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能芳
(甘肅省平?jīng)鍪徐o寧縣四河鎮(zhèn)教委田堡小學,甘肅靜寧 7434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發(fā)展,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質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認識大量的漢字,為后期語文閱讀及寫作,甚至其他科目、日常生活等打好基礎。教師應該豐富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依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情況,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設計符合學生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活動,為小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識字學習氛圍,引導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使小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傳統(tǒng)的、刻板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目的是完成學生識字目標。但是,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能使學生自發(fā)地學習漢字。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較弱,活潑好動并且貪玩沒耐心,面對枯燥的識字課堂很容易疲倦,課后作業(yè)也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因此,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應該進行創(chuàng)新,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方式中獲取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與積極性。
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其學習程度及接受能力都不相同,各有各的長處與短處。所以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之前,應該了解每個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從而根據(jù)小學生之間的差異采用相關的教學策略。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有不同的要求,對學習好的學生而言,可以提前預習下節(jié)課的知識點或者拓展課外知識,后進生則可以學習鞏固基礎知識。當前存在的問題就是大多數(shù)教師沒有了解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導致小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低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做到放手讓小學生積極展示自我,沒有體現(xiàn)出以小學生為主,反而教師居于主體地位,導致課堂氛圍不活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主體地位,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給學生灌輸大量的漢字,使學生在教師的嚴格要求下只能死記硬背漢字。教師只注重教學的速度與數(shù)量,不管學生學習的質量,認為只有量的積累才能成就質的飛躍。小學生在這樣高強度的學習氛圍下會產(chǎn)生厭倦情緒,這大大打擊了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缺乏學習熱情便很難投入學習,識字教學課堂就會變得枯燥無味。
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過分依賴課本,講課內(nèi)容也以識字教材為主,沒有相關識字方面的課外延展,導致小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僅限于課本。部分教師沒有充分地準備教學內(nèi)容,隨著課本單元走,沒有對形近字等加以詳細地對比解釋,導致小學生不能正確地將漢字意境對號入座。
每個小學生因為自身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識字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識。雖然小學生對事物充滿了新鮮感,但如果一直處在一個枯燥乏味的學習環(huán)境中,小學生很難堅持下去。教師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要遵循識字教學規(guī)律,堅持從簡到繁、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對漢字的拼音、形狀、意思進行全面的講解。教師可以挑選有特點的漢字進行教學,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如“鴿”“鴕”“鷗”“鵑”等帶有鳥字旁的大部分都是動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放映與漢字相對應的圖片,在展示相關圖片的過程中可以講解漢字的發(fā)音及意思,讓小學生思考還有哪些字也是鳥字旁,是不是動物?從而啟發(fā)小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真正地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使?jié)h字在小學生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適當?shù)臅r候,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進度以及小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進行課外相關知識的教學,拓寬小學生的知識面。這種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小學低年級學生對漢字充滿了好奇,但是小學生自制力差,沒耐心或者對事物只有三分鐘熱度,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對枯燥乏味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導致沒有深刻掌握學習漢字的要領。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熢谧R字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死板的教學方式,在不斷的交流與學習中豐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為主的課堂,堅持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輔助學生學習的觀點,引導小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漢字學習中來。針對低年級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開朗的特點,教師可以使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將教學與游戲結合起來。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你畫我猜”的游戲,A 同學用一幅畫表示一個漢字,讓B 同學來猜。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小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激發(fā)小學生的興趣,使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活躍課堂氛圍,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教師的教學質量。
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它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墻面標語,如水龍頭上會寫“節(jié)約用水”,食堂墻上會寫“光盤行動”等,這都是很好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布置作業(yè),如“同學們都在哪里見過這個字呀?”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學習與探索。在大街小巷中會有很多商店,每個商店的名字都不一樣,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一下在路上看到的商店的名字,通過家長的幫助或者查閱字典學習識字,第二天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不僅能提升小學生的識字量,還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低年級識字教學非常重要。只有儲備大量的漢字,才能為小學生后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使小學生在以后的閱讀和寫作中游刃有余,才能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與水平。所以,教師應該探索與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通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小學生主動學習漢字,鼓勵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來,提高小學生學習漢字的能力,為小學生以后的學習準備好量的積累,以達到小學生后期質的飛躍,從而提高小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