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峰
摘要:對學校來說,研學旅行考量的不僅是校領導的膽識、教育理念,更是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智慧。具體到教師來說,不能因為研學旅行手續(xù)煩瑣、工作繁忙而埋怨甚至推卸責任,更不能因為安全因素而因噎廢食。學校、教師應該有責任擔當意識,對研學旅行中的安全問題高度重視,抓落實、抓到位。
關鍵詞:研學旅行;安全問題;思考
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是由教育部門和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安排,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開展的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chuàng)新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研學旅行中,研學是主體,旅行是形式,安全性、教育性、經(jīng)濟性是基本原則。毫無疑問,安全性是研學旅行中的頭等大事。筆者認為,保障研學旅行中的學生安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以學校為主體的安全教育
(一)有關安全課程的研發(fā)設計要把安全理念貫穿于研學旅行全過程
安全,是伴隨一個人一生成長的課程。尤其是對于中小學生,教師有義務使他們從小樹立安全防護意識,實踐書本上學到的安全知識,掌握基本的安全防護技能,提高應對緊急問題的能力。這是研學旅行準備階段的重要任務。教師應該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群體特點,結合研學旅行的內(nèi)容,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安全體驗類的mini課程。例如,在旅途中,教師可將乘車安全課程“帶到”客車上,引導學生觀察車輛所配備的滅火器、安全帶、安全錘、安全門、安全窗等安全器材,讓學生認識安全帶的作用、佩戴方法和設計原理;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在現(xiàn)場模擬教學,讓學生知道在緊急情況下對這些安全器材的使用方法。在實際場景中讓學生親身體驗安全知識,這對保障研學旅行活動的安全大有裨益。
(二)要創(chuàng)新安全課程的宣教方式
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齡段的學生特點,以游戲滲透式、故事導入式、情景表演式、活動體驗式、案例剖析式等多種方式向?qū)W生滲透安全理念。如,教師可圍繞“安全帶=生命帶”等安全主題開展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活動,寓教于樂,讓他們通過不同的活動,感悟安全的重要、生命的珍貴。無數(shù)事實證明,只有提前在學生們的心中播撒“遵守規(guī)矩”的種子,才能收獲安全的種子。
(三)健全安全評價機制
學校應該建立健全安全評價體系,做到“行前做好安全隱患排查,行中做好安全過程監(jiān)控,行后做好安全回顧總結”,經(jīng)常性地、不厭其煩地“回頭看”,確保萬無一失。學校領導層應對每次研學旅行存在的安全管理漏洞和不足、對可能誘發(fā)事故的安全風險點及時地收集整理,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改進措施,為開啟下一次的安全研學旅行打好基礎。同時,學校領導要不斷學習總結全國先進地區(qū)、單位的研學旅行安全管理的先進經(jīng)驗,對一些典型的案例進行深入剖析,分析原因,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梳理、總結、提煉成自己的安全管理工作舉措。
二、以第三方為主的安全教育
研學旅行本身就是“研究性學習+旅行體驗”的校外教育活動。研學旅行的這一性質(zhì)決定了其安全服務體系必然為涉及單位多、關聯(lián)業(yè)態(tài)多、參與人數(shù)多、服務環(huán)節(jié)多、涉及安全內(nèi)容多、安全風險點多、安全管控難度大的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安全服務單位涉及政府、學校、機構和研學目的地等多個部門,安全內(nèi)容涉及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住宿安全、身體安全、心理安全、財產(chǎn)安全、景點安全、活動安全等多個方面的內(nèi)容。
因主要服務對象為小、中、高(一般為小學四至六年級,初中一至二年級,高中一至二年級)學生,各個學齡段、每個學生個體、每個家長對安全的理解差異較大,對安全技能的掌握程度參差不齊,對于研學旅行的所有從業(yè)者來說,安全防控的難度更大,安全服務的要求更細,安全管理的責任更重,研學安全的目標更高。
(一)思想指導
研學旅行安全保障服務的中心是人,保障安全的核心亦是人,安全保障的重心也是人的安全。思想決定行動,研學旅行的安全保障也一樣,所有研學旅行的組織者、參與者都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筑牢研學旅行“安全思想防線”。如果思想上麻痹大意,那么,再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再細致的安全手冊、再周密的安全應急預案都可能歸零。
(二)學生情懷
第三方參與機構以企業(yè)為主。既然是企業(yè),其目標就是“營利”,但這是涉及學生的活動,學校必須要求其首先履行好社會職能,之后再關注自己的經(jīng)濟職能。第三方機構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開發(fā)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研學旅行活動。第三方機構還要以教育者的視角、以提高學生素質(zhì)和能力為目標設計課程。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要根據(jù)其心理特點、興趣愛好開發(fā)不同的課程。在課程設計中,第三方機構必須對教育有深刻的理解,懷揣著教育情懷。
(三)履行好自身職責,加強服務意識
在設計研學方案時,第三方機構要不斷細化,排除安全隱患,規(guī)范操作流程,保障研學旅行全程的安全和規(guī)范。研學旅行中跟進的人員要有較強的責任心,細心謹慎。
(四)加強與學校的協(xié)商,明確流程細節(jié)
毫無疑問,學校老師在學生的教育方面更加專業(yè)。學校領導應該讓教師與第三方機構共同協(xié)商確定研學流程,評估其教育價值和可操作性。當然,學校首先應根據(jù)研學要求培訓研學導師,讓其制定嚴格的工作流程,規(guī)范第三方機構的有關工作。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提出“路就是書”的觀點。研學旅行,就是路和書的融合。安全風險管理是保證研學旅行學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對研學旅行組織者和相關方面科學有效決策、合理配置資源具有重要的作用。研學旅行組織者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高度重視風險管理在學生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讓研學旅行成為政府和學校滿意、社會和家長放心、學生樂于參與的教育活動。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