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摘要:在現(xiàn)實的課堂教學實踐中,一個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有價值的提問,往往能撥動全班學生的思維之弦。本文從課堂提問技巧、課堂提問要素、發(fā)展思維能力的英語課堂提問三個方面,分析和探究了什么才是英語課堂有效提問。
關(guān)鍵詞:提問技巧;提問要素;發(fā)展思維能力
1 課堂提問技巧
1.1 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難度適中
課堂提問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教師在課前應考慮實際的學情,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任務設(shè)計不同類型的問題,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維、有利于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并安排好提問的層次。問題的難度要適中,不要讓學生“百思不得其解”;也不能讓學生沒通過大腦思考就得出結(jié)果。
1.2 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
課堂提問要具有啟發(fā)性,首先,教師設(shè)計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設(shè)計的問題能吸引學生的眼球,刺激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的理解和思考。從本質(zhì)上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引起學生探究知識,自主學習的欲望,發(fā)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能力。
1.3 提問要注意節(jié)奏、有停頓
提出問題以后,應該等待一些時間。其實停頓是指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老師提出問題以后,再一個是學生回答完問題以后都應該有一個適當?shù)牡却龝r間,在這個等待時間里觀察,在這個時間里其實教師最好不要去討論,或者是給啟發(fā)性的問題,或者重復問題,提出問題以后教師就靜靜的等待,等待三到五秒鐘,給學生一個思考的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也取決于問題的難易。
1.4 把握好提問的時機,精簡問題內(nèi)容
課前的復習提問、導入新課提問、課中啟發(fā)思維提問、課尾總結(jié)提問,都要講究適時原則。何時提問、問的次數(shù)、問的內(nèi)容、都應提前設(shè)計好。提問要問的起到好處、要精練不繁瑣。不能從頭問到尾,讓學生要有個思索的過程,同時對于學生回答錯的問題,要及時讓學生討論,補充,不能冷嘲熱諷,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英語課堂提問要素
著名英語特級教師沈峰老師在《談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講座中談到了教師在英語課堂上的提問:我們英語教師的課堂提問應由潛入深,分清楚層次。
(1)英語教學中,在出現(xiàn)新的單詞、新的句子,新的對話時,可以通過對事實的解決,概念的解決,來學習新的知識。我們可以嘗試問這樣的問題:“why”(為何?為何目的?)這樣的問題符合邏輯和推理。包括:what,when,who…是孩子們可以直接在書中得出答案的事實的東西,對孩子的思維要求不是太高。但如果你問的是:why? 在字面上是看不到答案的,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判斷和推理。
(2)在英語看上問問“how”(怎樣?)這是關(guān)于過程的方法,尤其適用于教學英語對話的過程。比如在教學生談論計劃的對話中,學生談完自己的計劃之后,問問學生是怎么談論計劃的“How to talk about our plan? ”讓學生對話中談論計劃的句子找出來,并且通過上下文把計劃理順?!癶ow”是個非常好的問題。
(3)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最好的提問是“if”(如果),這是關(guān)于情境遷移和假設(shè)反思的。在課堂上經(jīng)常問問這樣的問題,可以引發(fā)學生的自主思維和表達能力。所以在課堂上建議,要問好的問題。
(4)展示性問題,(即“what”這樣的問題)與參考性問題,(“how/ why”這樣的問題)的比例要適當。一節(jié)英語課,一共有多少個問題是屬于“what”;有多少個問題時屬于“why”,有多少個問題是屬于“if”,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比例。
3 發(fā)展思維能力的英語課堂提問
現(xiàn)以沈峰老師在蘇北上的一節(jié)Let’s go to the park為例,談談課堂上什么樣的提問才是有效的,有生命力的。
1.在輕松的“閑問”中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T: How are you?
: Fine, thanks.
T: Who’s that woman?
: She’s …
T: Let’s sing the song ‘Who’s that girl?’ together.
T: Now you may ask me some questions.
1: Do you like ...?
T: Yes, I do.
【評析】這樣的“閑談”看起來好像與本課的教學無關(guān),實際上在這樣的交談中,使學生放松了身心,拉近了學生與就是的距離,無形中活躍了課堂氣氛。特別是沈老師設(shè)計了讓學生問自己個人信息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親切感,并活躍了學生思維。
2.在真實的英語情境中“追問”,讓教學層層推進。
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for me to come to Baoying. After class where shall I go?
: Let’s go to the hospital.
T: Is that a good place?
: 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T: How do we go there?
: Shall we go there by bus?
【評析】此處教師一連三個追問,先讓學生根據(jù)表格內(nèi)容回答老師簡單的提問:大衛(wèi)在某個時刻去了哪里。接著加深問題的難度,提問:在某個時刻將要去哪里?怎么去的?這樣的提問體現(xiàn)了課堂提問,由易而難,循循善誘的原則。
3.在趣味活動中,多問“if(如果)”的句子,拓展學生的思維。
T:(出示幻燈)Pleas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s,make up some dialogues .
a. 如果你上學要遲到了,只好…….
b. 如果你的同學突然生病了,你和幾位同學送他去醫(yī)院。
c. 你和同學本來約好騎自行車去圖書館,假如天下雨了。
d. 你和奶奶本來準備步行去公園,假如奶奶累了,只好…….
【評析】教者在課上設(shè)計了這樣四個“假如”出現(xiàn)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四個“如果”的問題,即四個情境,編對話,實際操作練習本課所學。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了他們學英語的積極性,體現(xiàn)了合作學習的教育理念。同時使本課的課堂提問得到了升華。
實踐證明,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可以喚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牽引學生的思維,引發(fā)學生積極地思考并參與教師的課堂教學,做學習的真正主人。我們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積極鍛煉和掌握“善問、巧問、妙問”的技巧,為學生的求知路上豎起一座引航的燈塔!
參考文獻:
[1] 周成平.給教師一生的建議[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