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要能夠展示個性,寫出真情實感。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的寫作往往難以看到有真性情、真心靈的內(nèi)容,從而導致學生的文章內(nèi)容空洞,大道理連篇,各種描述顯得蒼白無力,這是真正的應試教育下的產(chǎn)物,對學生的發(fā)展有非常大的壞處。促進初中生寫真情實感的作文,能夠讓學生將生活中的所見所得所感運用文字記錄下來,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生活觀察力、文字運用能力等,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好處。
【關(guān)鍵詞】寫作教學;學生個性;真情實感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0)15-0129-01
【本文著錄格式】羅芳.促進初中生寫真情實感作文的教學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20,19(15):129,131.
初中學生對于文章的寫作并沒有很大的熱情,但是與作文教學相輔相成的閱讀教學,學生卻有很高的熱情,教師在面對這種狀況時,應當努力反思自己在寫作課程教學時出現(xiàn)的錯誤。目前初中學生作文寫作的現(xiàn)狀就是無法在學生的作文中找到真情實感,對于人物和環(huán)境的描述顯得枯燥無力,感情的表達假大空,這所有的原因來自于應試教育下的寫作教學。增強學生寫作的真情實感在目前來說是非常迫切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努力去改變目前的教學狀態(tài),讓學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個性,根據(jù)生活中的所見所得去抒發(fā)真實的情感,以便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觀察力和寫作能力。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語文是一門工具類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學習聽說讀寫4個方面的內(nèi)容,寫作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但是近年來初中學生在寫作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已經(jīng)影響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目前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很多教師還在使用應試教育體制下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主要將作文寫作分為了幾個部分:首先是將初中考試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作文題目和考查的方式進行分類,根據(jù)不同的類別寫出不同的教學文案,然后根據(jù)文案進行教學。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根據(jù)教案機械地進行教學,不同的作文題目要有不同的體裁,在開頭、中間和結(jié)尾要分別用不同的寫作手法,要在每一段的開頭進行總結(jié)等,總之作文的寫作是讓學生能夠在考試的過程中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最后,教師會對模板作文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進行臨摹寫作。在這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文章的寫作是程序化的,學生不能夠?qū)⒆约旱恼媲閷嵏斜磉_出來,反而要根據(jù)老師的要求去完成他們不擅長的文字,這就導致了學生對于寫作的厭惡。
二、培養(yǎng)學生寫真情實感作文的策略
在闡述培養(yǎng)學生寫真情實感作文的策略之前,需要對學生在寫作時的表現(xiàn)進行了解,學生在寫作時通常會抓耳撓腮,不知道對作文的題目如何進行分析,也不知道如何去下筆,這是因為學生對于生活的觀察較少,沒有積累下大量的素材,同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大話空話和假話連篇,也使得作文沒有真情實感。當教師了解了以上的現(xiàn)狀后,就可以學習培養(yǎng)學生寫真情實感作文的策略。
(一)讓學生了解在作文中寫真情實感的重要性
教師想讓學生在作文中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必須要學生了解到在作文中寫真情實感的重要性,如果學生沒有重視作文中的真情實感,那么無論教師運用何種方法,學生也不會欣然接受。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以下方法去增強學生對于作文中真情實感的認識。首先,教師可以選擇同一個作文主題中兩篇作文進行比較,一篇有真情實感,而另一篇沒有,讓學生去比較這兩篇的寫作內(nèi)容和情感表達,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在作文中寫真話,表達真實的感情,才能夠讓作文在感動自己的同時也能感動他人。其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名人名家的話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讓學生將名人名家的名言寫在學生的作文本上,讓學生能夠每天看到,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讓學生明白,寫真話和表達真情實感是他們必須要做的,以此來督促學生加強對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的重視。
(二)深入生活,積累素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很多寫作的主題是來自于生活中的,讓學生能夠去深入體會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讓學生能夠留意身邊的人和事,然后將它們轉(zhuǎn)變?yōu)樽魑膶懽鞯乃夭?,增強學生的生活觀察力。在生活中,人們有很多的情感表達,可能是悲傷的、喜悅的、快樂的、狂歡的、苦澀的、樂觀的、消極的等,甚至一個人、一件事、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細節(jié)、一個景色都能夠帶給人感動,這并不是多愁善感,而是能夠切身地去感受生活,讓這些生活素材成為學生的寫作素材。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去了解身邊的這些東西,以便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感受力,從而為寫出真情實感的作文打下基礎。
在平時的教學中,筆者會提倡學生寫日記,因為在日記中記錄的是每一天發(fā)生的事情,這些事情會是一些小事,學生在記錄這些小事的過程中,需要去描寫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能夠讓學生自由地去發(fā)表評論。日記本就像是學生的小天地,能夠讓學生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可以定期檢查學生有沒有堅持寫日記,但是對于日記的內(nèi)容并不需要每天去批改,日記本來屬于學生私密的東西,只要定期地去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狀態(tài),保障學生不會出現(xiàn)任何的偏差即可。
(三)錘煉語言,真誠寫作
當學生擁有了生活的素材,能夠切實地去留意身邊的人和事,那么學生在接下來就需要去錘煉自己的語言,尋找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錘煉語言的習慣,要告訴學生寫作并沒有什么套路可言,只要能夠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能夠運用一些寫作技巧去引發(fā)讀者的共鳴,那寫出的文章就是一篇佳作,正如魯迅先生在《作文秘訣》中所說的那樣:“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苯處熞矐斠龑W生學會推敲和修改,有時一句話能夠表達多種意思,而這樣的作文往往是精品,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文章不厭百回改”,能夠?qū)ξ恼轮鹪~逐句地進行推敲,去選擇能夠表達真情實意的文字,就好像讀者在閱讀文章時能夠看到作者在講述事情時的神態(tài)和表情。
(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
在現(xiàn)在的初中作文教學中,很多學生會展現(xiàn)自己的個性,其寫作出來的文章能夠大膽地抒發(fā)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苦與樂,作文寫作成為了學生宣泄的一個窗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這種個性,要能夠通過作文看到學生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能夠?qū)W生進行及時的疏導,讓學生的作文能夠更加出彩。同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以鼓勵為主,當學生能夠在作文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后,即使有些作文的感情有些消極,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去表達,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讓學生能夠逐漸改變表達的情感,這也是作文表達真情實感的一大作用。
三、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增強學生真情實感的表達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增強自身的教學水平,吸收和接納更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能夠帶給學生更好的課堂體驗,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時,要能夠有耐心地去幫助學生做出改變,讓學生用文字去表達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從而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一貫.開放,小學習作教學的靈魂所在——張云鷹老師“開放式習作教學”帶給我的思考[J].小學語文教師,2014(Z1).
[2]潘潔.培養(yǎng)初中生“自覺寫作”的教學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