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璇
【摘要】文言文翻譯題是全國卷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型,并形成了自己的命題特色。此題型考查的是考生的綜合能力,更是成為許多考生丟分的“重災區(qū)”。筆者將從文言文翻譯題的評分標準入手,探討提分策略,以期更好地備戰(zhàn)高考。
【關鍵詞】直譯;意譯;語境;得分點
文言文翻譯題是全國卷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型,并形成了自己的命題特色。但是很多學生在考試中特別懼怕翻譯題,要么空白,要么直接抄寫文言文概括分析題的相關選項內(nèi)容,導致得分率較低。此題型考查的是考生閱讀文言文的綜合能力,既要把握好文言語言形式,又要準確理解文段內(nèi)容,所以成為許多考生丟分的“重災區(qū)”。本文將從文言文翻譯題的評分標準入手,探討提分策略,以期更好地備戰(zhàn)2021年高考。
一、知彼虛實,洞悉考點
文言文翻譯題有兩大命題特點:一是考點全面而突出?!叭妗敝笍某R娢难詫嵲~的語境義、重要文言虛詞到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以及語氣、文意通順,都有所涉及?!巴怀觥敝笇﹃P鍵實詞、關鍵虛詞、特殊句式的考查;二是以得分點來賦分,甚至一字就關乎一分。
在高考中,翻譯文言文的標準是:信、達、雅。“信”,真實,準確。實詞、虛詞做到字字落實;“達”,通達,通順。文意表述必須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和語言表達習慣;“雅”,生動,優(yōu)美,有文采。而翻譯的原則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理清人物和事件,揣摩句內(nèi)和句外語境
縱觀近五年全國卷的高考文言文,都是“一人多事”型,結構一般可以概括為:人物簡歷、性格特點、傳主的相關事件、作者的議論。文章關涉的人物多,事件復雜,不是簡單的“一人一事”型。閱讀時我們可以先圈出傳主和用序號標注文中記敘的事件,以“事件”為依據(jù)對文章分層,這樣有利于快速地理清文章思路。詞語在文言文使用中是靈活多變的,一個詞往往有多種意義,有的詞還會在特定的語境中臨時活用。閱讀時我們還應樹立較強的語境意識,真正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翻譯字詞時,教師不能只局限于推敲其是否符合前后句的意思,還需要在完整的語境中或全篇課文中揣摩意思。
1.利用“小語境”補出省略成分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主干成分主謂賓、介詞、量詞,甚至句子都可能被省略。如果要求翻譯省略句,語境往往可以提示我們補出省略的成分。而翻譯完句子后,務必要先看看有沒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語、賓語等,再代入文段中,檢查自己翻譯的句子是否符合語境、情理。
2.利用“大語境”獲取“大意分”
在高考文言翻譯的評分標準中,句子大意的賦分值一般是1-2分。如果所譯句子句意較為晦澀難懂時,我們無法破解采分點,語境就能幫助我們理解并翻譯句子的大意,進而獲取大意分。
3.利用語境突破難點詞
翻譯句子的關鍵,往往體現(xiàn)在對難點字詞地把握是否準確,我們只要善于引導學生把難點字詞攻克了,相信他們對其他詞義的掌握也就能迎刃而解了。語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幫助我們靈活地推斷難點字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準確含義和用法。
三、精準鎖定,斬獲得分點
全國卷高考命題者總是選擇那些含有關鍵詞語和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子來考查,并將其作為評卷的得分點。高考文言文翻譯題常見的三大“采分點”是:關鍵實詞、關鍵虛詞、特殊句式。考生在理解并翻譯句子時必須有“采分點”意識,精準鎖定“采分點”才能斬獲得分點。
因此,在做文言文翻譯題時,首先要思考所翻譯句子的命題點在哪里,抓住了命題點,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點。在讀懂文章大意的前提下,考生可以先圈畫出所譯句子中的關鍵字、詞和句,反復權衡,鎖定“采分點”,這樣可以讓我們重點突破,不遺漏答題要點。然后,再結合語境和前面所學知識,仔細反復推斷并翻譯這些得分點。
四、遵循四個步驟,活用六個技巧
依照“直譯為主”的首要原則,我們可以采用“切分法”來達到實詞、虛詞字字落實,做到“信”。接下來以2019年高考全國I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的第一道翻譯題為例,詳細介紹“切分法”。
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笔翘熳雍笠嗍柚?,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第一步:切分語句,化句為詞
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p>
第二步:抓關鍵詞,定采分點
第三步:字字落實,調(diào)整語序
直譯:于是/詆毀/賈誼/說/洛陽/人/年輕/學識膚淺/,專門/想/攬權/使……變得混亂/許多事情。
第四步:連綴成句,回讀檢查
(他們)于是便在皇帝面前詆毀賈誼說:“這個洛陽人,年輕沒有經(jīng)驗,專想攬權,把許多事情都搞亂了?!?/p>
在第三步驟中,靈活使用翻譯技巧(留、刪、換、調(diào)、補、貫),讓所譯的句子更加通順合理,做到“達”和“雅”。首先保留人名、地名、官職名等專有名詞,以及古今意義相同的詞。然后,刪除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再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在忠于原文“留”“刪”“換”,做到字字落實。如果所譯句子有倒裝句,翻譯時應調(diào)整語序,以便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有省略的成分或語句,則要加括號補充相應的省略內(nèi)容。有包含修辭手法的句子,如互文、比喻、用典的詞語,則要根據(jù)具體的語境靈活、貫通地翻譯。運用“調(diào)”“補”“貫”技巧,做到文從句順。
斯威夫特說過:“萬事離不開方法,世界離不開秩序。”文言文翻譯題是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因此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非常重要,不過也需要考生文言知識的積累和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本人認為高三教師在第一輪語文復習中應側重翻譯專題方法和技巧的教授,并通過選擇有價值的文言文閱讀題目,進行限時訓練。同時在精講細評后,以家庭作業(yè)的形式布置學生進行整理和梳理,利用課外零散的時間不斷地強化知識點。把功夫用在平時,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佳績。正如古語所言:“為學須剛與恒,不剛則隋隳,不恒則退?!敝灰覀儚V大師生認真地對待,這道題拿到高分還是很有把握的。
參考文獻:
[1]謝旭蘭.文言文翻譯題答題方法與技巧探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7(22):57-58.
[2]紀秋寒.淺談提高高考文言文翻譯復習有效性的策略[J].語文教育,2018(22):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