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摘? 要:高中物理教學時,通過實驗操作可以強化學生記憶效果,為充分發(fā)揮出物理實驗教學價值,教師不僅需主動突出學生實驗操作主體性,同時應當合理運用生活資源,以增強實驗的整體效果,提升學生物理實驗學習質量。本文就巧用身邊資源增強高中物理實驗效果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資源;教學效果
引言:
物理實驗不僅是對物理理論知識的驗證,同時物理實驗反映出一些生活事例的科學本質,引導學生科學辯證認知生活事例。教師在設計高中物理實驗時,合理運用生活資源開展物理教學實驗,突出物理實驗的直觀性、生活性、趣味性,提升學生物理實驗學習效果。
一、物理實驗教學意義
高中物理學習時,學生會學習很多抽象復雜的物理概念,且部分物理定理與公式不易理解,給學生物理課程學習造成一定阻礙,如楞次定律、霍爾效應、電磁感應等。教師開展抽象物理內容教學時,可圍繞著物理教學知識,設計相關物理實驗,在物理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主觀感知,理解抽象復雜的物理定理與公式,提高了學生學習質量。同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下,可以激發(fā)出學生求知欲與好奇心,讓學生在奇妙的物理實驗操作下,了解科學背后的物理知識,為高中生今后的物理學習奠定良好基礎[1]。
二、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困境
目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工作開展時,存在一些問題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如教師設計物理實驗時,將視野局限于物理實驗器材時,沒有充分利用生活周邊資源,設計趣味性、生活化物理實驗方案,導致學生實驗參與積極性不斷下降;而部分教師開展物理實驗時,未能很好突出學生主體性,所有實驗操作全部由教師完成,學生僅對實驗過程中的現(xiàn)象與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無法充分發(fā)揮出物理實驗教學優(yōu)勢;在物理實驗開展前,教師未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交流,因此教師無法全面了解學情,導致設計物理實驗方案不具備針對性,不能很好解決學生物理學習理解中遇到的問題,無法營造良好的物理實驗教學環(huán)境,降低物理實驗課堂整體教學效果。
為突破這一教學困境,高中物理教師在后續(xù)設計開展實驗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其次是合理運用生活中的資源設計物理實驗,最后是與學生進行全過程的溝通交流,在實驗前開展溝通,以及時優(yōu)化完善教學方案。在實驗進行中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指導學生正確安全開展實驗操作。在物理實驗教學完成后,教師需主動與學生進行互動,協(xié)助學生對物理實驗與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以保證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所學習的質量與效果。
三、生活資源在物理實驗中的運用
(一)生活資源開發(fā)
生活中可以進行物理實驗的資源非常多,但為了安全與實驗教學效果,教師需圍繞著物理教材內容篩選合適的生活資源,以強化物理實驗教學的整體效果。如高中學生經(jīng)常使用的籃球,教師圍繞著籃球的運動、力的作用、力與運動,設計趣味性物理實驗,調動學生實驗參與積極性,營造很好的實驗教學氛圍。
(二)物理實驗設計
教師圍繞著籃球設計具體實驗時,應當參考物理教材內容,保證設計的物理實驗針對學生掌握知識進行驗證,并啟發(fā)學生對未知內容的探索欲,以充分發(fā)揮出生活化資源物理實驗開展的綜合教學優(yōu)勢。
例如,教師圍繞著魯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選擇第二章“運動的描述”、第三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第四章“相互作用”、第五章“力與平衡”、第六章“力與運動”等不同物理教學信息,設計連貫嚴謹?shù)奈锢韺嶒炗媱潯?/p>
通過對教學內容分析可知,除過第一章的緒論,必修一的其他物理教學內容,都可以直接或間接,與籃球實驗形成關聯(lián)。因此,教師設計籃球物理驗證實驗時,必須保證實驗開展的整體性、連貫性與嚴謹性,即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籃球實驗,都針對該章節(jié)信息進行教學引導,避免出現(xiàn)實驗邏輯混亂,影響到整體物理實驗開展的可行性與可靠性[2]。
在魯教版高中必修一物理,第二章節(jié)教學時,設計籃球傳接實驗,引導學生體驗物體的運動速度與加速度;第三章節(jié)引導時,設計籃球自由落體實驗,讓學生對籃球自由落體過程中的勻變速直線運動進行探究;第四章節(jié)講解時,設計籃球的拍打實驗,讓學生通過具體實驗操作,體驗物體產(chǎn)生的形變與彈力;第五章節(jié)教學時,設計籃球打板的實驗操作,引導學生對籃球的空中受力進行力的分解研究;第六章節(jié)教學時,教師通過籃球運動引申出牛頓第一定律,并讓學生基于牛頓第一定律探究牛頓的其他定律。
(三)實驗教學引導
教師設計的籃球物理操作實驗非常簡單,通過簡單實驗引導,學生分析解讀實驗背后的物理科學知識,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深度。為增強物理實驗教學效果,教師可與學生通過開展籃球運動實驗,通過師生的籃球互動,提出一些物理實驗問題,在實驗問題的驅動下,學生對物理課本內容進行主動探究學習,以激發(fā)出學生物理學習潛力,提高學生物理綜合學習能力。在必修一的物理內容教學完成后,教師可拋出探究性話題,引導學生對未知內容進行探索,在籃球運動實驗過程中,籃球會產(chǎn)生一定的能量,請學生思考籃球的能量是如何進行轉化的,能量轉化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茖W的物理實驗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為后續(xù)物理能量守恒定律教學奠定基礎。
四、結束語
高中物理教學時,教師可圍繞具體物理教學內容,挖掘生活資源設計趣味性物理實驗計劃,引導學生在物理實驗操作下,主動對物理內容進行學習思考,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寇文荷.巧用身邊資源增強物理實驗效果[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6,4504:82.
[2]? 姚偉科.新課改視野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