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陽光體育運動”是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興起的教學方法,實施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體育積極性與主動性,確保學生自覺走向操場,走向自然,開展鍛煉身體素質(zhì)的體育活動。文章結合作者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探討初中體育教學中陽光體育運動的應用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分析總結陽光體育運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高效實施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陽光體育運動;初中體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15-0020-02
隨著新課改的廣泛推廣與深入實施,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過程越來越傾向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根本,促進其全面發(fā)展。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密切結合初中生的實際情況與成長特點,將其與初中體育教學的目標和內(nèi)容相聯(lián)系,讓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能,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和良好的道德品行。
一、陽光體育運動簡述
1.陽光體育運動的含義
陽光體育運動是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決定的在全國范圍內(nèi)全面開展、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一項有益活動,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1]。實施過程中,鼓勵廣大青少年學生自覺走出教室,走向操場,迎著陽光,接近自然,積極地開展體育鍛煉和參與運動,形成一股有益身心的體育熱潮。
2.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重要意義
首先,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能夠有效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如上所述,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這一響應是新課改的指示與要求,與當前初中教學的教育改革相契合,有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特別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方面。長期以來,初中生面臨繁重的學業(yè),課程增長較多,學習壓力非常大,于是很多教育者忽略體育教學活動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狀態(tài)所產(chǎn)生的作用。而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教師就能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主動性,保證較高的體育教學質(zhì)量。其次,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有助于促進學生逐漸形成良好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習慣。在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過程中,每一位學生至少要掌握兩項基礎的體育技能,在日常鍛煉中,學生逐漸養(yǎng)成體育鍛煉習慣,久而久之,即便不在學校集體訓練的氛圍下,學生也能有意識自覺進行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非常有益。最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還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陽光體育運動呼吁初中生積極參與,激發(fā)體育學習熱情,這對課業(yè)驟然增加的初中生而言,無疑能達到放松身心,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的目的。學生更樂于走出教室,調(diào)整學習狀態(tài),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相比于傳統(tǒng)體育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將明顯提升[2]。
二、初中體育教學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
1.師資力量不足
陽光體育的提倡不但是一項全體學生自覺投入體育鍛煉的運動,也是體育教師做好積極引導工作的倡議,代表一種積極向上的運動理念。但是很多初中學校受到條件和環(huán)境限制,體育教師分配的數(shù)量遠遠不夠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標準,導致僅有的體育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壓力過大,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質(zhì)量不佳。另外,也存在不少初中學校聘用的體育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不夠的問題,沒有經(jīng)過嚴格的專業(yè)培訓上崗,教學過程中更多以固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初中體育教學開展的有效性,初中生參與體育活動更多以分數(shù)甚至及格為目標,嚴重違背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初衷。
2.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與陽光體育運動不適應
我國的中學至今為止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已有多年,但真正開展的活動、應用的教學模式卻與陽光體育理念不相符,模式不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要求學校充分利用課外的體育活動時間,配合好初中體育的學習課時,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精力投入到放松全身心,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集體運動中,這樣的形式也應納入初中教育的體系中,成為一種人才培養(yǎng)的教育規(guī)章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確保其更好地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學校需要利用集體的組織能力,豐富學生課間或課后的體育活動方式,真正為學生構建快樂體育的學習園地。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一些初中學校的體育教學模式比較滯后,教師更多為學生灌輸技能,重視成績與結果,忽略陽光體育運動為學生帶來的改變。
3.陽光體育運動在初中覆蓋率不足
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也是響應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改號召的表現(xiàn),在初中課程逐漸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各項教學工作逐漸完善,學生的培養(yǎng)也逐漸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并非所有教育者和學者都能對陽光體育運動的實施予以重視。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初中體育教學應緊密結合初中生身體素質(zhì)以及體育教學改革的需求,不斷提高教學效率,此外,還要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使其逐漸成為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師生應全面認識陽光體育開展的意義,不斷提高該理念與活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覆蓋率。
三、陽光體育運動在體育教學中的開展實踐
1.滲透陽光體育運動觀念,提升學生體育鍛煉意識
當前初中生普遍存在體育活動參與性不高,興趣不夠,甚至厭煩體育課程的問題,教師應通過逐漸轉變學生的體育運動觀念,激發(fā)學習主體內(nèi)在的活力,提高主動性,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以達到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目的。而陽光體育運動的核心價值觀就在于展示陽光體育生命力,這要求教師在課內(nèi)外的體育活動宣傳工作中,要積極向學生展現(xiàn)和推廣陽光教育的理念,使其在學生心中生根發(fā)芽,形成一種自覺的意識和內(nèi)在驅動力。比如,體育課田徑中的跑步練習較為枯燥,且很多初中生無論是沖刺跑或是耐力跑均不在行,缺乏興趣,但跑步運動又對初中生提高肺活量、鍛煉腿部肌肉、增強心肺功能與身體協(xié)調(diào)性有著重要促進意義,因此強化學生意識,提高參與主動性是教師開展跑步教學的第一步。在為學生滲透陽光體育運動觀念時,教師可引入學生感興趣的體育明星事跡加以分析,如牙買加的博爾特,向學生介紹博爾特成長的歷程,如何練就一身跑步?jīng)_刺技能,從體育明星的成長故事挖掘有助于促進學生學習,樹立榜樣的元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這對初中生成長發(fā)育非常重要。待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并對跑步的運動有所追求時,教師就需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各種方式的跑步運動,幫助學生舒展肢體,訓練爆發(fā)力和耐力,逐漸增強對跑步的熱情,使其成為學生熱愛的一項戶外運動并長期保持下去。
2.確定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目標,為初中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鍛煉氛圍
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相比于初中體育課,學生更喜歡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形式,這與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要求、進行氛圍有關,而并非一味進行訓練和量化的成績要求。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結合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的內(nèi)容,確定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的具體目標,真正為初中生營造良好的鍛煉氛圍,使其對陽光體育活動充滿興趣。比如,體育課程教學中對于田徑跑步有固定的規(guī)定與要求,往往導致學生興趣不高。那么在對應的陽光體育活動的設置中,教師就可以安排“快速跑”“傳遞賽”“接力賽”等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鍛煉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參與興趣,使其擺脫傳統(tǒng)體育田徑要求給予學生的束縛,真正感受到跑步的樂趣。
3.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愉悅感
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為學生結合所學內(nèi)容與目標設計任務,這非常契合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同時也離不開教師所應用的多樣化教學法,這樣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新鮮感和興趣,擺脫厭煩無趣的傳統(tǒng)教學感受,這樣的設置可以更好地為教師后續(xù)具體運動理論與動作示范的教學奠定基礎。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注意,體育教學設計需要與初中生的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與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相符,不能過于嚴苛,也要有序漸進,因此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應用下,學生才能被吸引到課堂,進行自主鍛煉,適應外界氣候變化。比如,教師常常應用的游戲教學法,在教學前,教師先讓學生了解相關的規(guī)則和練習方法,在教師選擇個別學生進行示范后,引入“指鼻子”的游戲,學生通過按指示指出對應的器官來提高反應能力。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安排小組學習合作,指導學生開展練習,比如,要求“行進間單手肩上或胸前投籃”,在分配好的小組中進行互相配合,提高運球和投籃的技能,練習中也能讓學生感受到關于籃球這項運動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落實陽光體育的學習目標。
4.開展靈活多變的體育活動,提高陽光體育運動的效果
初中體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但由于初中學業(yè)繁重,體育課時非常有限,要確保陽光體育運動觀念得以貫徹,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課外體育活動的功能。具體實施上,可以學校整體的體育活動為主,將個性化體育運動作為分支,教師則在實踐中進一步挖掘和深化各種體育課外拓展內(nèi)容,達到天天運動,強化鍛煉的作用。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間的時間,組織群體性的鍛煉活動,如春季班級跳繩比賽,累計跳繩的總次數(shù)進行班級間的評估,每一位學生都要完成自身平均的跳繩任務,并在此基礎上有所貢獻。此外也可以開展冬季長跑活動,同樣以累計的方式為學生分配每天必須完成的長跑量,確保學生每周必要的活動量,達到放松身心,增強體質(zhì)的作用。學校還可以在放學后多組織各種娛樂性質(zhì)的比賽,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組織形成興趣小組,如羽毛球小組、乒乓球小組、籃球小組、健美操小組等,對不同小組開展的各種項目比賽活動進行跟蹤指導。參與其中的學生不僅僅是參賽者、競爭者,也是比賽的制定者和裁定者,讓學生行使自身的權利,增強置辦整個體育活動的體驗感,逐漸獲取快樂感和成就感,進一步促進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實效。
綜上所述,將陽光體育運動理念植入初中體育教學工作,對促進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激發(fā)體育學習興趣,提高自我能力和增強身體素質(zhì)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體育教師還需進一步探索陽光體育運動蘊含的深意,應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豐富教學形式,結合體育課間課外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真正感受體育運動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蔣俊.初中體育教學中深化“陽光體育”觀念的策略[J].教育觀察(下半月刊),2015(17):130-131.
[2]夏春波.初中體育課堂深入實施“陽光體育運動”方法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3(18).
作者簡介:黃東文(1974—),男,壯族,廣西田東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