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迎春
摘 要: 打造高效的音樂課堂,要符合青少年學生的年齡特點,游戲是一個理想的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把節(jié)奏編成游戲,提高教學效率,發(fā)揮游戲在情景表演、歌詞記憶、樂譜識記上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游戲音樂教學案例,探討游戲在音樂課堂的有效運用。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游戲;教學效果;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6-0095-02
青少年學生天生愛玩游戲,他們在游戲中可以得到快樂,可以交到好朋友,可以學會團結(jié)協(xié)作。隨著課程改革深入推進,音樂課堂也引入音樂游戲來進行教學,把游戲和音樂教學完美結(jié)合,讓學生輕松接受樂理知識。音樂游戲的形式能讓整個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音樂知識,極大地提升了教學質(zhì)量。
一、課前音樂游戲,提高學習興趣
目前,音樂教師一般都不止教授一個學年段,一般都身兼兩個至三個年段,如果想要音樂游戲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好,音樂教師就要結(jié)合每個年段學生的年齡特點。比如,低段學生課前的音樂游戲,應(yīng)該是比較簡單活潑的,課前讓學生做做律動游戲,他們會覺得特別有意思,一下就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進入課堂知識的學習時,學習興趣就很高,教師教起來也比較輕松,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進行會變得更順利。例如,在教學歌曲《時間像小馬車》時,筆者在課前用《時間像小馬車》的伴奏當律動音樂,讓學生們玩一個騎馬賽跑的游戲。二年級的學生都很活潑,這樣的形式讓他們的積極性高漲,他們模仿騎著馬兒賽跑的動作,在音樂律動中盡情地玩耍。這樣的游戲不僅讓學生得到快樂,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熟悉了《時間像小馬車》這首歌曲的旋律,對教師后面的課堂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把節(jié)奏編成游戲,提高教學效率
從筆者自己平時上課的情況看,學生們還是很喜歡上音樂課的,畢竟音樂可以給他們帶來身體和心靈的享受,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律動的快樂。但是,如果簡單直白地給學生講解音樂知識,學生就會覺得很難懂很枯燥。因此,音樂教師要巧妙地利用音樂游戲,把音樂知識變得有趣又好玩,讓學生們提起興趣,在快樂中學習。例如,在低年段講解節(jié)奏時,筆者嘗試把四分音符的×與分西瓜游戲聯(lián)系起來。筆者上課就跟學生們說:“老師想和你們一起玩一個分西瓜的游戲?!币徽f到玩游戲,學生們馬上有了積極性。隨著筆者把“西瓜”呈現(xiàn)在多媒體上并提出相應(yīng)問題,學生們對如何分西瓜開始討論起來,而此時教師則適時地把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問題講給學生。這樣學生對音樂知識就沒有了陌生感,更加輕松愉快地理解了音符知識。運用同樣的游戲,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附點音符”的含義,從而把抽象的樂理知識變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掌握。
而對于高年段學生練習節(jié)奏而言,因為高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基礎(chǔ),所以教師可以采用更具操作性的游戲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例如,筆者用“傳電報比賽”的游戲讓學生們進行節(jié)奏的練習。首先把學生分組,每組中第一個學生當發(fā)電報的人,最后一個學生是收電報的,中間的學生是傳電報的。第一個學生抽取一條節(jié)奏,自行練熟,再把節(jié)奏告訴第二個學生,一個傳一個,傳到最后一個學生把它讀出來,看哪組傳的電報又快又準確。這樣讓學生邊玩邊練習,在比賽中加深記憶,還鍛煉了他們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
三、運用情景表演進行課堂教學
情景表演是音樂教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式,合理巧妙地運用情景表演教學會有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音樂課無論在低段還是在高段,教學的歌曲內(nèi)容都隱藏著很多情節(jié),所以,教師要好好利用這一點,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們進行歌曲的編創(chuàng)和表演等活動,激起他們參與課堂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對音樂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在一年級的情景表演課中,筆者先給學生們結(jié)合圖文講了《三只小豬》的故事,再利用聽音樂猜聲音的游戲,逐漸把他們帶到歌曲《不怕大灰狼》的音樂情景中,再慢慢引導學生戴上筆者事先準備好的頭飾道具進行情景表演,讓學生對這首歌曲產(chǎn)生深刻印象。這樣,學生充分融入到歌曲情景中,會更加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主題內(nèi)容,學唱起來就更加容易。
四、通過游戲加深學生對歌詞的記憶
有位教育家曾說過:“告訴我的,我會忘記;做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加,我就完全理解了?!币魳方處煈?yīng)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們的音樂記憶能力,在歌曲教學中重視背唱,這對歌曲的掌握和積累至關(guān)重要。對于學生來說,記住歌詞需要一些游戲的刺激,讓游戲加深學生對歌曲的印象。例如,在教學鄉(xiāng)土教材中《客家文化美名揚》這首歌曲時,在出示歌譜的時候,筆者先把歌名隱藏起來,并把一些歌詞也隱藏起來,讓學生通過剩余的歌詞進行“猜歌詞”和“為歌曲起名”的游戲。學生們覺得猜歌詞很有挑戰(zhàn)性,要把歌詞猜出來就得好好理解剩余的歌詞,而理解則是背誦的前提,理解了背誦起來就快了,而且歌詞是由學生們自己猜出來的,他們記憶更加深刻。大家熟悉歌詞之后學唱這首歌,再來進行“為歌曲起名”的游戲,整個過程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隨后結(jié)合幾段歌詞,筆者又和學生們玩起歌詞接龍游戲,讓整節(jié)課都處在游戲狀態(tài),學生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得輕松愉悅,不知不覺就在游戲中把歌詞背唱出來了,教學效果極好。
五、采用形式多樣的游戲,幫助他們認識音符
識譜教學是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于學生吸收音樂知識和教師傳授音樂知識都非常重要。識譜可以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學會運用音樂技巧演唱歌曲、創(chuàng)作歌曲等。例如,在一年級的學生剛?cè)雽W時,教師不妨讓他們通過身體韻律操游戲,認識音符“1 2 3 4 5 6 7”,隨音樂邊跳邊學習音符,感受“1 2 3 4 5 6 7”上臺階的感覺和“7 6 5 4 3 2 1”下臺階的感覺,并通過從腳到頭和從頭到腳的身體韻律幫助記憶。律動是低段學生最喜歡的音樂課模式之一,教師要抓住學生好動的心理,引導他們邊跳邊唱,有效增強識譜的能力和興趣。當然,教師還可以采用唱名連連看、“摘水果”、填空等游戲活動進行識譜教學。
綜上所述,在音樂游戲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又新鮮的教學形式,發(fā)揮創(chuàng)意,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進行教學。要在安排游戲教學時“立足課堂,面向全體”,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音樂知識和感受節(jié)奏,在游戲中記憶歌詞和識譜,讓每個學生都走進音樂世界,感受音樂魅力。
參考文獻:
[1]謝麗.兒童音樂游戲教學的本真——以《小螞蟻搬米粒》為例[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7(07).
[2]魏靜.在音樂游戲中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7(06).
[3]劉珊.關(guān)于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的探究[J].黃河之聲,2018(21).
[4]余萌.小學音樂教學中游戲教學的設(shè)計與實踐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