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斌
摘 要:一直以來,作文都是語言教學的重點,且在中考中占了相當大的分數(shù)。因此,對作文加強指導是十分必要的。而話題作文又是當前考試中經(jīng)??吹降念}型,具有一定開放性以及自由性。本文主要探索初中語文話題作文的有效指導策略,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中作文的教學水平以及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話題作文 有效指導
話題作文對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果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強,或寫作素材不夠豐富,在應對話題作文時就會出現(xiàn)一定的困難,創(chuàng)作進展會變得不順利。因此,對話題作文進行相應指導顯得尤為重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探索適當?shù)慕虒W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初中話題作文常見的問題
1.審題容易出現(xiàn)偏差
顧名思義,話題作文就是給學生一個話題,有時是一段話,有時是一幅圖,以這樣的形式讓學生去理解材料,并根據(jù)材料進行寫作。雖然大部分學生可以明確命題者的出題意圖,并根據(jù)材料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但是,仍有部分學生對材料的理解局限于表面,不會去探索材料背后的哲理。還有的學生為了追求新穎的角度,而出現(xiàn)偏離話題作文的中心思想,最終得不償失。更有甚者,自身的作文寫作水平有限,加之沒有審題而直接創(chuàng)作,最終出現(xiàn)生搬硬套、湊字數(shù)的現(xiàn)象,使文章沒有結構和主旨。
2.內(nèi)容脫離生活
如今,很多學生為了讓文章更優(yōu)美,會背誦一些華麗的辭藻加入其中。但有時會讓文章顯得雜亂無章,沒有生活氣息。當然,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離不開優(yōu)美的詞句,但更重要的是文章思想以及主旨的體現(xiàn)。如果盲目地追求優(yōu)美的詞句,勢必會讓文章顯得沒有真情實感,只是將一堆詞句羅列在一起。遠離生活的文章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玩偶,文章的質(zhì)量難以得到提高。
3.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方式單一
在此前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教師多將教學重點放在閱讀上,殊不知,寫作的地位同樣重要。在中考中,作文的分值同樣較大。因此,教師應該改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這是由于在此前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興趣,甚至有些反感。長期下去,學生的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而且會出現(xiàn)湊字數(shù)的現(xiàn)象,這樣會大大降低學生對寫作的自信心。
除此之外,在寫作的教學方式上,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的現(xiàn)象。一般是將寫作的題目告訴學生,再進行簡單的講解,接著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最后教師對作文進行批改。而且,教師的講解一般是以口頭表達為主,并沒有其他資料作為輔助。批改也是以打分的形式進行,并不存在仔細研讀的方式,這樣,學生的寫作是得不到進步的。
二、初中語文話題作文的有效指導策略
1.指導學生認真審題,明確話題作文的寫作主旨
對于話題作文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審題。只有審清題意,才會對材料的中心思想有深入的了解,并全面掌握寫作要求,確定話題作文的寫作主旨。寫作主旨確定后,才不會出現(xiàn)跑題、偏離中心思想的現(xiàn)象。
當然,審題并不是簡單地將話題作文的材料閱讀一遍,而是要對話題材料進行審讀,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審題的質(zhì)量。雖然初中語文的話題作文難度不高,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以及自由性,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隨意創(chuàng)作,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這樣肯定會影響作文的質(zhì)量。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話題作文時,一定要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掌握材料的深意,明確寫作主旨,從而達到不偏離作文中心以及方向的目標。
例如,在學習了胡適的《我的母親》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親情”“思念”等話題展開創(chuàng)作。話題作文的要求可以這樣寫:“請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薄坝H情”的范圍很大,但什么才是真正的親情,父母對兒女的愛是親情,戀人長久的相處會有親情,兄弟姐妹之間也會有親情。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以其中一個方面作為出發(fā)點,對這種親情進行相應擴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明確話題作文的主旨。
2.指導學生留心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會服務于生活。藝術同樣如此,藝術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話題作文的真實意義就是要讓學生可以回歸生活,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三觀”,這是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要求。
話題作文需要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具有敏銳的洞察力,要通過眼睛來觀察生活,用心來感受生活,從而創(chuàng)造出具有生活化的文章。初中生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意識,并積極挑戰(zhàn)具有一定難度的話題作文。只有這樣,才能讓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初中生,以其極強的可塑性來感受生活,積累生活中的寫作素材。
例如,在學習了朱自清的《春》之后,教師可以以季節(jié)作為寫作的話題。比如,以“夏天”為話題,寫一篇8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體裁不限。平時對夏天觀察不細致的同學,可能對夏天的感受就是“熱”。其實不然,夏天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季節(jié),可以給予我們以活力。夏天時,可以發(fā)生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捉知了”“聽荷塘中青蛙的聲音”,這些現(xiàn)象都需要學生慢慢地去觀察,去感悟,從而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3.指導學生閱讀,做到讀寫結合
話題作文在命題時,一般要求體裁不限,這是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選擇適合自己寫作的體裁。對于初中生來說,寫記敘文以及議論文較多。但是,他們常常會出現(xiàn)記敘文、議論文混淆的時候,文章既有記敘文的味道,又有議論文的影子,使得文章體裁不倫不類。為了使學生對寫作文體有一個清晰界定,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從而在創(chuàng)作時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閱讀的意義。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的壓力較大,閱讀的時間常常會被作業(yè)以及課外輔導班所占據(jù),留給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如果學生沒有相應的閱讀基礎,那么提高寫作水平是十分困難的事。語文本身就是一個需要不斷積累的學科,唯有閱讀,才會積累寫作素材,體會寫作技巧,把握寫作意圖,逐漸提高寫作能力。因此,在初中語文話題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指導,在閱讀之后,給出一個話題,讓學生創(chuàng)作。在“趁熱打鐵”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
4.運用板塊整合,豐富教學方法
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同英語一樣,分為聽、說、讀、寫四個板塊。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一般會將這四個板塊分開教學。其實,四個板塊之間具有較強的聯(lián)系性,如果可以將四個板塊進行整合,就可以加強對作文的重視程度,并可以從多角度、多維度輔導學生的作文。
比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教師就可以將聽、說、讀、寫四個板塊進行整合,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渲染春天的色彩或是春天里的聲音,再加上學生的朗誦,可以感受到作者在描寫春天時的心情。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此為話題,展開創(chuàng)作。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語文話題作文的指導,教師要讓學生了解話題作文的真實特點,它是具有啟發(fā)性以及發(fā)散性的命題作文,需要學生根據(jù)文本材料,找到題目的中心思想,再進行創(chuàng)作。本文在闡述了初中語文話題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后,具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分為四個方面,即指導學生認真審題,明確話題作文的寫作主旨;指導學生留心生活,積累寫作素材;指導學生閱讀,做到讀寫結合;運用板塊整合,豐富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中,如果教師可以將這四個方面運用到課堂上,勢必會增加話題作文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作為水平和成績。
參考文獻:
[1] 徐海榮《以讀帶寫,以寫促讀》,魯東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2] 夏智慧《規(guī)范與開放—淺談初中“話題作文”教學》,《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1年第3期。
[3] 傅舟波《千淘萬漉為成文,心有靈犀一點通—談對話理論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實踐運用》,《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