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云 劉佳
【摘?要】?目的:探討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療效。方法:選擇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根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及對照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每組25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社區(qū)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性社區(qū)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高血壓知識評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前,兩組對高血壓診斷標準、具體危害、藥物知識、并發(fā)癥知識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以上評分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結論:社區(qū)護理干預可提高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對疾病認知情況,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社區(qū)護理干預;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疾病認知;護理滿意度
文章編號:WHR2020044065
目前,我國已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而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患病率也不斷增加,其是導致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也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其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需長期居家服用降壓藥物[1],本院將社區(qū)護理干預用于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關于高血壓的診斷標準[2],舒張壓不低于90mmHg或收縮壓不低于140mmHg,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嚴重肢體活動障礙者、認知功能障礙者、精神疾病者及糖尿病高血壓者。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為61~75歲,平均年齡為(67.89±4.12)歲;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3.02±0.75)年。根據患者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觀察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及對照組(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每組2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齡為62~75歲,平均年齡為(67.74±4.05)歲;病程為1~6年,平均病程為(3.12±0.71)年。對照組患者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為61~74歲,平均年齡為(67.95±4.43)歲;病程為1~5年,平均病程為(3.13±0.81)年。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病程等)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社區(qū)護理,患者就診時給予高血壓相關檢查,護理人員給患者講解藥物治療方法、自我護理技巧及藥物治療方法等內容,同時針對患者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給予解答及指導,給患者發(fā)放高血壓疾病健康宣教手冊。
觀察組患者給予綜合性社區(qū)護理干預,首先給社區(qū)中的每位高血壓患者建立電子檔案,以便了解患者的服藥情況、血壓情況、是否有不良嗜好等,同時社區(qū)定期指派專人完善、更新資料;其次請院內外高血壓疾病相關專家給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老年高血壓相關知識;其次針對患者個人情況,給予個性化的生活指導,包括患者的飲食結構、飲食喜好、運動量等內容,如根據患者的血壓情況了解高脂肪食物攝入量、鈉鹽攝入量等,同時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此外根據其體質量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計劃;再次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以改善其不良情緒,減少因不良情緒導致的血壓波動;最后給患者發(fā)放老年高血壓健康教育手冊,包括高血壓健康膳食知識、高血壓危險因素防范、高血壓藥物服用原則及注意事項、自我血壓監(jiān)測,給予患者健康手冊時,要求患者家屬共同學習,給患者進行講解,以保證患者的護理質量;最后定期給予患者電話隨訪,對于遇到的問題給予積極解答,同時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
1.3?觀察指標
1)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高血壓知識評分,包括高血壓診斷標準、具體危害、藥物知識及并發(fā)癥知識四個方面,每項25分,分值越高,患者掌握情況越好;2)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包括滿意(90~100分)、基本滿意(60~89分)及不滿意(<60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軟件,計數資料[n(%)]和計量資料(±s)分別行卡方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高血壓知識評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對高血壓診斷標準、具體危害、藥物知識、并發(fā)癥知識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以上評分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3?討論
老年高血壓的定義為患者年齡超過60歲,舒張壓≥90mmHg或收縮壓≥140mmHg。目前我國高血壓的發(fā)病率約為11%,而其中老年高血壓患病率達50%,其具有高發(fā)生率、高致殘率、高致死率的特點,對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3],因此需采用合適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文分析了社區(qū)護理干預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療效。
本文結果表明,干預前,兩組患者對高血壓診斷標準、具體危害、藥物知識、并發(fā)癥知識對比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兩組患者以上評分均明顯升高,且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高,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較對照組高,主要是由于社區(qū)護理干預可給予患者全方位的護理干預措施,同時要求患者家屬學習疾病相關知識,均可督促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也可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4-5]。
綜上所述,社區(qū)護理干預可提高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對疾病認知情況,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羅怡.社區(qū)護理干預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9,35(21):178,181.
[2]?侯軍文.社區(qū)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自我行為管理及血壓控制的影響[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9,28(10):91-92.
[3]?陳文秀.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的社區(qū)護理和健康教育的研究和進展[J].醫(yī)學信息,2018,32(A01):24-26.
[4]?孫曉蕾.社區(qū)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模式對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9,44(06):1002-1004.
[5]?蘇曉宏,余小虎.知信行模式的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自護能力、生活質量及血壓控制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9,33(08):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