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玲
摘 ?要:小學生年齡小,在學習過程中努力學習意識不強,有的學生學習習慣良好,能夠完全做到在課前進行預習、在課堂上認真聽講,回家后也能認真完成作業(yè),并且進行鞏固復習。有的學生會對學習不予重視,認為在學校一天就是學了一天,久而久之學生成績不斷下滑,對知識基礎的掌握也非常薄弱。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及時地加以解決,采取正確、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改善班級中存在的特困生。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給予引導;制定計劃;培養(yǎng)信心
班級中學困生的產(chǎn)生具有很多因素,有家庭方面的影響,也有在學校學習過程中方法不正確的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應該放棄每一個求學的學生。只有在班級中實行平等的教育,才能使班級整體學習風氣良好,班里學生個個學習興趣濃厚,學習動力充足。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過程,探討了在小學數(shù)學中改善班級學困生的有效方法,希望對廣大的師生朋友產(chǎn)生積極的啟迪與影響。
一、教師給予適當引導
學困生學習成績不佳、學習過程中態(tài)度不端正,是因為學生在學習的開始階段沒有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觀念。他們認為學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張揚自己的個性,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有的學困生是因為學習方法的不正確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無論是什么因素導致的,都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與方法。
例如,在教授“有余數(shù)的除法”一節(jié)時,這一節(jié)是學生對除法學習的進一步加深,實際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會遇到在做除法的時候,除不盡的現(xiàn)象,所以就需要寫出余數(shù)。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有的之前對除法的學習都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做除法計算的過程中,尚顯吃力,學習有余數(shù)的除法,這節(jié)課的時候就更不用講了。所以為了找出班級中對這節(jié)課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在課堂開始的時候,我在黑板上寫出了幾個簡單的除法運算,挑了一些學生到黑板上進行解題。有的學生能夠輕松地解除題目,有的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稍顯吃力,還有的學生根本就不會用正確的方法解出來。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對這些學生格外注意。講述了這一節(jié)課的內容之后,我又出了一道簡單的有余數(shù)的除法題目,讓學生上講臺來再次回答。這一次學生解題的過程中,我在旁邊進行耐心的指導,讓學生明確了解題的過程。
二、量身制定學習計劃
學困生的學習方法往往不正確,學習態(tài)度往往也不端正,教師在進行適當引導的過程中要為每一個學困生量身制定學習計劃,這樣每位學生才能知道自己要怎樣學、要學什么,才可以根據(jù)自己薄弱的地方,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逐漸跟上班級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的步伐,教師的實際教學活動也更加有利于開展。
例如,在講解“數(shù)與代數(shù)”一節(jié)課程時,我注意到班級中的學困生在這樣偏向復習過程的課程學習時,聽課狀態(tài)不好,注意力經(jīng)常分散,這是由于學生在課堂上聽不懂,沒有學習興趣的原因。所以對這些學生我采取了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我讓學生自身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分類,看這一節(jié)課具體講述了哪些知識。然后對于這些知識,我建議學生回顧課本之前學習的內容,把相關的練習重新加以解決。完成了這一項之后,再對接下來的知識點進行攻克,這樣分門別類由簡入難的方法可以改善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讓他們復習之前講述的內容對他們支持體系的構建,亦有所幫助。當然,每位學困生的實際情況不同,不能以一種學習計劃用到所有的學困生上面,教師應當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程度的學困生,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逐個喚醒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信心
學困生因為自己學習成績不佳,跟不上班級同學的學習步伐,很容易出現(xiàn)自卑、厭學等心理。教師在解決特困生的問題當中,應該注意到這一方面,著重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信心。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簡單的課堂提問、讓學生自主發(fā)言等方式來慢慢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向班級大多數(shù)同學一樣學習好,學習過程動力就會源源不斷。
例如,在講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一節(jié)時,比例的形式與除法小數(shù)整數(shù)不同,是用數(shù)字加比號組成的,一些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對此難以接受,所以就產(chǎn)生了畏懼心理,不相信自己可以學好這一節(jié)內容。其實講述的知識并不難,只是因為學生對此沒有信心,我在課堂上強調:“同學們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斷積累得到的知識,我們對前一個知識掌握得不熟悉沒有關系,我們可以抽時間復習,但是新講的內容我們一定要努力進行理解,要不我們不會的內容然會越積越多,長此以往,我們學習過程中的阻力會越來越大?!睂τ趯W困生來講,我在講述的過程中,讓這些學困生到講臺上做一些簡單的比例問題,他們做對了,我會給予適當?shù)谋頁P,用這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課堂的信心,學困生也會慢慢地走出學習困境,在學習路上逐步前進。
總的來說,學困生作為一種班級普遍存在的人群,教師應該在第一時間內加以解決。學生想墮落非常容易,但是墮落了之后要想重新學習卻異常困難。教師在實際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應抓住每一個有利的機會,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效率,讓班級全體同學共同進步,共同收獲知識,為自己將來的人生打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楊達莉.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
[2]蘇潔.淺析轉化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