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英 鄭月慧
摘?要:走進(jìn)一節(jié)水墨飄香的新課標(biāo)課堂,輕輕引導(dǎo)、慢慢講讀。讀出感情基調(diào),體會憂傷緣由,考究用什么方法來寫的憂傷,升華憂傷背后的感慨內(nèi)容。逐漸明朗出語文課的深髓,就象親身采擷了一枝芙蓉,欣賞著它的可人與清新。
關(guān)鍵詞:整體感知;分析內(nèi)容;體會情感
一、導(dǎo)入新課
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苯裉欤覀円黄饋韺W(xué)《古詩十九首》里的這首《涉江采芙蓉》。
二、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詩人寫詩一般先有情感,后尋意象;而我們讀詩,則是先尋找意象,再分析意象的特點,繼而理解情感,賞析手法。據(jù)此,我們確定本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目標(biāo)為:
1.品讀詩文,體會情感。
2.分析詩句,賞析手法。
三、鑒賞詩歌
1.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誦讀>請同學(xué)們自由誦讀這首詩,并從詩中找出一個能夠表現(xiàn)全文感情基調(diào)的詞。
明確:憂傷。
2.再讀詩文,分析內(nèi)容
我們就一起來品讀詩文,尋找主人公“憂傷”的緣由。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
(1)前幾句話,詩人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明確:清清的江水緩緩流淌,蘭花盛開的水澤里芳草萋萋,一位女子赤足走在淺淺的江水中,采摘芙蓉花,想要送給心中思念的人。
(2)這是一位怎樣的女子?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明確:溫柔、美麗、多情。通過“涉江采芙蓉”這個動作,能想象出女子的溫柔美麗,“所思在遠(yuǎn)道”寫出了女子的多情。
(3)“涉”字可以換成別的字么?
明確:不能?!吧妗钡谋疽猓盒凶咴谙?。
我們想象一下:“涉”字讓我們感受到江水在肌膚上流過的細(xì)膩的觸感,這種觸感和主人公的內(nèi)心情感是浸潤在一起的。江水輕輕地劃過她的肌膚,也牽動著讀詩人的心。
如果說成了“渡江”或“坐著船過江”,女子的心可能還是那一顆思念的心,但就沒有那么溫柔動人了。
(4)在這長滿芳草的水澤,主人公為什么單就采集“芙蓉”呢?
明確:芙蓉,在《詩經(jīng)》中叫作荷花,“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在《楚辭》中叫芙蓉,“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在周敦頤《愛蓮說》中有:“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濯清漣而不妖”,芙蓉也叫做蓮花。
人們賦予了荷花很多美好的意蘊(yùn),如愛情、相思、忠貞、君子等等,它是一種純潔與美好的象征。
<誦讀>所以從誦讀的角度來說,首聯(lián)要輕松、愉悅,頷聯(lián)要低沉、憂郁。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p>
(1)這兩句寫了什么人什么事?
明確:男子在外思鄉(xiāng),頻頻回望。
(2)什么樣的男子?
明確:離家遠(yuǎn)行、不時回望
(3)“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中,哪些詞語最為傳神?最能傳達(dá)男子的情感呢?
明確:“還顧”和“望”這兩個詞的動作性和畫面性很強(qiáng),讓這種思念之情更加濃重。多少思念多少愛,全在這一深情的還顧里;多少憂傷多少愁,都在這悲情的回望里。
“浩浩”:1.疊詞,從音韻上講,很和諧,更突出了愁緒的濃重。2.從語義上看,有那種煙波渺渺,煙水茫茫的感覺。不僅指道路漫長無際,更讓人感覺到深情又綿長的憂傷撲面而來。
<誦讀>讀的時候要把“浩浩”二字的無奈與綿長讀出來。
(4)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文中有兩個人物,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抒情主人公呢?現(xiàn)在請各小組組長,圍繞這個問題組織討論。
明確:我更傾向于女子是本詩的抒情主人公。
理由1:古時候,離舊鄉(xiāng),走遠(yuǎn)道的多半是男子,發(fā)出閨怨的多半是女子。
理由2:開頭寫女子“所思”,后面寫想象著走在遠(yuǎn)道的男子頻頻“還顧”,這寫出了女子對男子的愛情無比信任,更襯托出下文的“同心”。
這種主客移位“詩從對面飛來”的寫法就是詩歌中常見的“對寫法”。
(當(dāng)然,你也可以認(rèn)為男子是抒情主人公,男子在外思鄉(xiāng),于是他想象女子在家采芙蓉,思念自己。)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1)我國南朝文學(xué)批評家鐘嶸評價《古詩十九首》是“文溫以麗,意悲而遠(yuǎn),驚心動魄,可謂乎一字千金。”《古詩十九首》是否真做到了“一字千金”呢?我們品味最后一聯(lián),把 “而”和“以”去掉,改成四言詩,試一試:“同心離居,憂傷終老”。情感哪里不一樣了?
明確:這兩句詩是全詩詩眼所在,也是全詩主題的升華。有了這個“而”字,情感是這樣表達(dá)的:?我們兩個人是心心相印,兩情相悅的,可是啊,卻要被迫分離,天各一方。因此“而”字既表達(dá)了情感的轉(zhuǎn)折,又突出了從甜蜜相愛到痛苦分離的極大反差,相愛不能相守,想念不能相見的黯然心情?!耙浴边B接“憂傷”和“終老”,就有了“憂傷”所跨越的時間的綿長感。
3.三讀詩文,再來溫習(xí)體會情感.
<誦讀>?一邊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遠(yuǎn)天;一邊則是漫漫浩浩的長路上還顧回望的丈夫。兩人之間,是層疊的山巒和浩渺的江河,彼此都茫然地相望,這時天地間仿佛只剩一聲凄傷的感嘆:“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四、課堂小結(jié)
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不是我不能說我想你∣而是彼此相愛∣卻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不是樹與樹的距離∣而是同根生長的樹枝∣卻無法在風(fēng)中相依
世界上最遙遠(yuǎn)的距離∣是魚與飛鳥的距離∣一個翱翔天際∣一個卻深潛海底
《涉江采芙蓉》以其獨(dú)特的章法,讓游子與思婦對唱表白,唱出了平凡人的情感,歡喜與惆悵,遺憾與悲傷。憂傷的背后,是對生離死別的感慨。
最后,讓我們帶著這種情感,再次誦讀這首詩歌,再次感受主人公的情懷。
參考文獻(xiàn):
[1] 董一菲, 高薇, 董亞君. 《涉江采芙蓉》課堂實錄[J]. 云南教育:中學(xué)教師, 2018, 000(001):P.43-47.
[2] 李珊珊. 讓詩歌豐富我們的心靈——《涉江采芙蓉》教學(xué)設(shè)計[J]. 中學(xué)課程輔導(dǎo):教師通訊, 2011, 000(006):P.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