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課程是中學階段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學生發(fā)展來說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評價對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用,立足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應當從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全面型和科學性,從而保障教學質量能夠在不斷的評價與優(yōu)化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提高。本文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出發(fā),簡要概述了當前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經驗,闡述了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創(chuàng)新策略,以期能夠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與發(fā)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數學;教學評價;創(chuàng)新策略
一、 引言
在現代化素質教育過程中,課堂教學評價已經成了十分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透過多元化全面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夠及時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步情況以及學習表現效果進行客觀、合理、全面的綜合評價,便于學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而使課堂學習效果得到提高。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在核心素養(yǎng)的視角下積極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評價中存在問題,借助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形式,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全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 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是具有數學特征的思維品質,關鍵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是在數學學習和應用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這些數學核心素養(yǎng)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交融,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不斷提高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在原有教學評價點評過程中立足“評”,重視“點”的過程,從而督促學生能夠在日常學習實踐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的提高與發(fā)展?,F代化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帶動著課堂教學評價的逐步完善與進步,但是在當前課堂教學評價實踐過程中同樣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課堂教學評價作用的發(fā)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教學評價觀念有一定的滯后性
在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影響教學評價質量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學評價觀念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實踐評價環(huán)節(jié),許多教師只是單一的按照以教材為基準的評價體系對教學過程進行評價,以教師自身為評價的中心,將課本教材知識作為重點內容,以考試檢測的方式為主要評價形式?;谶@種單一的課堂教學評價形式,最終結果只會嚴重阻礙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和學習,只注重學生解題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思維的教育,很難培養(yǎng)起學生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應用的能力,長期以往對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二)教學評價效果不理想
在當前的初中數學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課堂教學評價雖然得到了順利的開展和應用,就當前實際教學評價效果來說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之處。課堂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在于優(yōu)化教師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學習實踐質量,促使學生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活動對自己真實的學習現狀進行審視,促進學習有效性的提升。就當前實際課堂教學評價互動而言,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評價的內容往往都是比較寬泛的,并沒有精準的指出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而且這種單一的評價形式往往使學生處于被動的位置。與此同時,學生對教師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評價內容往往都是模棱兩可的,對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自己實際學習需求表述不清,最終影響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三)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實踐過程中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是影響教學評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課堂教學評價,其主要作用就是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的進步與提高。由于評價環(huán)節(jié)缺乏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交流,教師在進行評價時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掌握并不全面,影響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除此之外,由于師生之間這種單向互動關系的存在,許多學生也難以向教師提出真正合理化的建議,這些情況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評價的效果。
三、 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創(chuàng)新策略
(一)以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完善教學評價觀念與體系
立足現代化素質教育教學實踐,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為了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和客觀性,教師要善于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出發(fā),積極完善和革新教學評價體系,從而更加全面的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評價。首先,教師要積極的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觀念,樹立以學生為學習中心的實行,轉變單一以考試成績?yōu)闃藴实脑u價方式,促使課堂教學評價能夠朝著多元化、層次化的方向發(fā)展。其次,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提升為根本,評價過中滲透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解決問題以及情感態(tài)度等多種因素,全面提升課堂教學評價的系統(tǒng)性,進而使學生透過教學評價能夠更好的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帶動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的提高。
(二)多元化課堂教學評價主體,提升教學評價的效果
課堂教學評價主要包含了評價主體、評價客體以及評價手段三個方面的內容。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評價實踐過程中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應用對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教學評價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首先來說,在課堂教學評價時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教師要善于從學生課堂學習情況出發(f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當前學情等綜合因素,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例如,在學習完“三角形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后,可以組織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內容進行自我的整理與歸納。在學生自我評價過程中學生能夠認真的進行自我的學習審視,對自己當前的學習狀況以及近期的學習進步情況進行檢驗,并發(fā)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與此同時,在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地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幫助學生指出和明確解決相應學習問題的策略,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生自我評價的作用,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其次,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生生互評,鼓勵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客觀、認真的評價。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評價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促進彼此之間的學習交流,優(yōu)化學習效果。在整個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評價的內容進行及時的總結與點評,并從學生評價信息中發(fā)現自己課堂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以此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不斷優(yōu)化與提高。通過這種多元化評價主體的參與,既能夠有效促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有效性的提升,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在多元化的評價實踐過程中正確認知自己的學習狀況,借助教師的教學指導實現自我的修正與提升,促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三)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在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是有效教學評價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在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單向互動的關系,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借助這種有效的溝通及時的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缺陷,提高課堂教學評價的準確性。除此之外,有效的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學生通過與教師的溝通及時的發(fā)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教師同樣可以在這種有效的溝通交流中調整教學策略與方法,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與學生真正的實現有效的互動才能夠推動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當學生在某一方面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取得較大的進步時,教師應當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當學生階段性學習成績得到提高時教師要針對這一過程的學習提出客觀的點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將課堂教學的評價過程轉化為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探究的內在動力,促進學生在今后的課程學習過程中更加的積極和主動,促進自身綜合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四)提高評價指標的多維化,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僅強調了學科專業(yè)能力的教育和培養(yǎng),同時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個性化發(fā)展。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多維化發(fā)展就是要求教師在進行學生學習評價時從學生學習需求和個性化學習的目的出發(fā),借助多樣的評價內容對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進行評價,真正實現教學評價的智慧化、科學化發(fā)展。在數學課程學習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特征,加上學生自身的數學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正處在發(fā)育的動態(tài)階段。教師進行教學評價時就需要結合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課堂學習理解能力、分析問題思維能力等多個角度出發(fā),進行多維的教學評價活動。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相關內容時,針對學生自主能力較強,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采用引導式的教學評價方式,指引學生朝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fā)展不斷激發(fā)自身學習潛能;針對學習中等的學生而言,多采用激勵式的評價方式,并為學生指出優(yōu)化學習的技巧和方式,提高學習效率;針對學習一般的后進生,則多采用肯定式的教學評價,先從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入手,幫助學生正確認識一元一次方程的特征,從而在深入淺出的教學引導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并循序漸進的帶動學生進步和提高。通過這種多維化的評價指標應用,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在面向全體學生評價時兼顧因材施教的原則,促使不同基礎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可以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得到提高與發(fā)展,進而促進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四、 總結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創(chuàng)新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從日常課程教學實踐和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出發(fā),明確當前教學評價的弊端和劣勢,并積極的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通過日常應用實踐與反思,循序漸進的推動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創(chuàng)新和完善,優(yōu)化傳統(tǒng)課程教學質量,助力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鄒彩玲.淺談新課標理念下中學數學課程教育評價[J].中華少年,2016(20).
[2]羅奇.基于新課標理念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評價體系構建[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31(2):148-152.
[3]張理科.新課程理念下中學數學學習過程評價的研究[J].中學數學,2019,579(5):85-86.
作者簡介:李惠清,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廣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