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素香 王梨莉
【摘 要】?目的: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其對患者術后康復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一共收治了復雜性手外傷患者60例。入組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其中一組接受常規(guī)術后護理,另一組聯(lián)合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分別命名為常規(guī)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結果:不同干預后兩組臨床疼痛程度與心理狀態(tài)均存在顯著差異,干預后平均VAS分值比較,常規(guī)護理組明顯高于心理護理組,且常規(guī)護理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較同一時間點心理護理組明顯偏高(P<0.05)。結論: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術后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
【關鍵詞】?復雜性手外傷;術后康復;心理護理干預;心理狀態(tài)
手部是人們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應用較多的身體部位之一,同時也是較易受傷的部位。手外傷發(fā)生之后,大多需要及時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手術治療,以有效控制病情[1]。但是,對于復雜性手外傷患者而言,在術后,大多存在較為嚴重的疼痛癥狀。同時,患者往往會對術后恢復效果產生一定的擔憂,表現(xiàn)出焦慮等不良的心理和情緒。為此,還需在術后及時對患者實施必要的護理干預,以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為促進患者的術后良好恢復提供所需條件。此次研究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觀察其對患者術后康復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一共收治了復雜性手外傷患者60例。入組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其中一組接受常規(guī)術后護理,另一組聯(lián)合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分別命名為常規(guī)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常規(guī)護理組男、女分別為18例,12例,年齡21~71歲,平均(39.25±3.07)歲;受傷原因統(tǒng)計:壓砸傷6例,車禍傷3例,切割傷12例,機械碾壓傷9例;受傷至手術時間1~6h,平均(4.25±0.13)h。心理護理組男、女分別為19例,11例,年齡20~72歲,平均(40.12±2.85)歲;受傷原因統(tǒng)計:壓砸傷7例,車禍傷3例,切割傷10例,機械碾壓傷10例;受傷至手術時間1~6h,平均(4.16±0.11)h。兩組基本情況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組接受常規(guī)術后護理,心理護理組聯(lián)合接受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方法為:護理人員及時的對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進行了解,重點關注患者的手部損傷情況和手術治療效果,以及患者的家庭狀況、基本經濟條件等。進而與患者進行主動的交流,掌握患者的真實想法,從中了解患者存在的思想負擔和所擔憂的具體問題。之后,對患者實施針對性的疏導、安撫,并對其予以積極的暗示和鼓勵,增強其術后恢復的信心。同時,充分考慮到術后疼痛給患者帶來的身心痛苦。注意及時與患者交流,詢問患者的疼痛程度。告知患者術后疼痛屬于正?,F(xiàn)象,以免患者過度緊張或擔憂。并結合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臨床表現(xiàn)等,評估其疼痛程度。為患者播放一定的音樂、視頻等,以轉移其疼痛注意力。針對疼痛劇烈的患者,遵醫(yī)囑對其使用一定的鎮(zhèn)痛藥物。
1.3 觀察指標
在不同的時間點,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疼痛程度和焦慮、抑郁狀態(tài)進行評估,相應的時間點包括研究開始時、不同干預后,應用的評估方法或工具分別為疼痛程度VAS評分法、焦慮自評量表(SAS)、自評抑郁表(SDS)[2]。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不同時間點統(tǒng)計所得的相關指標數據結果均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檢驗方法為t檢驗,差異顯著的評估依據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不同時間點疼痛程度VAS分值統(tǒng)計比較
不同干預后兩組臨床疼痛程度存在顯著差異,平均VAS分值比較,常規(guī)護理組明顯高于心理護理組(P<0.05)。見表1。
2.2 兩組不同時間點心理狀態(tài)評估
常規(guī)護理組與心理護理組在不同干預后的心理狀態(tài)差異顯著,常規(guī)護理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較同一時間點心理護理組明顯偏高(P<0.05)。見表2。
3 討論
手外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手外科針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對患者實施必要的手術治療。手術過后,患者容易存在一定的疼痛感。同時,很多患者也會對術后手部功能的恢復情況產生一定的擔憂,進而表現(xiàn)出焦慮等狀態(tài)[3]。但是,在常規(guī)術后護理中,大多側重于對患者臨床病情的觀察以及切口護理等,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關注和干預相對較少。為此,在此次研究中,在常規(guī)術后護理之余,對患者聯(lián)合實施一定的心理護理干預。經不同的干預發(fā)現(xiàn),干預后平均VAS分值比較常規(guī)護理組明顯高于心理護理組,且常規(guī)護理組的焦慮、抑郁評分均較同一時間點心理護理組明顯偏高。即提示,聯(lián)合實施一定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在緩解患者術后疼痛,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方面獲得了可靠效果。具體的護理中,注重在全面了解患者手部損傷情況與手術方案、經濟條件等基本情況的基礎上,與患者之間進行密切交流。進而有針對性的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導,以及強有力的情感支持。同時,術后疼痛感的存在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身心痛苦,導致患者出現(xiàn)煩躁、焦慮等情況,進一步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為此,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時候,還注意針對患者因術后疼痛產生的不良心理,對患者實施了針對性的心理安撫和疏導[4-5]。進而在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舒適度的同時,也改善了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
總之,通過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應用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緩解其臨床疼痛,對促進患者的術后恢復十分有利。
參考文獻
[1]?張維民,徐翠平,林海鴻,等.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干預對手外傷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3):2610-2611.
[2]?朱瑞芝,張偉.圍手術期心理護理對職業(yè)性手外傷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影響[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10):415.
[3]?趙靜.心理護理在手外傷護理中的臨床應用觀察[J].心理醫(yī)生,2017,23(31):141-142.
[4]?陶敏紅.心理護理對手外傷腹部帶蒂皮瓣移植術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6,24(09):141-142.
[5]?吳洪波.延續(xù)性康復護理對復雜性手外傷患者顯微外科修復術功能恢復的影響[J].安徽醫(yī)藥,2018,22(02):37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