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珍珍
摘 ? 要: 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在黨的建設中居于核心地位。加強政治建設不僅是我們黨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更是解決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關鍵。針對非馬克思主義論調的沖擊,為進一步錘煉共產黨員的黨性,應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確保黨中央的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本文著眼實際問題,探究解決路徑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 黨的政治建設 ? 現(xiàn)實意義 ? 踐行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擺在首位,明確政治建設具有統(tǒng)領提攜、綱舉目黨內張的作用。這是對黨的建設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和深刻把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為新時代進一步踏上新征程指明方向、提供動力。中國共產黨多年來不斷總結經驗,在政治上系統(tǒng)設計、銜接聯(lián)動、統(tǒng)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使黨的建設事業(yè)朝著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發(fā)展進步。只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這一根本性建設,才能更好地完成黨的執(zhí)政使命和時代任務。
一、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緊迫性
我國進入新時代,新時代呼喚新使命,針對現(xiàn)階段國外形勢和黨建需要,必須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加強政治建設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緊迫性。
(一)抵制非馬克思主義論調的沖擊
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而深化,伴隨全媒體發(fā)展,各種信息傳播泛濫,出現(xiàn)非馬克思主義論調。
我們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在應對國外勢力時才能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高效的執(zhí)行力,確保黨和國家團結的向心力,使廣大黨員尤其是國家重要機關的黨政領導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態(tài)度鮮明、立場堅定。
(二)錘煉中國共產黨黨員黨性的需要
黨性是共產黨員的靈魂和本質,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在黨性問題上要過關,不斷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錘煉黨性,就要加強政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yè)、立言、立德的基石。”[2]站在新時代的浪潮前,中國共產黨需要以更高的政治要求和政治目標提高政治領導力,把黨性修養(yǎng)抓細抓實抓具體,引領大黨員干部堅定政治立場、擔起政治之責。
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這個重大的時代命題是黨在偉大的實踐中得出的深刻認識,要把黨性修養(yǎng)和黨性鍛煉抓在日常、嚴在經常,引領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加強政治意識,使全黨上下目標一致、步調一致,向更進一步、更深一籌的方向邁進,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格局下使廣大黨員經歷風雨壯筋骨、見過世面長才干。
(三)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政治要求
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把政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政治”抓好管黨治黨的總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上的先進性喪失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就無從談起。”[1]實踐證明,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位于“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不斷提高黨的凝聚力,確保黨堅強有力。
當前,正處于改革關鍵期,一些矛盾與問題顯現(xiàn)。我們認識到,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增強政治意識,打好“政治戰(zhàn)役”,是解決管黨治黨中諸多問題的治本之策,是新時代著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政治要求。
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現(xiàn)實意義
當前我國正處于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要機遇期,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顯得極為重要。
(一)加強政治建設有助于增強黨的政治優(yōu)勢
馬克思主義政黨歷來注重政治建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政治建設做出深刻剖析和經驗總結,隨著黨和國家事業(yè)的推進而不斷深化政治理論。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的政黨不應當成為某一個資產階級政黨的尾巴,而應當成為一個獨立的政黨,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盵3](170)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在誕生到發(fā)展壯大的99年歷程中,注重政治建設一直是我們黨生存發(fā)展的關鍵,加強政治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繼承和創(chuàng)新經典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基礎上的一脈相承。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正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優(yōu)勢并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根本所在。任何事物都處于不斷發(fā)展和變化之中,政治優(yōu)勢也是如此,優(yōu)勢和劣勢就像矛盾相互轉化的兩面,如果優(yōu)勢利用不好,結果就會趨于劣勢。為進一步強化我們黨的政治優(yōu)勢,使其在今后朝著有利的方向發(fā)展,就要與時俱進加強政治建設。只有黨的政治優(yōu)勢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政治認同才會強化,對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前途就會真信、真追求,更進一步彰顯政治優(yōu)勢,把政治優(yōu)勢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全黨上下同舟共濟、凝心聚力,以更大的決心、更好的狀態(tài)、更快的步伐,不斷開創(chuàng)黨的各項建設的新局面。
(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有助于明確黨的建設方向
方向就是道路旗幟,黨的政治方向事關黨的生死存亡,決定國家的前途命運。作為上層建筑一部分的政黨,必須有全面系統(tǒng)的政治遵循,在政治方向上發(fā)揮政治指南針作用,使全體黨員同黨中央保持步調一致,逐步實現(xiàn)行動跟上思想,思想跟進方向,為黨的建設鑄魂、扎根。
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牢牢牽住政治建設這個“牛鼻子”[4],從政治目標的方向來看,有助于確保黨的目標方向正確不偏移,為黨的“四個偉大”立標、鑄魂,形成正確的政治導向;從政治道路的方向來看,有助于堅定道路自信,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引導;從政治立場的方向來看,有助于保持黨員干部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只有我們的政治方向明確,黨的政治建設才會更有成效,才能促進政治生態(tài)、政治文化和政治生活之間的同向發(fā)力和同頻共振。如果方向出現(xiàn)偏離就會削弱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使黨的建設效果不彰。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有助于在新時代的新發(fā)展下使廣大黨員干部在政治問題上把準方向,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保證各項政治工作順利推進,使黨的建設更有成效和質量。
(三)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有助于保證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保證廣大黨員和干部在思想上看齊、行動上跟進,同黨中央保持步調一致向前,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發(fā)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yōu)勢,只有這樣把廣大黨員在政治上團結凝聚起來,才能確保中國人民始終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上。
一個政黨要想取得擁護者和追隨者,要想在政治上贏得民心,就需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做引導和支撐?!熬S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是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重要經驗,是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重大建黨原則”[2]。作為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在現(xiàn)階段推進“四個偉大”攻難克險的關鍵期,政治上加強建設有助于發(fā)揮黨中央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樞紐作用,讓黨的方針政策和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在中國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打牢黨的執(zhí)政之基。只有黨的政治建設加強了,在思想上凝聚政治意識,把準風向標,得到人民衷心擁護,才能保證全黨服從中央,才能保證黨中央把方向、管大局的重要作用。
三、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路徑
只有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統(tǒng)籌推進黨的建設,嚴把政治方向、強化政治引領,確保廣大黨員始終與黨中央保持意志統(tǒng)一、步調一致,使廣大共產黨在政治道路上始終堅持正確方向,發(fā)揮出應有的凝聚力和牽引力。
(一)旗幟鮮明講政治:提高共產黨員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
建黨99年來我們黨在困難與磨煉中,鑄就了講政治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突出優(yōu)勢,中國共產黨所講的政治是帶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政治,政治合格是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旗深幟鮮明講政治,為新時代創(chuàng)新路、開新局、謀新篇鍛造思想武器和行動綱領。
講政治要真講真落實,講政治的根本是把功夫下在“知”上,把成效見在“實”上,不斷學習黨的理論方針政策,打牢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提高共產黨員政治覺悟。講政治不只是口頭講,更要在靈魂上講。加強黨員教育的實踐,不能把教育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在實際生活中,對思想拋錨的黨員上緊政治“發(fā)條”,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嚴禁空喊政治口號的“稻草人”,用實際行動深化思想自覺,嚴禁嘴上一套、背地一套的“兩面人”?!凹诧L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在當今和平年代,即使暫時遠離了血與火的戰(zhàn)爭,但我們黨面臨的考驗卻是長期存在的,全體黨員要拿出“講政治、真做事”這把標尺,度量出身邊不合格的黨員,以政治覺悟的提升促進政治能力的提高,樹立底線思維,明白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銘記黨員身份,讓黨旗永遠飄揚在心中。
(二)剛柔并濟肅生活:營造共產黨員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政治生態(tài)作為一項源頭性工作,要想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必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具體來講,就是以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剛性約束筑牢黨內政治生活的藩籬,以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的柔性熏陶,鍛造黨內政治生活的大熔爐。
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環(huán)境,從剛性約束來看,廣大黨員同志要以身作則,當好政治生態(tài)的建設者、維護者和修復者。政治紀律是黨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是凈化政治生態(tài)的重要保證,要從學透黨章入手,以黨章為對照、認真反思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對標貫徹落實。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的重要途徑是黨的組織生活,要定期開展組織生活,集中學習黨課,學習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實行黨員積分管理,將綜合日常生活表現(xiàn)納入組織評定,對積分不合格的黨員做出相應的處罰。定期召開組織內的黨員大會,一針見血查擺問題,不回避矛盾,不規(guī)避問題。另外,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離不開黨內政治文化的熏陶。黨內政治文化作為精神層面的現(xiàn)象,融入黨內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什么樣的政治文化就有什么樣的行為取向,黨內政治文化的熏陶不能采取硬措施和剛約束,要實現(xiàn)以文化人,深入教育基地學習優(yōu)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抵制病態(tài)文化和不正之風,進一步提高廣大黨員尤其是基層黨員的政治文化自信,嚴防黨內生活受到侵蝕。
(三)上下統(tǒng)籌抓關鍵:助力推進共產黨員的政治體檢
為確保黨的政治建設各項舉措落實落地,需要對廣大黨員開展政治考察,進行政治體檢,通過“上”到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下”到地方基層黨員[5],抓住“關鍵少數(shù)”和帶領“絕大多數(shù)”,上下統(tǒng)籌進一步推進黨員干部政治體檢,讓黨員干部真正從黨性和忠誠度上進行自我檢驗,從而及時預警和糾正政治偏差。
在政治體檢中,要突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督促地方各級黨員干部真正響應上級有令則行、有禁則止,對黨員忠誠度和黨性修養(yǎng)把脈,深入實際診斷政治表現(xiàn),形成政治考察“體檢單”,嚴把選人用人的“硬關口”,把政治體檢做到直觀、具體又鮮活。
助力推進共產黨員的政治體檢,一是從黨員自身來看,重視嚴格的政治體檢,經常自覺開展政治體檢,在政治體檢中檢視問題、尋找差距、補足短板,接受黨內教育,積極參加民主評議會,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靈魂洗禮中筑牢理想信念之堤。二是從黨外監(jiān)督來看,主流媒體的發(fā)聲對公眾的影響很大,主流媒體要發(fā)揮好傳聲效用,把政治體檢結果向社會公開,不回避、不遮掩,讓體檢在陽光下進行。三是從黨的建設事業(yè)來看,政治體檢要隨著黨的建設事業(yè)的推進而推進,政治體檢不是一勞永逸,而是永遠在路上,通過“關鍵少數(shù)”特別是高級干部的率先模范,帶領“絕大多數(shù)”基層黨員對照政治標準自我“拷問”,實實在在做到“祛病排毒”。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黨的根本建設為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重要保證[N].人民日報,2018-7-01(01).
[2]裴澤慶.新時代黨的政治建設[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8.6.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倪明勝.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N].光明日報,2018-7-9(02).
[5]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9-2-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