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飛
摘要:襯詞是傳統(tǒng)戲曲音樂中不可割舍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為形成完整曲目,并為曲目帶來不同韻味的語氣詞、形聲詞等。在云南壯劇的音樂當中,襯詞的存在也是無比重要的,雖然襯詞大多與正字沒有直接聯(lián)系,但是襯詞的出現(xiàn)與運用能夠大幅度展現(xiàn)曲目的獨特韻味與魅力,展現(xiàn)云南壯劇特有的風采。
關鍵詞:云南壯劇;襯詞;藝術特征;類型探究
我國之所以擁有璀璨的文明寶藏,是因為各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的文化與特色,在漫長的文明碰撞中不斷的在進行吸收與演化,這是一種不可逆改的文化進程,也是使得各民族文化得到傳承與發(fā)揚的必要措施。而云南壯劇的形成正是因為壯族經(jīng)濟水平的發(fā)展,人民群眾們在保持現(xiàn)有戲曲特征的基礎上吸收漢族戲曲種類的表現(xiàn)特征,為迎合更多民族人民審美文化而創(chuàng)造的舞臺意識。而在云南壯劇的音樂表現(xiàn)當中,襯詞的存在可以說是細微但至關重要的。云南壯劇的襯詞分類多樣,“可將他們分為起腔性襯詞、特殊性襯詞、 稱謂性襯詞、填充性襯詞、呼應性襯詞、感嘆性襯詞、渲染性襯詞和收腔性襯詞等八種類型?!盵3]
一、多樣性的襯詞特征
1.類型的多樣性
云南壯劇之所以有著鮮明的民族特征,襯詞的利用很重要。而襯詞多種多樣,在類型方面也有著不同的作用。首先從云南壯劇襯詞的類型多樣性來看,觀上文而言,有著起腔性襯詞等八種。而這個八種襯詞類型分別也具有著其下的豐富襯詞小類。如起腔性襯詞還包含著首句型起腔性襯詞、連續(xù)性襯詞與間隔性襯詞之類的三種。雖然襯詞看似細碎,但是類型多樣,且每一種不同的襯詞類型都會給曲目帶來別樣的韻味。
2.功能的多樣性
襯詞的存在也并不只是單純的起到點綴與襯托穿插作用,在功能方面其實也有著豐富的多樣性。因為類型的多樣性,所以不同的襯詞在不同的曲目當中有著不同功能性。如有著塑造與刻畫人物形象的功能,渲染舞臺氣氛的功能與烘托人物情感等等的作用。
二、濃烈鮮明的民族特征
1.彰顯獨特的襯詞類型
對于民族地方戲曲種類而言,并不是每一種都是一枝獨秀的,而是兼并了漢族特征,經(jīng)過磨礪精練來形成的,而云南壯劇自然也是如此。在曲目的襯詞使用中,云南卻有著自己獨樹一幟的類型,并通過有效的運用來達到彰顯獨特韻味的民族性特征。因為壯劇本就是云南及廣西等地方上的特有曲目,所以襯詞的利用就會根據(jù)不同歌種來磨合用襯方式。各種襯詞的利用,為云南壯劇的敘事與情感抒發(fā)帶來了充滿民族魅力的韻味。如在“星星”的曲目演唱中,在其中運用到了“分呃哎”這樣的襯詞,而“分呃哎”這樣用漢語習慣看上去毫無意義的詞匯,在狀語語境下是山歌或唱山歌的意思,這樣獨具特色的襯詞使用,便顯而易見的彰顯出了云南壯劇的獨特民族性。在曲目中,有“(哎呃)空有滿(呃)天(呃)星(儂呀呃)”這樣的襯詞,而這些襯詞的使用就涉及到了連續(xù)型起腔性襯詞的作用,并且在充滿著濃郁云南地方特征的語境下,欣賞者便能夠獲得直觀且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舞臺藝術欣賞體驗。
2.詞曲結合的民族性
無論是云南壯劇還是云南民歌,亦或是其他曲種,完整的結構都離開歌詞與編曲的配合,尤其在詞曲結構的編寫中,襯詞的利用需要結合規(guī)律與韻律來進行填充,來達到某一種表演效果,并直接體現(xiàn)出云南壯劇的獨特民族性。其實對于云南壯劇來說,詞曲結合的運用是需要根據(jù)不同腔調的規(guī)律來采用適宜的用襯方式,并進行整合,將唱詞與編曲和諧融合。濃郁的民族化曲種特征,便由詞曲結合的運用來深層次的展現(xiàn)出來,以錯位特征來將云南壯劇音樂中襯詞的民族性特征進一步的發(fā)揮到位。
3.獨具特色的語言習慣
云南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征的地區(qū)之一,也是擁有多民族語言文化的地域。而壯語是屬于我國的漢藏語系的壯侗語族壯傣語支,語言文化相當豐富燦爛。而又因為多語言聚集且人流密集,壯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著屬于自身的語言習慣,并在語氣詞方面具有著獨特的特征,以此來顯示出獨具特色的語言習慣。而在云南壯劇之中,自然也有著語言習慣的分別,并利用襯詞的變化來實現(xiàn)語言習慣的運用于糅合。像是虛詞、嘆詞等等可以烘托出人物語感以及氛圍色彩,能夠使欣賞者身臨其境的感受不同語言習慣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民族特征。在“分呃哎”以及“分標乖”等其他的壯族民歌的演唱中,便更能夠直接的體現(xiàn)出民族化的語言習慣所帶來的舞臺效果與襯詞運用的類型與方式。
4.字位安排的民族性
在云南壯劇中,最有意思的是襯詞在歌曲結構中的字位安排,即使是同一首曲目,但是將襯詞進行靈活化的改變,便能夠使同一首曲目綻放出不同的光彩。而這也是襯詞獨具民族性的特征之一。并且,云南壯劇之所以能夠被多民族的人民所欣賞,更是因為在具有民族特征的基礎上有著兼并多民族文化的包容性,這也給云南壯劇增添了別樣的魅力。還以“星星”這首曲目為例,多樣化的字位安排能夠使云南壯劇在多次的演變過程中帶來別樣的欣賞體驗。比如在“哎的呶”腔調中,“(哎的呶來喏?。┤ㄑ剑┨煊郑兀ㄒ溃┟妫ǖ膬z依來喏)”與“難(依)舍( 哪)又(依呀的)難(呃熱呃的)分”相比變成了字位之間少有襯詞,但在句尾中有著豐富的襯詞變化。而這一細微的變化,帶來的感受也是有所不同的,并且更是為凸顯云南壯劇的民族性給予更多力量。
三、總結
云南壯劇正是以為其濃郁鮮明的民族性,以及多變豐富的襯詞運用,來表現(xiàn)出民族性曲種的魅力之處。并以小人物的生活百態(tài)以及人物戲說來體現(xiàn)云南地區(qū)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舞臺藝術特征,用或洋溢、或悲愴,抑或憤懣的腔調來引領欣賞者的體驗,將云南壯劇的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1]許六軍.云南壯劇音樂在不斷探索中傳承和發(fā)展——云南壯劇音樂初探(之十五)[J].文山學院學報,2017,30(05):64-66.
[2]蒙俊.云南壯劇幫腔的壯族民歌元素及其效果[J].文山學院學報,2016, 29(01):40-43.
[3]許六軍.云南壯劇音樂中襯詞的類型——云南壯劇音樂初探(之二)[J].文山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21(04):17-21.
云南省文山州壯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