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現代體育運動項目,健美操已被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已成為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課程中關鍵性科目,占據重要位置。因此,本文作者多角度客觀分析了健美操與多元智能理論,多層次探討了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實踐途徑。
關鍵詞: 高校;健美操教學;多元智能理論;實踐;分析
一、健美操與多元智能理論
在高?!洞髮W體育》中,健美操運動項目是其不可或缺的關鍵性選修課程,需要靈活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確保《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順利進行。就健美操而言,屬于多種鍛煉目的相融合的體育學科,即健身、健心、健美[1],可以幫助學生塑身健體的同時,培養(yǎng)其氣質。健美操集“音樂、舞蹈、體操”于一身,動感特別強,具有濃濃的時尚氣息,新音樂、新動作極易吸引學生眼球,提高其參與程度,在健美操運動中逐漸培養(yǎng)其審美能力、運動能力等,使其逐漸對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多元智能理論下,當代大學生掌握健美操技術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他們有效控制肢體,順利完成復雜化的動作,利于促進其多元智能發(fā)展。同時,健美操需要多人共同參加,至少雙人,也就是說,對運動者彼此間默契、配合等要求相當高,利于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智能,利于他們在多樣化健美操活動、音樂活動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二、高校健美操教學中多元智能理論實踐途徑
(一)優(yōu)化健美操教學目標
在多元智能理論作用下,人的智能屬于多種智能的客觀呈現,也就是說,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智能特點。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全方位客觀分析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等,結合健美操難易程度,以多元智能理論為切入點,優(yōu)化教學目標,要將多方面智能都包含其中,比如,語言智能、空間智能[2],確保學生掌握健美操技能的同時,掌握重要的保健知識,學會享受健美操。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教學目標,結合多元化智能,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能力,借助語言智能,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語言去表達運動過程中自己獲取的體驗,借助人際交往智能,引導他們學會和他人合作,學會正視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借助音樂智能,學會聆聽音樂,學會借助肢體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就音樂節(jié)奏智能來說,屬于人們在音樂方面的理解、欣賞、感知等能力,是健美操中關鍵性組成要素,而節(jié)奏性是健美操的顯著特點。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健美操、音樂二者之間的關系,準確把握課堂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感、樂感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其音樂節(jié)奏智能。另外,還要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創(chuàng)編能力是高校健美操的一項綜合素質,創(chuàng)編水平高低決定了學生的技術上限,確保他們能否合理規(guī)劃舞蹈動作難度,明確技巧的復雜性和完成率,找出健美操動作中存在的問題,是高校健美操人才的專項能力,也是學生跳操的基本素養(yǎng)。再者,高校健美操主要包括健身性和競技性,不同類型的健美操在實際學習中要保證相應的意識和能力,無論是從訓練時間長短還是動作難度方面來說,降低運動負荷對身體的損傷。
(二)優(yōu)化教學內容
在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綜合分析多元智能理論,科學選擇教學內容,要利于學生各方面智能發(fā)展。教師可以選取特定的音樂,將其作為背景,多角度引導學生操化相關工作,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智能,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隊列隊形方面的一些練習,培養(yǎng)其空間智能,可以將心理健康、保健等理論知識融入健美操教學中,有效滿足學生各方面客觀需求,健美、健身、娛樂等,強化其終身體育意識。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優(yōu)化調整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身體運動智能。作為體育運動項目,健身美體是健美操的關鍵性作用,包括多樣化的動作,比如,腿部動作、上肢動作[3],難易程度不等。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已有的健美操水平,引導他們進行相關的動作練習,比如,熱身動作、分解動作、成套動作,促使學生身體各個部位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得到有效地鍛煉。長此以往,學生身體內臟器官、神經系統(tǒng)等功能不斷提高,可以逐漸提高其不同部位協調運動能力,即使身體運動智能較差的學生也有明顯的進步,有效克服各方面困難,動作也更加協調、自然,利于促進其身體運動智能全面發(fā)展。
(三)優(yōu)化教學方法
在健美操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完善,采用分層教學方法,適當提高班級中健美操學習較好的學生,適當增加動作難度,針對性指導班級中健美操學習較差的學生,促使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都能有所進步,促進其個性發(fā)展。健美操教學是為了讓表演者在健美操中不斷陶冶情操,試圖發(fā)現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美。這一點與美學的思想是不謀而合的,它們相輔相成,結合在一起往往會出現錦上添花的效果。這就導致了后來的體育教學變革,當更多的美學思想被滲透進健美操的教學中,表演者的動作看上去會顯得更加自然、更加美麗,所表現出的氣質也會感染到每一位觀眾。美學智能的表現也是學生更加直觀、清晰認識人體、形體美的教學。而在發(fā)展學生人際交往智能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讓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關練習,將健美操學習能力不等學生相搭配,促使他們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取長補短,教師只需要扮演好協作者、組織者等角色,積極引導、適當點撥,引導他們在練習中準確掌握重要動作技能,增進彼此間友誼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其“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逐漸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教師可以采用競賽方法,在比賽中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增強其團體榮譽感,和小組成員構建良好的關系,為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做好鋪墊。
(四)優(yōu)化評價方法,對應項目分類
多元智能理論指導在教學評價中也要合理應用,其理論指導的宗旨就是肯定每一位學生的付出,贊揚學生的學習成果。健美操運動的本質是基于有氧練習下的運動,是一個持續(xù)性的、中等強度的全身性運動,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直接聯系。因此,在進行評價時,根據多元智能理論的實踐分析,綜合考量其影響因素。首先要保證評價內容多元化,考核指標要從學生個體性差異進行衡量,再結合教學內容中的任務和考試成績進行判定。在健美操以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健、力、美為表現特征,每一個組成部分都保護了學生用心付出的努力與汗水。學生的運動能力、心肺力量、身體素質,健美操動作的掌握、技巧的磨煉,自身形體的改善、心態(tài)的變化以及健美操的表演效果等,都是評價工作的具體要素。每個人的智能都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因此評價的標準也不能用同一套標準來束縛他人的發(fā)展,必須要根據每個人的優(yōu)勢和長處進行判斷,確立需要評價的內容,建立符合學生自身成長和進步的評價體系,評價的內容應更多地關注學生過去、現狀以及未來三個方面的時間線,注重自我提升,突出優(yōu)勢智能,兼顧弱項與短處。其次要重視評價主體多元化,作為一個集體項目,健美操運動勢必會存在對比和競爭,在運動練習中,不一定只存在一種評價形式,教師可以明確要點和指標,讓學生與伙伴、同學之間進行互助學習,學習和競爭,比較自身,更加了解自己需要彌補的弱勢,有針對性地找到學習策略,互相表演、相互糾錯,以客觀的角度面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多反省、勤思考,能夠更加全面、理性地看待自身的成績。這種多元智能評價模式也是基于個體差異,根據學生智能表現的不同來區(qū)分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加強認知,實現自我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高校健美操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將多元智能理論放在核心位置,全方位正確認識這一理論,認真解讀新時期體育教學大綱客觀要求,多角度優(yōu)化完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分層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增加師生、生生間互動,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融合。以此,發(fā)展學生多方面智能,人際交往、身體運動等智能,促進其全面發(fā)展,成為新時期社會市場需要的“高素質、高水平”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招惠芬,林昭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構建高校健美操課多元化教學[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3,02:65-67.
[2]儲慶桂,王盼.高校健美操多元智能化教學分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08:67-69.
[3]李倩.《新綱要》背景下多元智能理論在高校健美操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5,02:126-128.
作者簡介: 程佳(1981—),女,漢族,河北新河人,講師,2007年畢業(yè)于廣州體育學院,獲得體育教育學碩士學位,現任教于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體育部,擔任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任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校健美操啦啦操隊總教練。健美操國家一級指導員、健美操國家一級裁判、中山市健美操協會會長。研究方向:體育教學、體育訓練、民族傳統(tǒng)體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