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正美
【摘?要】“法治教育”是當前中學教育中至關重要的內容,是關系到國家法制建設,影響素質教育的進程乃至整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百年大計。為了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新時期的教師要注重歷史課堂中的法治素材,通過歷史元素提高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和法律意識,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法治素養(yǎng)。本文就從當前初中教育的現(xiàn)狀出發(fā),對歷史課堂中法治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做幾點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法治教育;策略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概率也呈上升趨勢。根據調查研究數(shù)據顯示,青少年犯罪問題關系到國民的精神問題,必須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幫助青少年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法制觀,促進他們全方面發(fā)展。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樂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教師要引入新時期的歷史題材,使他們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以發(fā)揮歷史課堂中的法治教育作用,保證青少年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注重歷史元素的引入,豐富法治教育內容
鄧小平同志曾經提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開始,小學、中學都要進行這個教育?!辫b于此點,新時期的教師要提高學生對歷史科目的感知和理解,就要踐行和落實“素質教育”,讓教育真正的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xiàn)代化。在全社會普法、全民學法守法的今天,加強對中學生的道德法治教育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過程,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初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但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如果不加以教學和限制,有的學生不知道如何面對困難,難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
作為新時期的歷史教師,我們不僅要立足于歷史教材,給學生講解基礎的歷史知識,還要加入一些道德法治知識,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提高他們的道德法治觀念。例如,在教學土改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器,給學生播放一些歷史教育紀錄片,讓學生感受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時期的土地改革的歷史事跡,認識到抗日戰(zhàn)爭的艱難。在這種情景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能將歷史知識融入到視頻中想象和學習,跟隨教師的引導感受各個地區(qū)的歷史文化知識和風土人情。
二、開展歷史教學的活動,提升法治教育質量
很多法治文獻和歷史是分不開的。比如《中國土地法大綱》,就建立于黨在各個時期所實行的土地政策基礎之上。想要讓學生明白土地改革的條例規(guī)范,就要引入各種歷史教學活動,喚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明白,“土地問題仍是關系到國家安定、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大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歷史課堂的教學作用,真正提升學生對歷史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必要時教師可以在初中歷史課堂中加入圖片,并根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給其構造一個“圖樣豐富、極具人文素養(yǎng)”的歷史教學環(huán)境。如果學生難以理解法治條例里的內容,我們可以結合領導人講話,給學生灌輸一定的時事政治。
比如鄧小平同志曾經說過“改革開放是帶領中國走向小康的必由之路,是改善住居民房條件的必要保障?!绷暯娇倳浺苍浾f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這些都是偉大領導人曾經說過的至理名言。通過這些真實的案例引用,能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幫助他們理解歷史文化和法治知識,正確對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三、保證歷史教學的實例,培養(yǎng)學生法治觀念
“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鑒于此點,教師要多引入一些歷史實例,讓課堂盡量貼近孩子們的日常學習生活,才能發(fā)揮歷史元素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法治觀念。基于初中學生的生理年齡特點,教師只有保證歷史教學的實例,才能培養(yǎng)學生法治觀念,不斷延伸教材上的知識點。比如教學《抗日戰(zhàn)爭》一課時,畢竟學生沒經歷過戰(zhàn)爭,只能從教材課本中獲取歷史知識難免缺乏真實性,不足以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活動的時間組織學生觀看影片《東京審判》,給學生展示抗戰(zhàn)時期的慘絕人寰,讓學生感受到正義審判的力量。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新一代青少年樹立人文精神,提升他們的科學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聯(lián)系儒家思想,給學生灌輸“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德思想,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使他們明白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些歷史電視劇也能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件。比如《戰(zhàn)國七雄》、《武則天秘史》、《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在這些歷史劇中,各國競相變法,使人類社會由人治轉為法治,把革命推向了高潮。當學生真正進入這些電視劇中感受歷史人文情懷,就能意識到法治對于國家長久治安的重要性,認識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勢在必行。
總而言之,歷史是初中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初中生“道德觀念、人文觀念、科學核心素質”的發(fā)展起到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了響應新時期的號召,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制定教學計劃,并注重歷史元素的引入,豐富法治教育內容。初中生的思維想象力十分豐富,只有不斷強化歷史教學的模式,提升法治教育質量,才能保證他們對法制知識的理解,全方面培養(yǎng)學生法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