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瓊
摘要: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人教版教材就如何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做了很好的提示,教師可以借助教材輕松指導學生習作學習方法,圍繞中心選材,把內容寫具體,嘗試修改作文,讓學生快樂習作。
關鍵詞:作文指導;習作方法;作文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關于小學高年級的習作要求之一是: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文章結合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上冊(以下統(tǒng)稱“教材”)第一單元,談談教師怎樣輕松指導,讓學生快樂習作的策略。
一、借助單元中的課文,學習習作方法
教材中每個單元首頁的閱讀提示中都出示了本單元的學習要素。教材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習作的主題是“我的心愛之物”,重在引導學生圍繞心愛之物寫出自己的喜愛之情,要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從課文中受到啟發(fā),發(fā)現(xiàn)事物的特征與抒發(fā)的感情之間的關聯(lián),領悟習作方法。
第一單元課文中所寫之物共四個,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寫心愛之物,如何表達感情的。例如,教材中的《珍珠鳥》這篇課文有很多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感情,教師要鼓勵學生用心體會表達作者感情的詞語和句子,如“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一句“真好”,可見作者對珍珠鳥的愛惜;“喲,雛兒!正是這小家伙!”課文中作者先后三次稱呼小珍珠鳥為小家伙,就像父親稱呼自己的小兒女,喜愛之情溢于言表。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借助關鍵詞語的理解,領悟“信賴,往往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體會作者是怎樣把濃郁的感情融入到對事物的描寫中的。把情感寄托在描述的事物中,是文章表達感情的常見方式,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品味表現(xiàn)事物特點的語句,體會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感情,讓學生借鑒通過寫一種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的習作方法。
二、設定適當目標,打開習作思路
準確把握習作的目標要求,使五年級的習作與中年級的習作自然銜接,平穩(wěn)過渡。習作的要求從“寫清楚”到“寫具體”,讓學生進一步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因此習作話題要設定適當的目標要求,引導學生言之有物。
教材第一單元的習作內容是讓學生寫一件心愛之物,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習作教材中列舉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事物,如植物類、玩具類、生活用品類、工藝品類……幫助學生拓寬選材思路,每一種素材前面都有與之相關的事件提示,如“綠毛龜”前面是“養(yǎng)了三年的”,“旱冰鞋”前面是“爸爸獎勵的”……引導學生在敘事時要說清楚事物成為自己心愛之物的原因,與選材提示相對應。另外,教材還呈現(xiàn)了四幅充滿童趣的插圖,幫助學生結合生活,建立習作素材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交流和習作的興趣。習作前,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自讀習作提示和要求,從自己喜歡的東西中選出一件鐘愛的,與家人和朋友說說喜愛它的原因。建議學生將心愛之物的照片貼在本子上,做好資料的收集、梳理和篩選,為習作積累素材。教學時,教師先讓學生將自己的心愛之物或照片在課堂上展示,組織學生召開“我的心愛之物”分享交流會,以打開學生的習作思路。
三、理清前因后果,把事物寫具體
要把心愛之物寫清楚,就要讓學生理清敘述順序,可以采用先說后寫的方法,讓學生把習作的內容理清楚。
教師可以先讓幾名學生介紹自己的心愛之物。講述之前,教師要簡單提示學生介紹清楚自己的心愛之物是什么及喜歡它的原因,然后放手讓學生自由講述,說出心中的故事,喚醒回憶。講述之后,教師引導其他學生說說體會和感受,可以說說哪個地方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可以說說哪些地方沒有聽明白,讓講述的學生進一步補充完善。教師也可以作為其中一員,及時引導敘述要點。例如,在交流心愛之物的樣子時,可以提示學生說清楚事物的突出特點,不必面面俱到;在交流與心愛之物有關的故事時,鼓勵學生說清楚來龍去脈,注意講出細節(jié),表達真實的情感。在學生了解大體表達思路和要點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小組內進一步交流,當堂完成習作。
四、引導修改習作,提高作文質量
新課程理念提倡從學生的習作成品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將習作的具體指導放在學生習作之后,引導學生習作后充分交流,使學生在與其他同學、教師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通過反饋獲知如何把自己想寫的內容寫得更具體。
學生習作以后,教師可以先展示學生寫心愛之物的片段,讓學生先讀一讀,說說自己的感受。如果是寫得特別精彩的片段,可以讓學生說說哪個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以便在習作過程中學習借鑒;如果是問題比較典型的片段,可以讓學生對讀不明白的地方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讓作者解釋答疑,及時幫助其改進。教師還可以展示學生與心愛之物有關的故事片段,讓學生圍繞作者為什么喜歡這個事物進行交流,說說你是否感受到作者對心愛之物的喜愛之情。教師適時點撥,強調講述與心愛之物有關的故事時,要注意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物的具體表現(xiàn),表述清楚。最后還要提醒學生注意把內容寫清楚,簡單表達事物成為自己心愛之物的原因,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感。在進行了典型習作片段的互評交流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習作,并嘗試通過相互點評進一步修改完善。
習作是表達與交流的需要,指導學生練習作文,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通過教師的輕松指導,使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從扶到放,學會習作,收獲自信,享受習作帶來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胡東玫.新課改背景下作文教學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2).
[2]汪峰.小學作文教學策略初探[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