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強
摘要: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在這些年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對于物理的學習是非常吃力的,對此我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針對我所找出的原因研究了相應的對策.我希望本文能夠引起教師對學困生的重視,幫助學困生走出學習困境,從而提高這一群體的學習成績.
關(guān)鍵詞:物理學困生 思維特點 成因分析
所謂的學困生,指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對于知識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成為物理學困生的原因有多種,大部分是由于學生平時的學習中總是持有懈怠的態(tài)度,學習不投入,不用心,另外,還有少部分學生在學習上非常努力,但由于某種原因,他們很難在學習中取得理想成績.針對以上現(xiàn)象,筆者從其中一點原因——思維障礙因素來入手進行探究.
一、思維障礙的成因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jié)合物理學科的特點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物理知識概括性強,且較為抽象,因此,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必須要體現(xiàn)以上特點.刻苦型學困生是不具備以上思維特點的,這就使其產(chǎn)生了思維障礙.
1.思維廣度不夠.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廣度,只有這樣才能夠?qū)⑶昂髮W習的知識串聯(lián)在一起,才能具備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然而,學困生通常不具備這一特點,其思維通常是被限制住的,在看待物理問題方面也過于死板和單一,因此很難對物理信息進行全面掌握.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學生很努力地學習物理,但就是很難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理想成績、難以獨立解決物理問題的原因.
2.思維深度不夠.
學困生思維方式的局限性導致其很難在課堂上跟上教師的思維,在聽課過程中始終處于迷糊的狀態(tài).其在面對物理問題時僅僅是分析問題的表面,這種思維方式過于直觀和片面.這類學生通常就是教師怎么教,他們就怎么學,不會獨立思考問題,更不會思考自己的不足.
3.思維變通性不夠.
學困生對物理的概念往往做不到全面了解,在解決物理問題時也僅僅是套用教師教過的方法,因此,這類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方面是非常差的,這種情況長期持續(xù)下去就會造成學生思維死板,不懂得對物理問題進行變通,一遇到新問題思維就會混亂,無法找出問題的本質(zhì).學困生的思維受到嚴重的限制,因此其物理成績也很難得到提高.
4.思維持久性不夠.
在心理學中對思維品質(zhì)的介紹提到了思維的持久性.在高二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對問題的思考是非常需要思維持久性品質(zhì)的.學困生在面對物理題時往往會對其進行一段時間的分析,但在還沒有得到結(jié)論時就會放棄,這就是思維持久性的缺乏.這就使學困生在面對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會立馬放棄,等待第二天課堂上教師的講解,嚴重影響了學生獨立解題能力的提高.
二、轉(zhuǎn)化策略的探究
1.相處過程中有意識地關(guān)愛學困生.
我們都知道,只有讓學生喜歡上教師,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所以,教師必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來了解學生,多關(guān)心學生,適當?shù)卣覍W生進行談心,這樣才能夠取得學生的信任,從而讓學生愛上這門學科.
2.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關(guān)注學困生.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時刻想著學困生,要考慮到學困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照顧到學困生的思維特點,在對知識點進行講解時,要對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論述,降低學困生的學習起點,從而慢慢提高學困生的思維能力.
3.學習過程中有策略地指導.
教師比學生的知識體系完善,應該有較好的學習策略.教師針對不同教學內(nèi)容會有相應的策略,將這些策略教給學困生,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好的引導作用,也可以幫助學生對其學習過程進行計劃和調(diào)控,從而使教學過程得以優(yōu)化,讓學生在學習中領悟到好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懷忠.高中數(shù)學學困生思維障礙成因的分析及矯正[J].中學數(shù)學研究, 2006(2):8-11.
[2]曹小芹,李愛華.淺談高中學生學習物理思維障礙成因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 2013(30):181-181.
[3]盧愛玲.學困生在物理學習中的思維障礙成因及其對策[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0(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