中紅細胞數量減少30%左右,白細胞數量明顯增加,呈低蛋白血癥。白蛋白、α球蛋白等水平降低,轉氨酶活性受到抑制甚至失去活性,堿性磷酸酶活性升高。
4.4? 病原菌培養(yǎng)
無菌采集病豬的胃內容物,按照1∶100的比例稀釋后,取0.1 mL液體接種于沙氏培養(yǎng)基,置于38 ℃恒溫箱中培養(yǎng)11 d,若培養(yǎng)基上長出直徑為6 cm左右的黃色菌落,可以初步確定為黃曲霉菌。也可以接種到高滲培養(yǎng)基和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yǎng)基,置于28 ℃恒溫箱中培養(yǎng)72 h,挑取菌落制成涂片,顯微鏡下進行觀察[2]。
4.5? 試紙條檢測
黃曲霉毒素快速定量檢測條、玉米赤霉烯酮快速定量檢測條和赭曲霉毒素定量檢測條采用膠體金三線定量法,適用于谷物和飼料,使用70%甲醇提取樣品中的毒素,結果準確,耗時短,5~10 min就可以出結果。
5? 治療
根據病豬的癥狀進行對癥治療,治療的原則是解毒保肝、強心利尿和及時補液。首先停止飼喂之前霉變的飼料,對于嚴重發(fā)霉的飼料要丟棄,輕度發(fā)霉的飼料可以加入脫霉劑后飼喂育肥豬。西醫(yī)療法:口服0.05%的制霉菌素,0.1%硫酸銅和碘化鉀,2次/d,連續(xù)服用3 d;滑石粉250 g,人工鹽150 g,小蘇打100 g,加水攪拌后服用,1次/d,連續(xù)服用3 d;40%的烏洛托品50 mL,10%的葡萄糖溶液500 mL,10%的生理鹽水250 mL混合注射,1次/d,連續(xù)注射3 d。0.5%的氫化可的松80 mL,5%的硫代硫酸鈉80 mL,10%的葡萄糖溶液100 mL,混合注射,1次/d,連續(xù)注射3 d。
中醫(yī)療法:蒲公英100 g,魚腥草150 g,筋骨草50 g,羊乳100 g,桔梗50 g,研成粉末拌入飼料中,2次/d,連續(xù)服用3 d;甘草80 g,防風50 g,綠豆粉500 g,白糖120 g,研成粉末服用;當歸200 g,番瀉葉50 g,肉蓯蓉55 g,神曲65 g,厚樸40 g,枳殼50 g,廣木香22 g,共煎藥后取汁加入石蠟油,待溫度降低投服[3]。
6? 預防
該病要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嚴格進行飼養(yǎng)管理。采購飼料時,一定要進行嚴格檢查和驗收,最好購入大品牌的飼料,防止購入霉變的飼料。要保證運輸的車輛和貯存的倉庫沒有霉菌污染。定期檢查倉庫的飼料是否霉變。保證倉庫的溫度和濕度在較低水平,勤通風、保持干燥,飼料下方要墊有架子,堆放飼料的垛子不宜太近,中間要有縫隙,每垛飼料也不要堆放太多。也可適量加入脫霉劑,以抑制毒素的產生。豬舍要保持干凈衛(wèi)生,不使用發(fā)霉的墊草,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尤其是要注意飼料槽的清洗和消毒(殘留的飼料在夏季短時間內就可以發(fā)霉),豬舍的邊角清理不干凈也會有霉菌產生,所以一定要徹底清洗和消毒,不留死角。
7? 小結
霉菌毒素中毒是養(yǎng)豬生產中的常見病,霉菌種類繁多,發(fā)病機制復雜,發(fā)生霉菌中毒只能進行對癥治療,所以做好預防工作十分重要??刂坪蔑暳蟽Υ娴氐臏囟扰c濕度,注意通風,保持干燥,防止飼料發(fā)生霉變。對于發(fā)霉較嚴重的飼料應立即停止飼喂,發(fā)霉程度較輕的飼料可以加入脫霉劑或淘洗曬干后飼喂育成豬。同時保證豬群合理的運動量,飲用水中加入電解多維,可以加快毒素的排泄。
參考文獻:
[1] 曲偉見.豬霉菌中毒病的防治[J].中國畜禽種業(yè),2020,16(5):130.
[2] 紀德蘭.豬霉菌毒素中毒診斷與防治[J].畜牧獸醫(yī)科學(電子版),2019(1):128-129.
[3] 趙富余,王智波,朱美連.一例豬霉菌毒素中毒的診治[J].山東畜牧獸醫(yī),2020,41(2):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