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
摘 要:隨著“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當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地位的凸顯?!吧窘逃崩砟钍且浴耙磺袨榱藢W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宗旨的理念,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和體悟,對于學生更好地接收知識、感知知識、應用知識具有重要作用。若能將這一理念應用到初中生物課堂中,必然有助于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本文從制定多維度的教學目標、利用生活實際激活求知欲、提供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結合教材布置多樣化作業(yè)五方面對生本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展開了研究,以期能夠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生本教育;初中生物;實踐探究
生本教育在課堂中的實踐能夠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這意味著初中生在學習生物時的效率也會隨之得到提升。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物教學質量,就應該重視以學生為本的指向性,盡可能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夠主動、自控地展開求知活動。在這一基礎上,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都能夠獲得極大的提升。為了落實生本教育實踐教學,教師不僅要在生物教學中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還需要不斷強化自身對學生的引領、啟迪、激發(fā)作用,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生物綜合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而以下,便是對此的一些看法。
一、制定多維度的教學目標
任何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對教學目標的明確,只有提前制定教學目標,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具目的性,才能做好充分的課前教學準備。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設計往往重視形式,且大部分是羅列出自己要講的內容,嚴重忽視了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以及對學生多層面的培養(yǎng)。所以,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相較于教師的“教”,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學”,并在“少教多學”的基礎上去制定多維度的教學目標,盡可能地囊括到對知識的教授和學生的培養(yǎng),如此才能有效踐行生本教育理念,使初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
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與課堂教學內容和基本學情是緊密相連的。所以為了滿足多方面的需求,教師在制定多維度教學目標的過程中要尊重當下學生的狀態(tài),明確每一層次學生要達到的目標,明確目標達成的過程和方法。實際上,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我們的腦海中都會無意識地對教學過程進行模擬,從而形成一個課堂的教學雛形。所以,為了使多維度的教學目標發(fā)揮出其自身的優(yōu)勢,教師要將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到一起,要去考慮哪一項目標能夠由學生去思考和探究,從而給予學生更多參與課堂教學的時間和機會,如此必然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學習“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時,我們就可以在教學目標中提前規(guī)劃好要學習的知識,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過程和方法等多維目標。例如:了解影響生物生存的生態(tài)因素,生物之間的關系,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等知識;方法上以討論法、自主探究法為主。而在教學過程中則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去進行思考和討論,讓學生去分析一些較為熟悉的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需求及影響,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利用生活實際激活求知欲
生物學研究的對象是生物,而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若能將這些生活實際中的資源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必然能夠有效激活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自主投入到對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中。這對于落實生本教育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了生物圈的環(huán)境、生物體的結構、生物圈中的植物、生物圈的人以及其他生物,無論是哪一內容,都能夠在生活實際中找出熟悉的例子。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借熟悉的例子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對學生產生學習生物的驅動力。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再進行適當?shù)囊龑?,便能夠有效促進生本課堂的構建,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想在激活學生求知欲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不能忽視對生活中實物的選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兩方面出發(fā),一方面要選擇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以借此來拉近學生與生物學科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并激活學生的求知欲;一方面要選擇與教學內容相契合的,只有確保二者之間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才能實現(xiàn)知識上的相互遷移,才能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在這一基礎上將目光放在生活實際中,從而選出最適合課堂教學的生物內容,進而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以“植物細胞”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提前在學校為學生摘取一些葉子,先讓學生在課上一一進行辨認,再利用提問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如:我們之前學習了顯微鏡,知道了微觀世界的奇妙,那大家想不想知道我們經(jīng)??吹降木G葉在微觀世界中的特點呢?通過生活實物的引入和提問式的引導,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也必然會隨之提升。
三、提供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要想讓學生全面參與到對課堂知識的學習中,就應該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很多時候,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他可能在遇到難點時就會自動放棄,甚至對其他相關知識也失去學習的興趣。相反的,合作交流的形式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使大家在思維碰撞與融合中收獲更多的知識,并養(yǎng)成良好的展示自我的習慣,這對于初中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該從教學內容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學習機會,并利用問題探究或任務安排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去進行主動的交流與合作。
初中生物教材中除了一些基本概念與知識的學習外,還涉及許多的生物實驗。所以,教師還可以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安排小學探究實驗,從而在激活學生智慧活動的同時促進全體學生生物思維的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讓各小組去主動明確各自的任務,以確保大家都能參與到生物實驗過程中。對生本教育的踐行應該貫穿于教學的方方面面,而合作交流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所以,教師務必要重視對這一方法的應用,以借此發(fā)揮出集體的力量,并促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提高生物學習興趣。以“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組成”的教學為例,在該課教學中,要想使學生能夠了解人體各部分的協(xié)調動作主要靠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來實現(xiàn),教師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再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該課內容進行初步的學習和討論,從而初步奠定學習基礎。當然,為了使學生的學習規(guī)劃更具目標性,教師可以提前為每個小組準備一張任務卡片,并采用小組比賽的形式來激發(fā)各個小組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感,從而有效發(fā)揮出小組中每位成員的力量,進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四、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
相較于傳統(tǒng)的知識傳輸,學生更加喜歡課堂活動這一教學形式。尤其在生物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應該有意識地去降低生物學習的枯燥性,盡可能地讓學生的思維和肢體動起來,如此才能使學生這一主體與生物學科結合到一起,才能從根本上促進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是踐行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對于提高初中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當代教師務必要重視對教學活動的全面落實。
學以致用,是對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一大要求。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學習能力至關重要。所以,為了使學生能夠學會運用生物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設計出適合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教學活動,再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之中。如此一來,才能在提高學生生物學習與探究興趣的同時讓學生體驗到生物學科的魅力所在。以“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教學為例,該課內容主要涉及兩棲動物及爬行動物的主要特征。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兩棲和爬行兩大派別來開展活動,也就是要求大家先各自模擬、分析、總結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特點,再展開競賽比拼,從而使雙方在展示各組知識的過程中對兩種動物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五、結合教材布置多樣化作業(yè)
傳統(tǒng)的“定勢化”課堂作業(yè)形式大多與所教課堂知識有關,主要是為了及時鞏固課上所學。而“生本”理念更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揮,所以在布置作業(yè)這一環(huán)節(jié)也應該更加關注對學生多元化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為此,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去布置多樣化的作業(yè),以確保能夠在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學會自主進行知識遷移與內化,這對于初中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多樣化作業(yè)的布置,并對作業(yè)的形式進行適當?shù)呢S富和創(chuàng)新,從而發(fā)揮出作業(yè)的最大優(yōu)勢。
坦白來說,當前的生物課堂和作業(yè),讓學生愛不起來,大家只是在完成作業(yè),而無法享受完成作業(yè)的過程,這不僅使作業(yè)的效果事倍功半,還降低了學生對生物的興趣。所以,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應該讓作業(yè)形式更加多樣、靈活,如此才能確保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并從中收獲寶貴經(jīng)驗。以“細菌”的教學為例,考慮到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細菌、真菌以及菌落的概念,而該課的重點是對細菌形態(tài)、結構特征及營養(yǎng)方式、生殖等內容的學習,所以在最后布置作業(yè)的階段,教師可以將知識性作業(yè)和實踐性作業(yè)結合起來,例如:讀了巴斯德實驗以后對科學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新的認識;完成練習冊上的練習題;設想一個觀察細菌的實驗等。通過這些多樣化的作業(yè)設置,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興致也會隨之提升。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作為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對于初中生生物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生物基礎的奠定具有重要作用。而對生本教育理念的實踐能夠直接作用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yǎng)與主動性的提升,這對于構建交流、探究、合作的學習課堂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學生生物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陸正蓮.生本教育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教學實踐[J].學周刊,2019(24).
[2]趙貴新.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J].現(xiàn)代鹽化工,2019(2).
[3]陳秀軍.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生物教學[J].華夏教師,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