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超然
【摘要】PPP模式整合政府資源及社會企業(yè)資源,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應用越發(fā)普遍,前期咨詢作為PPP項目的重點服務手段,與項目執(zhí)行及運營質量密切相關。為此本文分析PPP項目的前期咨詢方法及影響,肯定前期咨詢在PPP項目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為相關研究的開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PPP模式;前期咨詢;全過程咨詢
當前,全過程咨詢服務在PPP項目中應用十分廣泛。從項目策劃準備直至項目落地實施,均需要依托第三方咨詢服務機構提供專業(yè)化技術服務。PPP前期咨詢涵蓋項目識別階段、準備階段、采購階段、執(zhí)行階段,涉及多類型的咨詢服務。隨著PPP政策體系逐步完善,落地項目不斷增多,PPP模式前期咨詢也逐漸流程化、規(guī)范化。通過分析前期咨詢方法及對項目實施的影響,有利于全過程咨詢更好為PPP項目服務。
1、PPP模式前期咨詢重點工作
1.1項目識別階段
PPP項目識別階段的咨詢應重點關注三個方面:
一是研判項目采用PPP模式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關于規(guī)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可理解為PPP模式的“負面清單”:不屬于公共服務領域,政府不負有提供義務的,如商業(yè)地產開發(fā)、招商引資項目;因涉及國家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不適宜由社會資本承擔的;僅涉及工程建設,無運營內容的;不適宜采用PPP模式實施。故首先要從政策層面識別項目采用PPP模式是否符合準入門檻,從項目投資規(guī)模是否夠大,能否降低項目全生命周期建設和運維成本,能否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質量水平等角度初步研判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二是關注項目屬區(qū)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和項目市場化收益性?!蛾P于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規(guī)范發(fā)展的實施意見》中規(guī)定,每一年度本級全部PPP項目從一般公共預算列支的財政支出責任,不超過當年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0%;財政支出責任占比高于5%的區(qū)域,不得新增政府付費項目[1]。故在項目規(guī)劃階段,須結合政策規(guī)定,須結合項目投融資結構、交易模式以及市場化收益情況,初步分析估測年度的政府支出責任,與地方財政承受能力進行比較,衡量項目能否順利被納入國家財政部PPP項目庫,以保障項目的合法性、合規(guī)性。
三是同步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細化投資邊界。本質上看,不論項目是否采用PPP模式,政府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都應“走在前面”。項目在識別階段應同步開展可行性研究,對建設規(guī)模及內容、總投資、收入及運維成本等內容進行細化,提高數據精度,為PPP模式可行性論證提供支撐。以污水處理PPP項目為例,對污水管網長度、污水處理量、污水處理標準等內容估算與實際發(fā)生偏離,引發(fā)方案設計變更問題,導致出現矛盾爭議,最終可能引發(fā)項目延期風險。
1.2項目準備階段
PPP項目準備階段核心咨詢工作在于PPP項目“兩評一案”編制,即:PPP實施方案、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物有所值評估。在可研報告批復后,項目投資規(guī)模及內容、總投資金額基本確定,應重點對運作方式,交易結構,項目公司組建、運營及移交,績效考核,風險分配框架,社會投資人要求等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明確PPP項目核心商務交易模式,為下階段提供支撐。
1.3項目采購階段
PPP項目采購階段的咨詢服務重點為采購方式確定、資格預審條件設計、招標標的及評標標準設定、招標流程等。社會資本方選擇要遵循三個基本原則:一是要選擇建設及運維能力強,資金實力和融資能力有保障,項目經驗豐富的優(yōu)勢社會資本方;二是選擇程序要公平、公開、公正,不能排除潛在投標人或有明顯歧視;三是要通過競爭性標的和程序,讓政府方能夠從市場上獲得相對更好的商務條件。
例如,政府方先委托設計單位完成某體育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的方案設計,并以此為基礎通過公開招標方式選擇社會資本方。由項目公司委托全過程設計總承包單位,讓其服務于整個項目建設周期。咨詢服務企業(yè)則協(xié)助政府方開展一系列前期工作,在采購階段,設定企業(yè)綜合實力、經營業(yè)績、融資能力等商務指標,結合施工技術及具體報價,篩選出經驗豐富、施工能力強的最佳社會資本方。
1.4合同制定階段
PPP項目合同管理中,咨詢管理重點在于保障合同的合規(guī)合法性,要求合同條款與國家宏觀法規(guī)、政策相適應。另外,PPP合同制定必須保持公平性和公正性,通過前期咨詢服務,確保政府方、社會資本方的權力、義務、合理利益均能得到保護。
2、前期咨詢工作影響分析
2.1提升前期工作地位
PPP項目前期咨詢工作可對項目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進行充分論證,挖掘潛在問題、矛盾、爭議并提前解決,提高執(zhí)行階段的順暢性。故在PPP項目中,必須提高前期咨詢的重要地位,整合工程、技術、經濟、法律等多學科知識,合理選擇論證方法,對PPP項目可行性做綜合評估,為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合理性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
反之,咨詢服務機構自身也要積極提升業(yè)務水平,創(chuàng)新咨詢技術方法。對已實施的PPP項目典型案例進行剖析,深入了解不同類型PPP項目的特點,從中總結與項目可行性評估有關的規(guī)律性、指導性內涵,反補到咨詢工作實踐中;技術人員需對項目潛在風險、外部效應、預期收益等進行客觀評價,并將風險分擔建議、績效指標評估結果、融資方案建議等納入到可行性研究中,提高前期咨詢服務價值。
2.2完善PPP咨詢服務體系
PPP模式在我國發(fā)展歷史還不長,PPP前期咨詢行業(yè)方興未艾,行業(yè)還未形成完整的服務標準體系、服務價格指導。為了使前期咨詢在PPP項目實施中充分發(fā)揮作用優(yōu)勢,對服務標準體系、價格指導等體系完善至關重要。
例如,全國各地對財政部的部分PPP政策解讀、指標釋義不一致,使得PPP項目前期咨詢服務在各地均要先適應“地方規(guī)則”“地方要求”。此外,目前全國僅有廣東、四川兩省的工程咨詢協(xié)會出臺了PPP項目咨詢服務收費指導意見,其余地方均沒有指導價格,導致市場價格混亂,標準不一。按照前述兩省出臺意見,PPP“兩評一案”咨詢收費價格僅為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的50%-80%,收費標準偏低。對咨詢報告的核心內容也未提出明確要求,一定程度制約了前期咨詢服務的價值發(fā)揮。
結論:
在當前國家大力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形勢下,PPP模式鼓勵社會投資人參與公益性事業(yè)投資和運營,不僅能夠創(chuàng)新投融資模式、緩解財政壓力,還能夠有效提高設施項目建設、運營、管理效率,降低項目整體風險,實現多方共贏;同時也有利于政府簡政放權、職能轉變,提升管理水平。而PPP前期咨詢服務為政府方和社會資本充當了智庫、顧問角色,未來應該更加得到各方重視。提高PPP前期咨詢服務工作質量,對于提升PPP項目合作構架搭建的科學性、合理性,促進各方資源互補、利益平衡,最終推進PPP項目能夠順利落地實施等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符曉.污水處理PPP項目前期全過程咨詢重點分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20,38(05):187-189.
[2]石教槐.全過程工程咨詢在PPP項目的應用研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9):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