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摘 要:柯達伊手勢是柯達伊教學法中的精髓,它借助不同手勢代表不同唱名,以手勢在身體前面不同位置來區(qū)分??逻_伊手勢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運用具有積極意義,這一手勢教學方法能夠較好地突出音樂教學的趣味性,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并實現(xiàn)在聲部教學上的突破,能夠較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歌唱能力。在教學實踐中,也可通過柯達伊手勢的應用提高學生歌唱的專注度,通過手勢的引導使學生學會如何針對不同發(fā)聲情況進行呼吸調整,為小學生歌唱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礎。
關鍵詞:柯達伊手勢;歌唱;音樂教學;小學
柯達伊教學法是由匈牙利的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所開創(chuàng)的,這一教學法的核心是將民歌教學作為幼兒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柯達伊本人認為“音樂教育改革應該以民間歌曲和民間的歌唱游戲為幼兒園的主要音樂材料,它們是建立民族意識的基礎”??逻_伊教學法的實踐當中,主要是通過首調唱名法這一教學手段來培養(yǎng)兒童全面的音樂感知能力。這一體系涵蓋了首調唱名唱法、節(jié)奏讀法、字母譜、手勢及固定音名唱法五方面內容。柯達伊手勢是其中的精髓,它借助不同手勢代表不同唱名,以手勢在身體前面不同位置來區(qū)分。這一開創(chuàng)性的教學方式,使得兒童教學過程中難以把握的音高成為了直觀可視的肢體信號,幼兒可根據(jù)教師的手勢來調節(jié)自己的音高,從而完成對作品的精準演繹[1]。
一、柯達伊手勢教學法在小學音樂
教育中的作用
(一)運用形象記憶,突出音樂趣味
音樂雖然與生命的律動有著天然的契合,但對于小學生而言,音樂教育中仍有一部分學生在教學當中出現(xiàn)了一定的畏怯或抵觸的情緒,究其原因是由于步入小學階段之后,對于音樂教育的規(guī)范性要求和專業(yè)性要求不斷增長,很多小學生對音樂的樂理方面的理解能力不夠,進而導致其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在音高方面。對于音高這樣一個抽象化的概念,可充分地利用柯達伊手勢教學法來進行突破,可根據(jù)曲目的音高來創(chuàng)編音樂游戲[2]。實踐證明,音高游戲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其能夠領略到音樂教學的趣味。
(二)利用不同手勢,化無形為有形
小學音樂教育本質上是以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為目標,通過審美、情感的教育來實現(xiàn)其全面的發(fā)展。這一教育不應是一種精英式的教育,而應是面對全體小學生的一種普及而平等的教育。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只是注重對于理性的發(fā)展需求,過于追求對小學生認知能力的訓練,從而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小學生的情感表達受到了壓抑,先天的短板得以暴露或先天的自我得不到充分發(fā)揮,進而導致在音樂教育活動中的失落和盲從,這不僅使得聲樂教育的價值打了折扣,同時也對其未來的藝術發(fā)展蒙上了一層陰影??逻_伊手勢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拉近,在教學的過程中若某個同學的音準出現(xiàn)了問題,可以通過手勢的提示使其完成調解,這既不影響到教學流程的繼續(xù),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3]。
(三)借助手勢教學,實現(xiàn)二聲部訓練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準的關鍵時期,養(yǎng)成良好的歌唱習慣并掌握正確的音高概念,將會使小學生受益終身。在小學教育的實踐中,二聲部的訓練一直是困擾小學音樂教育的一個難題。在小學高年級的二聲部訓練中,常常會出現(xiàn)學生的音高不準或跟隨其他聲部跑音的情況,而引入柯達伊手勢教學能夠較好地解決音高不準或跑音的問題,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兩手代表不同的聲部,并用手勢來調節(jié)音高,矯正音準,依據(jù)一個音、一小節(jié)、一個樂句的次序循序漸進地進行,讓學生學會互相傾聽,相互配合,在手勢的指引下使學生逐步達成對本聲部的全面而正確的把握,從而實現(xiàn)聲部教學目標的達成[4]。
二、柯達伊手勢教學法在實踐中的運用
(一)以手勢教學提升歌唱的專注度
小學生受到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學習歌唱時的專注度不夠,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較為遲緩,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走神,這對教師而言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若處理不好,則會導致教師完成了“精彩地教”而學生未實現(xiàn)“充分地學”,導致音樂教學效果不佳。通過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柯達伊手勢能夠較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手勢本身也是一種動作信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根據(jù)手勢的動態(tài)變化來實現(xiàn)對自己發(fā)聲的調整,學生在多維度刺激下達到一個較為興奮的狀態(tài),并將這種狀態(tài)遷移到學習之中。
(二)以手勢教學提升學生歌唱技能
柯達伊手勢教學能夠將抽象的音高關系通過手勢的轉化較好地表現(xiàn)出來,這對于小學生而言更為契合其形象思維的習慣,從而有助于更好地在練習中提高歌唱技能。如在小學音樂的音程教學中,可從三度旋律音程和大二度旋律音程開始,邊練習音準,邊通過教師的手勢進行直觀的辨別,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對音程的練習。在小學音樂的音階練習中,應首先保證學生對音階有充足的聆聽,并通過手勢來指導學生完成上下的調整。如學生在音階的練習中音高偏高了,可以通過手勢的小幅下壓進行提示。在旋律的練習中也可以巧妙地運用柯達伊手勢來提高旋律練習的效果,如在《小烏鴉愛媽媽》的教學中,可借助柯達伊手勢,在第一次試唱的時候用手勢提示學生 3-4應唱得更接近些,不給學生留下錯誤的音準概念,提高學唱的效率。
(三)以手勢教學幫助學生調整呼吸
柯達伊手勢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的輔助教學作用體現(xiàn)在通過手勢幫助學生學會呼吸的調整。小學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歌唱時吸氣不主動、呼氣時間短等問題,利用柯達伊手勢可以對這一問題進行糾正。如在進行長音的練習過程中,可以通過柯達伊手勢進行練習,可以以手勢來代替一個音,在教師的手勢變化之前,學生要一直保持這個音并直到教師變化手勢才進入下一個音。在歌唱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用一只手對學生的唱譜進行指導,一方面用手勢指導學生進行呼吸,通過對歌曲當中吸氣點和呼氣點的提醒逐步矯正學生歌唱中的呼吸[5]。
三、以柯達伊手勢教學提高學生合唱能力
合唱教學是小學音樂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板塊,而且是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難點,合唱教學中必須保證音準、節(jié)奏準確,因此對音準及節(jié)奏的日常訓練就顯得十分必要。教師在指導合唱練習時,可采用柯達伊手勢來進行,左右手分別代表上方音和下方音幫助學生練習旋律音程和和聲音程。在教學中,用手勢表示音高的距離,幫助學生借助視覺感受音程的大小,唱準音調。經(jīng)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將在柯達伊手勢的指導下提升合唱能力,保證演唱的準確性等[6]。
四、結語
新時期的小學音樂教育應以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為出發(fā)點和著力點,讓音樂課堂成為自然成長的課堂、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課堂??逻_伊教學法中的手勢教學能夠以直觀的動作來指導小學生的歌唱練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從更為宏觀應用上而言,柯達伊教學法也是一種“舶來品”,需要小學音樂教師對其展開本土化的改造。這就要求小學音樂教師充分地認識到柯達伊教學法給音樂教育改革所帶來的啟示的同時,通過手勢創(chuàng)編、應用、創(chuàng)新,推動以人為本的小學音樂教育改革,以達成小學音樂教育課堂改革的內涵化提升,在提升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同時,推動音樂教學改革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張嫻.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歌唱教學音準方面的應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7(5):172.
[2]李.柯達伊手勢教學法在無伴奏合唱中的運用[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4(11):36-40.
[3]廖永艷.柯爾文手勢在歌唱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考試周刊,2017(29):198-199.
[4]楊洋.淺析柯達伊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9(23):110-111.
[5]李靖.淺談《柯達伊手勢教學》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5):246.
[6]李麗梅.柯達伊教學法手勢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應用[J].文藝生活(中旬刊),2018(11):200-201.
作者單位:
濱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