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沈莉莉 林立華
[摘要] 目的 探討細節(jié)護理在腸結核患者臨床治療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腸道菌群改變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腸結核患者100例,隨機分成兩組,兩組患者均進行規(guī)范化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干預,研究組進行細節(jié)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舒適度、護理質量和腸道菌群狀況進行比較。結果 研究組護理舒適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腸道菌群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結論 細節(jié)護理在腸結核患者臨床治療護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對患者腸道菌群有較大程度的改善,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細節(jié)護理;腸結核;臨床治療;腸道菌群
[中圖分類號] R521;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13-018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detailed nursing in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hanges of intestinal flora in patients. Methods One hundred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7 to Jul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ized anti-tuberculosis drugs.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underwent detail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mfort, quality of care, and gut flor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comfor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nursing quality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testinal flora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detailed nursing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it has a great improvement on the intestinal flora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Detailed nursing;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Clinical treatment; Intestinal flora
腸結核是由于患者體內含有大量的結核分枝桿菌從而造成患者的腸道出現慢性特異性感染癥狀,其中主要的病菌為人型結核分枝桿菌。有些地區(qū)是因為飲用沒有經過消毒的牛奶或乳制品因而出現的牛型結核分枝桿菌腸結核。其主要發(fā)生在患者的回腸末端及回盲部位?;即祟惣膊『蠡颊叱3霈F消瘦、盜汗和午后低熱及食欲不振等臨床癥狀,如病情較輕則為增生型腸結核[1],因此護理工作成為臨床治療過程中重要部分。本研究探討了細節(jié)護理在腸結核患者臨床治療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腸道菌群改變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腸結核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齡22~45歲,平均(33.5±1.4)歲;研究組男23例,女27例,年齡23~48歲,平均(35.5±1.3)歲。納入標準:①無內科重大疾病者;②術前無內分泌系統(tǒng)和免疫系統(tǒng)等方面疾病者;③文化程度均在小學水平以上,能夠有效完成量表調查者。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免疫系統(tǒng)方面疾病者;②合并糖尿病、肝硬化和心血管及肺部感染等癥狀者;③近期出現功能性胃腸病,并已經進行胃腸動力方面的藥物治療者;④有精神病史和神經系統(tǒng)方面疾病者;⑤術后存在嚴重并發(fā)癥者。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入選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治療? 兩組患者均進行規(guī)范化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口服異煙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進行強化治療2~3個月,其中將異煙肼、利福平和已胺丁醇治療期限延長至9~12個月。
1.2.2 對照組的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詳細記錄患者的治療過程中的各項生命指標及體征。
1.2.3 研究組的護理方法? 研究組患者進行細節(jié)護理,親切和藹地接待患者,熟悉掌握各種禮儀,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在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時說話要柔和,對患者及家屬應熱情,在走路及關門等方面要輕,有效地了解患者的真實想法,做到認真傾聽來自患者的講述。對于發(fā)病較為緊急的患者而言,應進行及時搶救,熟練地進行急救操作,奠定患者及家屬對醫(yī)院的信任感,有利于護士進行下一步的護理工作。同時使護士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和對工作的認真態(tài)度等形象,提高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的配合度[2]。在護理期間應注重護理質量,有效地進行語言交流,對護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進行有效護理,較大程度地減少甚至杜絕護患之間的糾紛隱患,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細節(jié)護理主要表現在:護理期間要準確、清晰的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記錄,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在工作的第一時間向患者或家屬對患者在前一晚上的病情、治療和在飲食以睡眠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匯報;在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期間,應在治療前對患者詳細介紹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及其并發(fā)癥,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在治療結束后提醒患者及其家屬注意事項及患者在行為和飲食方面的禁忌,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應在治療期間親切問候患者,使得患者有足夠的耐心配合治療,如在輸液結束后護士在拔針后對患者的輸液部位進行按壓,并提醒患者,對輸液部位進行按壓時應大面積進行按壓,不能只按壓輸液部位的局部皮膚,還應對針眼進行按壓,對于這些微小的護理細節(jié),會有效地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令患者產生感動情緒[2]。患者產生感動情緒可有效地展現細節(jié)護理的優(yōu)勢。護士在同行和患者及家屬面前應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并不要因不合意的一句話或不合適的語氣及惡劣的態(tài)度對護理工作的服務質量及醫(yī)院的信譽產生消極的影響,應注重培養(yǎng)護士在護理細節(jié)上的言行舉止,有效地對護理服務質量進行提高。在護理期間應首先對患者進行病房管理和增強患者的法律意識及保證患者的安全。因為對患者和家屬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有利的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維權意識,醫(yī)生和護士如無充實的法律知識,如引發(fā)糾紛則醫(yī)院會處于被動。在發(fā)生糾紛時,護士應認真傾聽患者及家屬的訴求,應站在患者的角度對問題進行考慮[3]。
1.3觀察指標
1.3.1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主要分為:舒適:患者對治療滿意,患者在治療后感覺舒服,能滿足患者護理過程中的需求;基本舒適:患者對治療基本滿意,患者在治療后感到一定程度的舒適,能基本滿足患者護理過程中的需求;不舒適:患者對治療不滿意,感覺不舒服。
1.3.2 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 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調查,對護理中的業(yè)務水平、護理態(tài)度、心理干預、知識宣教進行評價,以此對護理工作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
1.3.3 兩組患者腸道菌群結構比較? 對患者治療和護理后的菌群結構的變化情況進行比較,以此表明細節(jié)護理對患者腸道菌群的影響程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舒適度情況比較
研究組的護理舒適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腸道菌群情況比較
研究組腸道菌群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腸結核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對患者腸道進行侵犯所造成的慢性特異性炎癥狀。在腸結核的臨床治療中,患者在早期臨床癥狀并不明顯,其表現癥狀與一般胃腸道反應相似。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患者和患者家屬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4-5]。所以,細節(jié)護理成為護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護理方式,其減少了患者在治療期間的失誤率,有效地增強了患者的舒適度,緩解了患者的負面情緒,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腸道菌群結構,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在人體內的腸道菌群在正常狀態(tài)下主要有厚壁菌門、變形菌門和擬桿菌門、放線菌門、梭桿菌門以及其他菌門,在上述菌門中,梭桿菌門主要存在人體口腔、胃腸道和上呼吸道以及陰道的黏膜中,其主要會造成患者常出現扁桃體炎和牙周炎等炎癥[6-8]。有相關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中長期進行高鹽和高脂的飲食,會減少機體的糞便中的益生菌數目,使得梭桿菌門細菌不斷增多,腸道內的乳酸桿菌以及雙歧桿菌數量大幅度減少,擬桿菌門和梭桿菌門不斷增加。腸道菌群失去平衡后,嚴重影響了菌群進行代謝[9-10]。細節(jié)護理在這種情況下為:治療前的細節(jié)護理:患者在治療前,護士應對患者進行頻繁的探視,在外觀形象方面應保持整潔衛(wèi)生,應持有良好的態(tài)度和積極熱情的言行與患者進行有效地溝通,詳細的向患者介紹治療前的注意事項,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告知患者治療中的基本知識,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激勵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積極配合,樹立強大的自信心[11-13]。治療期間細節(jié)護理:治療前,醫(yī)生和護士應做好準備工作,包括治療中的環(huán)境和有關醫(yī)療設備檢測。在治療期間,護士應時刻陪伴患者,時刻觀察和詢問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可有效調整治療手段,利用與患者進行適量的肢體接觸和親切交談,給患者充足的安全感,有效地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和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鼓勵患者進行治療,用輕松自在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鼓勵[14-15]。另外,護士還應及時有效地對患者在治療中的體征變化進行觀察,如有異常,應及時詢問醫(yī)生,并對其進行有效解決。確?;颊咴谥委熤胁惠p易亂動,及時調整正確舒適的體位[16]。保證患者治療的有序進行以及提高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積極性和配合度。本研究結果證明:研究組護理舒適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細節(jié)護理可提高患者在治療和護理中的舒適度以及護理質量。治療后細節(jié)護理:患者進行治療后,護士應提醒患者在治療后應注意的事項,詳細告知治療情況。要頻繁到患者病房中探視,及時詳細對患者治療后的情況進行了解,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對患者的生命指標和體征變化的情況進行詳細地登記以及分析,做好治療后患者恢復狀況[17-18]。對患者有效地鼓勵,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心,盡可能縮短康復時間。細節(jié)護理中所應注意的事項較多,其主要是從感覺和視覺等多方面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協(xié)助患者以最好狀態(tài)接受治療,細節(jié)護理是現階段一種比較新穎的護理方式,即可以有效地提高了護理水平,使得人們的護理理念發(fā)生轉變,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優(yōu)質的服務,有效地對患者的腸道菌群進行改善[19-20]。通過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腸道菌群狀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研究組患者的腸道菌群狀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總之,本文對兩組患者進行研究,對患者進行細節(jié)護理即可以提高護理工作的護理質量,增強患者在臨床治療中的舒適度,有效地改善了患者腸道菌群的結構。
綜上所述,細節(jié)護理在腸結核患者臨床治療護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對患者腸道菌群有較大程度的改善,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繆飛,趙雪松. 腸結核的影像學診斷進展[J].中華消化雜志, 2017,37(5):300-302.
[2] 梁偉強,趙靜,賈應梅,等.腸結核的多層螺旋CT腸道造影表現[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 2017,38(3):468-474.
[3] Kedia S,Sharma R,Bopanna S,et al. Predictive? model for differentiating Crohns? disease and? intestinal tuberculosis:The? story? ?is? incomplete? without imaging[J].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112(1):188.
[4] 高翔,常家聰. 31例腸結核臨床診斷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8,28(22):132-134.
[5] Limsrivilai J,Shreiner A B,Pongpaibul A. Meta-Analytic bayesian? ?model? for? differentiating?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from Crohn's disease[J].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7,112(3):415.
[6] 楊志偉,石瑞春.不同炎癥性腸病臨床特點、腸道內鏡及病理的差異[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7,8(27):64-65.
[7] He Y,Zhu Z,Chen Y,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diagnostic nomogram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A 6-year?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9,114(3):1.
[8] 段紅霞,趙玉潔,劉占舉.炎癥性腸病607例臨床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18,38(5):334-336.
[9] Namasivayam S,Maiga M,Yuan W,et al. Longitudinal profiling reveals a persistent intestinal dysbiosis triggered by conventional anti-tuberculosis therapy[J]. Microbiome,2017,5(1):71.
[10] 鄭躍杰,黃志華.關注菌群微生物組與益生菌[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7,32(2):91-94.
[11] He Y,Zhu Z,Chen Y,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diagnostic nomogram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and Crohn's disease:A 6-year?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9,114(3):1.
[12] 陳衛(wèi),田培郡,張程程,等.腸道菌群與人體健康的研究熱點與進展[J]. 中國食品學報,2017,17(2):1-9.
[13] Pierce ES.Could?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ecies paratuberculosis cause Crohns disease,ulcerative colitis and colorectal cancer?[J].Infectious Agents & Cancer,2018, 13(1):1.
[14] 謝玲林. 腸道菌群與疾病關系的研究進展[J].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45(11):4570-4573.
[15] 孔艷華,史琦,閻玥,等.理肺湯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腸道菌群和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7,24(1):341-343.
[16] Dong H,Song W,Wang C,et al. Effects of melanin from Sepiella? Maindroni ink(MSMI) on the intestinal Microbiome of mice[J]. Bmc Microbiology,2017,17(1):147.
[17] 白宇,胡云霞,方南元,等.腸道菌群的食欲調節(jié)作用研究進展[J]. 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7,30(1):100-103.
[18] Zhang J,Chen Y,Sun Y,et al. Plateau hypoxia attenuates the metabolic activity of intestinal flora to enhance the bioavailability of nifedipine[J]. Drug Delivery,2018, 25(1):1175.
[19] 趙曉莉,何松.134例回盲部病變臨床分析[J].重慶醫(yī)學, 2017,46(15):2066-2068.
[20] 劉波,王傳兵,孫娜娜.克羅恩病與腸結核的CT表現特征鑒別分析[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6(12):1649-1652.
(收稿日期: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