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琪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中職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已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新時代下,人們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而且逐漸明確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使中職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在中職體育方面,各種體育活動可以更好地滿足中職學生現(xiàn)有的體育需求?;诖?,本文將針對跳繩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地應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跳繩;體育課程;教學
跳繩在體育教學中起著積極的作用,其可以有效地促進中職學生發(fā)展。從生理上講,連續(xù)跳繩10分鐘相當于慢跑30分鐘、有氧運動20分鐘。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跳繩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耐力。從道德的角度來看,跳繩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感。從智力的角度來看,跳繩可以提高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平衡感和節(jié)奏感等。
一、跳繩多種跳法
跳繩可分為趣味跳、體能跳、技能跳、花樣跳和表演跳等五種類型。在體育課的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難度和中職學生掌握跳繩的程度選擇不同的跳法。首先,可以將短繩用作準備設備,在準備活動中,教師不使用傳統(tǒng)枯燥乏味徒手操,而是需要使用短繩編排一段繩操,隨后為學生配上一段動態(tài)音樂或歡樂音樂,使繩操易于學生學習,這一方式不僅給中職學生帶來新鮮感,而且使中職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活動。通過這種方式,在課程開始時為中職學生營造了一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方便了中職學生對接下來跳繩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其次,短繩可以作為班級基礎部分的主要設備,教師可通過單跳或雙跳鍛煉學生的腿部力量,組織學生參加15至30秒的跳繩比賽,以便訓練學生,引發(fā)學生興趣,并提高了學生對跳繩的熱情,同時也是鍛煉學生跳躍能力和改善協(xié)調能力的一種方式。
二、跳繩在體育課程中的有效應用
(一)運用常規(guī)教學方法,幫助學生了解跳繩
現(xiàn)階段,伴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不斷發(fā)展。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都熟悉各種手機和計算機軟件。由于對互聯(lián)網(wǎng)的過度依賴,許多中職學生忽略了運動。在體育課中,不難看出許多中職學生對跳繩運動的了解并不多,并且對于跳繩這一運動也不具備扎實基礎。針對這一情況,在開展跳繩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首先考慮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來幫助中職學生理解跳繩。傳統(tǒng)教學方法在實際運用當中相對簡單。首先,教師需對學生身體素質所存有差異化加以尊重,同時將學生自身身體素質所存有差異化以及不同特點作為基礎,開展適宜跳繩教學內容。其次,教師所示范跳繩動作應具備合理性,促使學生能夠對跳繩這一運動所包含特性與魅力擁有更為直觀的體會。最后,在學生跳繩過程中,教師應多加鼓勵其獨自完成跳繩花樣,并對學生使用跳繩技巧提供正確引導幫助,促使學生接受跳繩運動。例如:在體育課上,首先,給每個學生發(fā)送跳繩,然后讓學生自由地跳繩。在學生結束熱身活動后,組織大家學習有關左右腳跳、單跳、雙跳等更多技巧。在開始之前,教師應為學生做一些跳繩示范,然后讓每個人都模仿教師的動作并嘗試跳繩。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為學生營造教學氣氛,可通過使用揚聲器在學生跳繩時播放具有節(jié)奏感的音樂,使每個人都更加活躍。
(二)運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充分激發(fā)學生興趣
古語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在任何科目的學習當中,興趣都是學生最好的教師,成功的教學必須基于學生的興趣。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當中,其以無法令中職學生在當今時代的個性化發(fā)展所需得到滿足,因此,還應對自身教學方式與方法加以優(yōu)化,而跳繩作為一項充滿趣味性的體育運動,在學生對某些技能與能力有所掌握的基礎之上,教師可以組織中職學生參加有趣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跳繩的樂趣,并在不自覺進步的同時感受到運動體驗感。具體來說,有很多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跳繩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基于跳繩來組織有趣的體育活動,并基于跳繩來組織學生參加各種體育比賽,通過此類延伸方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以及熱情,從而使體育教學能夠達到理想效果。體育游戲在體育課程當中屬于核心課程開展方式。學生喜歡玩游戲,并對游戲充滿熱情,以跳繩為主體的游戲豐富多彩,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跳繩比賽,并通過計數(shù)確定哪個組是獲勝組。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置難度不同的游戲,例如,教師可以在100米長的跑道上設置障礙物,然后讓學生在跳繩的同時跳過障礙物來完成游戲任務,同時,教師還可以使用跳繩作為設置游戲活動的工具,譬如,通過兩人三足游戲可以對學生團隊協(xié)作能力進行行之有效的培養(yǎng)。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著重注意的是,在任何體育游戲開展過程當中,教師必須對基于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強度接受能力加以考慮,并以對學生身體素質尊重的前提開展體育游戲,同時保證體育游戲現(xiàn)場秩序。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對新課程改革所提出各項要求積極充分的貫徹,同時將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學核心。在開展跳繩訓練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生自身特征個性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對跳繩訓練方法展開更深層次的探索。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為學生超早優(yōu)質跳繩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參與跳繩運動的興趣得到充分激發(fā),從而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跳繩技巧訓練,并對學生自身綜合素質加以深入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還可通過將學生需求與教育目標相結合的方式對跳繩運動進行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跳繩方式。譬如,若想使學生興趣得到充分激發(fā),教師需在正常跳繩姿勢當中穿插不同跳繩動作,促使跳繩訓練多樣化。
(三)及時注意教學問題,優(yōu)化跳繩教學過程
在跳繩教學過程當中,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經常會遇到不同問題,因此,教學需要對跳繩教學過程加以改善,從而使跳繩這一運動在體育課程當中的質量與有效性得到充分發(fā)揮。在實際跳繩教學過程中,中職學生因自身對于跳繩不具備深層次理解,因此會導致諸多問題發(fā)生,而教師作為跳繩活動引導人與組織者,對于此類問題應具有敏感性,在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加以解決或優(yōu)化,從而為學生在愉快氛圍學習跳繩提供有力保障。具體來講,對于學生運動狀態(tài),教師應仔細觀察,同時對學生身體素質所能夠接受的運動強度加以明確,在對學生身體素質有所了解的前提下,逐漸增加訓練強度。同時將學生自身興趣作為依托,針對實際當中所出現(xiàn)的各類問題采取適宜措施加以解決。如學生對于跳繩不了解這一問題,教師若想使學生快速對這一運動有所適應,可通過模仿直升機螺旋槳這一方式引導學生對手臂與腕部擺繩方法的學習,同時組織學生開展雙腳起跳這一跳繩方法,從而為學生擁有良好的初次跳繩體驗打下良好基礎。又例如部分學生尚未擁有跳繩經驗這一問題,因此當他們進行成果展示時往往感到沮喪,導致這一部分學生表現(xiàn)不佳。對于這種情況,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鼓勵每一名學生,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存有問題,并與學生共同尋找此問題解決方法并樹立學習的信心。另外,在日常培訓中,教師還應注意學生的身體狀況、掌握運動量,以確保學生的安全。除此之外,跳繩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其不僅可以有效地塑造學生的身體,同時也能夠大幅度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諸多裨益。因此,教師要以積極的精神面貌對各類跳繩教學展開組織,并對學生熱情充分激發(fā),從而對學生體育意識有效培養(yǎng),進一步使跳繩教學效果得到強化。例如:教師在激發(fā)學生對跳繩運動熱情時,可根據(jù)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跳繩競賽,在激發(fā)學生競爭意識,對學生團隊合作精神進行培養(yǎng),從而使跳繩教學效果能夠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跳繩是一項可以改善中職學生的身體狀況并培養(yǎng)學生對運動的興趣的一項重要體育運動。在實施跳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不斷了解教學現(xiàn)狀,根據(jù)實際情況進一步優(yōu)化和改革教學方法,盡最大努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宋修偉.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花樣跳繩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 441(15):100-101.
[2] 王國龍.花樣跳繩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讀天下(綜合),2018(13):150.
[3] 陳述梅.體育教學中花樣跳繩訓練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9, 60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