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
摘 ?要: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在這一階段他們沒有形成健全的思想意識,對于外界的新鮮事物又抱有極強的好奇心,正因如此,他們無法對注意力進行長時間集中。在初中教學階段,學生逃學、厭學已成為較為普遍的問題,不管是學習較差的學生還是學習相對一般的學生,他們對學習都不感興趣?;诖?,本文圍繞初中生逃學、厭學的根源進行了剖析,對于解決對策也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逃學、厭學
一、初中生逃學、厭學的根源
(一)受社會因素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很多人也形成了讀書無用的理論,而隨著“打工熱”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也認為花錢讀書不如去打工掙錢。再加上有些人已經(jīng)賺到了錢,這也使得其他人更堅信讀書無用的理論。而隨著打工思想的流行,其也逐漸影響到了初中生,由于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并不成熟,所以他們也極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進而產生不想讀書的想法。不僅如此,由于某些娛樂場所沒有點明未成年人禁止入內,這也使得很多初中生混入其中,受到游戲的影響,他們也無法再安心學習,進而也會出現(xiàn)逃學或者厭學的問題。
(二)受家庭因素的影響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可以成龍、成鳳,所以他們也會對孩子進行嚴格要求,然而不同的孩子不論是在學習能力還是心理素質上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家長嚴厲的看管下反而會使他們生出叛逆心理進而開始逃學、厭學。不僅如此,還有些家長因為工作原因,平時疏于對學生的管教,對于他們的學習情況也不過問,針對孩子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也沒進行重視。正因為家長對孩子的聽之任之,才使得孩子形成錯誤的觀念,對于學習也不再重視。此外,孩子很容易受到家里的影響,如果孩子長期處在爭吵不斷或者冷冰冰的家里,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正因為他們感受不到家的關懷,他們會一直處于焦慮狀態(tài),對于語文的學習也會進行忽視,甚至還會生出逃學、厭學的心理。
(三)受學校因素的影響
應試教育一直在影響著學校教學,而分數(shù)也成為教師衡量學生學習的標準,正因為學校和教師過于注重分數(shù),學生的作業(yè)壓力才會增大,再加上受到教師的忽視,學習成績一般或者較差的學生極容易出現(xiàn)厭學的心理。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在開展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仍在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如灌輸式教學以及填鴨式教學等,這些教學方式不僅枯燥而且單一,在該學習氛圍下學生也會失去學習的動力,甚至出現(xiàn)厭學、逃學的問題。此外,有些教師也沒有形成育人的理念,對于學習不好的學生只會批評、無視,在學生遇到困難時也沒有進行幫忙和鼓勵,這些情況的存在都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甚至逃學的行為。而在其他學生和教師的眼中,出現(xiàn)此行為的學生就是壞學生,對于壞學生他們也會進行孤立、冷落,他們的這種態(tài)度會對厭學學生造成很大的傷害,同時也會打擊他們的自尊心,進而致使他們一錯再錯、無法自拔[1]。
二、初中生逃學、厭學的解決對策
(一)社會及家庭進行重視
針對社會存在的打工熱以及會對初中生學習產生負面影響的問題,如娛樂場所的違規(guī)開放,社會各界人士必須進行高度重視,通過對各種社交場所進行嚴格管理,再對網(wǎng)絡輿論進行科學控制,這在很大程度上都可避免學生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進而出現(xiàn)逃學、厭學的問題。在家庭角度,家長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重視,他們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特點對學生進行合理要求,同時也要避免出現(xiàn)將學生與其他孩子進行對比的問題。不僅如此,家長也要保證學生能在溫馨、充滿關愛的環(huán)境下進行成長,這樣學生的情緒和價值觀念也會受到正確的引導,對于知識的學習學生也能進行重視,而學生逃學、厭學的問題也能得到有效的解決。
(二)學校需合理開展教學工作
對于大多數(shù)的初中生而言,他們之所以會出現(xiàn)厭學、逃學問題,主要是受到教學氛圍的影響。所以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于語文教學內容也要進行合理設置,至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要摒棄,進而采用帶有趣味性的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法開展語文教學。與此同時,隨著學習時間的增長,學生也會出現(xiàn)心理疲勞等問題,對于此,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心理進行科學調節(jié),比如,將游戲元素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或者借助比賽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通過此操作,學生也會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降低逃學、厭學出現(xiàn)的概率。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即學校和教師必須對“學困生”進行高度關注。不論是學習成績優(yōu)異還是較差的學生,教師必須做到一視同仁,獎罰分明,這樣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會感到教師對自身的關注,進而產生學習的信心。不僅如此,教師還需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通過對學生的心理進行了解,以便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能及時幫助,這也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而通過與學生談心也可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這樣學生也可打消逃學、厭學的想法[2]。
結束語:
因為初中生沒有自控以及認知能力,使得他們經(jīng)常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進而出現(xiàn)逃學、厭學的問題,對于此,不論是社會、家庭還是學校,都要對此問題進行重視,同時也要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同樓.對初中生厭學、逃學行為的矯治[J].新課程(教研版),2010,(12):3.
[2]張志江.淺析初中生厭學現(xiàn)象成因及對策[J].學周刊,2015,(2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