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珍珍 祁亞菲 許晗
摘要:目的:探討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對慢性心衰患者自我護理行為及自護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接受治療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方式,觀察組采取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自我護理行為和自護能力進行分析。結果:護理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行為和自我護理能力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慢性心衰患者的護理中加強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行為和能力,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
關鍵詞:慢性心衰;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自我護理行為;自護能力
慢性心力衰竭(CFH)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主要發(fā)病人群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該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和致殘率高等特點,對患者生命健康具有較大影響,需要引起患者和家屬的重視?;颊咭坏┗疾【鸵M行及時干預,防止病情迅速惡化[1]。除常規(guī)治療外,臨床還需要對患者進行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以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水平和護理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討慢性心衰患者護理中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對患者護理行為和護理能力的影響?,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例。對照組男13例,女22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6.63±10.12)歲;病程4~20年。觀察組男14例,女21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56.88±10.14)歲;病程4~20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隨時關注患者病情變化,做好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
1.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首先,由醫(yī)院有經驗的醫(yī)生和護理人員共同組成一個護理小組,根據患者的情況繪制慢性心衰健康教育思維導圖。其次,從患者入院開始,護理人員就要為患者發(fā)放關于慢性心衰的健康教育手冊,讓患者了解疾病知識和治療方法等,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護理人員也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層面上的護理,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使其積極對待疾病。最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用藥和飲食的指導,從生活習慣方面加強對慢性心衰疾病的護理。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及護理4周后的自我護理行為和護理能力進行評價,分數越高護理能力越高。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5.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整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判斷統(tǒng)計學意義的標準。
2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行為和自我護理能力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慢性心衰是一種高病死率的疾病,且近年來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該疾病和患者身體機能退化有密切關系,所以治療也需要一定時間和較高的費用,會給患者造成心理損傷。因此,進行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思維導圖是一種科學的思維工具,將這種思維方式用于健康教育中,可以顯著改善心衰知識教育效果,幫助患者掌握更多的心衰知識,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改善自我護理能力和自我護理行為。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自我護理行為和自我護理能力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在慢性心衰患者的護理中加強思維導圖式健康教育,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行為和能力,達到理想的護理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楊錦妹,朱柳芬.個體化健康教育在護理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作用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0):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