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滿華
摘要:為了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增強心理保健與抗挫折能力,積極組建英語心理劇學生團隊,利用學生學習英語專業(yè)的優(yōu)勢,開展英語心理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與實踐活動。在活動開展中,通過活動設計、準備、分工、磨合、編排、參演、匯演等系列過程,鍛煉學生心理修復、語言運用及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進而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心理情景劇 英語創(chuàng)作 實踐
中圖分類號:G 4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0-0011-02
心理劇,通過角色表演,可以表達身心,具有心理療愈功能。大學校園中,有些學生因家庭、社會等一些不利因素,產生了心理問題,平時對英語學習也不怎么感興趣。2017年11月,7位同學在指導老師帶領下成立了課題組,對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課題“大學生英語心理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與實踐”進行積極調研與實踐,形成以下結論。
一、心理劇與校園英語心理情景劇
心理劇是幫助當事人將心理事件通過演劇的方式展示出來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當事人即時即地的表演,使之能體驗既往、當前和將來的事件,或真實和想象的情節(jié)。[1]校園心理情景劇也稱校園心理劇,是利用舞臺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景,通過行為表達的方法、技術,以舞臺表演的形式重現(xiàn)校園生活情景中的心理活動與沖突,使當事人和參與者認識到其中的主要問題,促進當事人、參與者的認知領悟、情緒表達和行為改變的一種綜合性的表達性心理干預活動。[2]校園心理劇圍繞當事人心理沖突的起因、發(fā)展、化解而展開,通過表演,借用文學、音樂、美術、舞蹈等手法,再現(xiàn)校園人物心理事件及內心活動,展現(xiàn)心理沖突,化解心理問題,培養(yǎng)心理素質,以促進當事人或參與者領悟或改變的一種綜合的藝術性的心靈表達性活動,是一種團體心理干預或團體心理治療方法。
一般而言,使用英語語言編排的校園心理情景劇,稱為校園英語心理情景劇,簡稱英語心理劇。
二、開展英語心理情景劇的背景
校園中,總有部分學生會因家庭、社會等種種不利因素,產生心理問題。而當前,校園里借用心理劇表演方式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已蔚然成風,學生也愿意通過心理劇角色表演表達自我、接納自我,達到療愈自我的目的。開展英語心理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活動,既可以發(fā)揮心理劇的意義,還可以鍛煉、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兼具英語學習與心理劇表演功能。為了增加學生對英語心理劇創(chuàng)作與實踐的機會,專門申請了以“大學生英語心理情景劇的創(chuàng)作與實踐”為主題的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通過項目的開展,進一步拓展學生英語心理劇寫作、創(chuàng)作空間,吸引更多的學生關注并參與英語心理劇,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和心理素質。
三、開展英語心理情景劇的準備
(一)借用資源,搭建平臺
專題項目負責人所在校園,每年都會舉辦心理健康節(jié)系列活動,如心理劇匯演、心理海報設計等,因內容精彩,形式豐富,學生對此類活動非常感興趣。有些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時常抱怨“整日上課、背單詞、學語法,很少有自己的實踐或創(chuàng)作機會”。鑒于以上情況,在校園里積極開展英語心理情景劇的構想自然形成,與幾名學生座談后,擬定初步方案,咨詢專家,修訂方案,就開始行動起來。借用學生公眾號,發(fā)布招募信息,組建團隊,按計劃行動。
(二)學習心理知識,擴寬專業(yè)視野
很多英語專業(yè)的同學,對心理專業(yè)知識和心理劇創(chuàng)作知之甚少。而要創(chuàng)作、演繹心理劇,需要大量心理專業(yè)知識,以及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能力。項目小組建好后,利用網絡、圖書館、心理健康節(jié)等資源,組織成員觀摩與學習。經常召開交流會,分享個人或周邊同學發(fā)生的心理故事。經多次分享、討論后,同學們逐步對心理劇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時鼓勵學生多進行自我覺察,用心體驗他人感受,嘗試創(chuàng)作自己的心理劇劇本。如遇到難題,則請相關專家答疑解惑。
四、開展英語心理情景劇的過程
(一)項目分工
團隊成立后,定期溝通,進行分工。根據成員的特長選出三名同學主編劇本,其他成員輔助,給予建議。劇本初稿完成后,全體成員一起閱讀、修改,再交項目指導老師審閱,提出改進建議。編劇同學修改后,發(fā)給所有成員,進一步討論修改,提交指導老師確認。多次修改后,將成熟稿發(fā)團隊群里分享,并請心理專家給予指導。團隊成員根據專家的建議,進一步分工、探討、潤色、修改、完善后,選定排練時間和地點,組織成員開始排練。排練中,小組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一起商定選出最優(yōu)劇本,確定好英文版本,分配好角色,分重點編排。
(二)組織實施
項目成立初,商定好每周碰面三次,按計劃進行劇本的研討和排練。指導老師指導學生根據個人優(yōu)勢,選擇主創(chuàng)或協(xié)創(chuàng),交由“主編”統(tǒng)稿。項目中期,劇組側重于劇情的排練,先排中文版本。劇情熟悉后,“導演”要求成員把劇本打磨成全英文版本,根據成員特點,分配具體任務,定期交流。英文版本完稿后,組織成員熟悉英文臺詞,嘗試入角表演,一邊表演一邊修訂?!把輪T們”若覺得某些詞句不妥可以自行修改,再交給成員討論,經過多次的討論、修改,英文劇本最終定稿,分發(fā)成員,熟記最優(yōu)表達。排練后期,小組一邊排,一邊就劇中情節(jié)、角色、語言藝術化等問題做進一步的優(yōu)化與提升。最后小組商定整個過程要盡情表演,享受其中,也要拍成微視頻進行推廣。
(三)過程管理
1.對主題的把關與提煉
心理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定期召集劇組成員,討論劇本創(chuàng)作主題。成員們先收集同學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心理沖突,分享討論,從案例討論中提煉主題,選出優(yōu)秀主題。然后請擅長寫作的同學自選一兩個主題編劇,嘗試創(chuàng)作,擬上標題。劇本的標題最好能體現(xiàn)主題,增強可讀性和感染力。小組創(chuàng)作的幾個劇本,原名為《大學里的那些事》,修改后成了《走向陽光》;原為《我們的愛情》,修改成了《黑白之戀》;而《我和我的游戲》,經改編成了《游戲與人生》。標題提煉后,主題更加凸顯,有利于劇情的發(fā)展與演繹。排練中,演員緊緊圍繞主題,巧借舞臺藝術,展現(xiàn)故事始末,因主題鮮明,引發(fā)了觀眾的共鳴與思考。
2.對演員的培養(yǎng)與疏導
召集小組成員,組織心理劇排練培訓會,觀看心理劇視頻,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心理劇演出要求。培養(yǎng)成員在活動中學會肯定自己,尊重并保護他人隱私,在涉及具體案例時要隱去當事人的身份信息,如名字、班級等。心理劇演的雖為他人故事,劇中的角色,也不一定是本人,但可以“借角發(fā)揮”,在角色中抒發(fā)個人的情緒或情感。在活動之前,先進行暖場工作,營造好安全的演出環(huán)境,形成相互尊重、彼此關愛的氛圍,消除個體心中的“顧慮”和糾結,借助角色抒發(fā)個人情感,盡情表演。有特殊情況的,進行單個心理輔導,打開心理“千千結”。
3.對劇本的排練和修改
創(chuàng)作好心理劇劇本并按計劃進行有效的排練,整個過程較長,在這期間成員時不時會產生摩擦。在排練中,有的同學會先入為主,若遇某個臺詞有更改,則固執(zhí)地認為無需改動,發(fā)生爭執(zhí)。此時則需要成員良好的溝通與協(xié)調,請“觀眾”反饋、交換角色、請專家入場指導調解,促使“演員”們逐步開悟,樂于修改。當排練進入倦怠期后,則邀請心理專家開展團體活動,放松成員身心,恢復信心。進入“拔高”階段后,成員漸漸學會了傾聽他人,理解他人,并積極配合。良好的溝通與協(xié)調促進了排練的順利進行。
4.對演出的安排與推廣
在項目開展過程中,成員有時會因時間不一、意見不同,產生摩擦,則需要指導老師耐心轉化,調整團隊心態(tài),商討出合適的時間與方案。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經指導老師和專家的悉心指點,小組成員克服困難,堅持定期排練。為拍出好視頻,出謀劃策,準備各種器材,奔走四方。在項目驗收階段,成員相互探討,完善方案?,F(xiàn)場表演時,成員們克服緊張、害怕、焦慮等心理,用自己的純真和本色編演了三部英語心理情景劇,贏得了觀眾的掌聲及專家的肯定。
五、開展英語心理情景劇的成效
(一)組建英語心理劇小組,培養(yǎng)團隊意識
小組成員來自不同的班級,不怎么認識,基本沒有一起活動過;自從加入這個團隊后,成員間增加了交流的機會,知曉了團隊目標和任務,學會了相互配合,感悟到了良好溝通的重要性。彼此在摩擦與合作中增加了理解,增添了友誼。
(二)通過合作與交流,提升溝通與理解能力
小組成員經歷過英語心理劇主題設計、情節(jié)探討、合作演繹等環(huán)節(jié)后,個人心中的小疙瘩,借助角色表演,得到了表達和宣泄,緩解了內心的沖突,理解了人物行為背后的原因,啟動了個體心理能量的自我修復功能。當學生再遇到類似心理矛盾時,能夠換位思考,理解他人,進行認知調整,放松身心。
(三)借助心理劇的創(chuàng)作與表演,拓展英語學習空間
經過團隊努力,小組共編演了三個較為純正的英語心理情景劇,拍成了視頻,在校園微信公眾號、QQ群等媒介做了推廣,受到師生的歡迎。英語心理劇的創(chuàng)作與演繹,不僅要有良好的英語水平和劇場的把控能力,還需整合各種資源,發(fā)揮團隊力量,進行最優(yōu)組合。項目活動的開展,不僅考驗學生英語水平,還需增補許多課外知識,厚積方可薄發(fā)。在嘗試解決一個個難題中,增加了學習的機會和空間。
六、開展英語心理情景劇的反思
項目活動開展后,我們欣喜地看到了學生及團隊的成長。有幾位同學自從參加了英語心理劇后,內心得到了宣泄,活動能力得到了鍛煉,自信滿滿,笑容燦爛。其他成員也有不少的變化,臉上多了許多從容和堅定,遇到類似活動,策劃與行動能力增強了。在學生們有了成長的同時,我們也感覺到有些方面還有待改進。比如,在心理劇編排過程中,如何充分發(fā)揮心理劇的治療技術,積極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等問題,希望在后續(xù)的研究中有更好的對策。
參考文獻:
[1]李鳴.心理劇的歷史和理論[J].臨床醫(yī)學雜志,1995(6):353-354.
[2]馬全芝.成都市建筑職業(yè)中專校園心理劇的實踐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34):41-45.
[3]王丹,李玉華.冷思小學校園心理劇熱潮[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6(1):97-99.
[4]傅安球.實用心理異常診斷矯治手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44-38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