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育部門對各個階段學生的學習成長狀況愈加關注,也對他們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初中時期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育,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盡管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環(huán)境,但家庭環(huán)境和家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也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根據(jù)相關的調查發(fā)現(xiàn),家庭教育不夠健全的學生,其身心發(fā)育和人格大都不夠健全,在學習中也受到一定的阻礙?,F(xiàn)代化的教育將學校與家庭進行融合,實施家校結合這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可以全面地監(jiān)督初中學生的成長與學習狀況,為他們的更好發(fā)展做好了足夠的準備,也極大地促進了人才的培養(yǎng)。本文主要對初中教育展開家校結合實效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 初中教育;家校結合;實效性
一、 引言
教育部門擔負著一代又一代人材的培養(yǎng)重任,培育著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材,繼而影響到國家的強大和發(fā)展。在社會文明和人們的價值觀念逐漸變化的過程中,教育事業(yè)也成為一項越來越重要的工作內容,教育所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廣泛,對學生的教育標準也逐漸提升。作為學生學習和接受知識的主要場所,學校對學生的教育,直接地影響著青少年的價值觀念與行為意識,但家庭環(huán)境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學生的言行舉止。眾所周知,初中是學生成長最為關鍵的時期,初中生的心智處于發(fā)育過程中,需要家長與教師的正確指引和培養(yǎng),才可以朝著更健全的方向成長。因此,學校便應當與家長之間展開合作交流,給初中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他們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塑造與人格的健全,做好足夠的準備。
二、 初中教育中展開家校結合的重要性分析
家校結合是一項需要教師與家長共同完成的工作,也從家庭和學校兩個環(huán)境入手,為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做好準備。在初中教育中,展開家校結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只有正確地認識到這些,才可以加強對家校結合工作的重視力度。
(一)為初中學生的學習與成長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
在歷史上,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環(huán)境對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都有著非常直接的影響。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自身的思想觀念、興趣愛好以及學習習慣等等,都處于形成的過程中。由于初中生的好奇心較強,對外界的各種事物容易產(chǎn)生興趣,繼而就會影響到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學校對學生的教育,并不能夠完全為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全面的保障,還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作為輔助。展開家校合作,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好的環(huán)境,使他們盡可能地接觸到更多健康和積極向上的事物。
(二)加強初中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社會文明的進步以及教育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使得各個行業(yè)對于人才的要求標準逐年上升,繼而給教育事業(yè)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學校在引導學生對文化課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更應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培養(yǎng),尤其是初中階段處于身心發(fā)育關鍵時期的學生。家校結合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讓家長與學校教師共同參與其中,從各個方面都給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家校結合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步伐,給社會上各個行業(yè)對于人才的需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
人才的培育和學生的教導重任,不能只壓在學校方面,也需要家長的有效配合。展開家校合作工作,讓學校與家長共同為學生的成長與學習的進步做好準備,通過家校合作,也有助于家長與學校都及時了解學生在不同場合的情緒變化,與他們的學習習慣特征。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對孩子的一些習性更為了解,當家長與教師進行合作的過程中,也會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使初中學生獲得更為積極健康的教學資源,從而就能夠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推進作出貢獻。
三、 初中教育中家校結合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
家校結合是現(xiàn)代化教育事業(yè)中一項常見的教學形式,也是對學生學習進步的重要教學方式。初中學生在管教與引導過程中往往會存在一些困難,要有效保證家校合作工作的順利進展,也與學校和家長自身密不可分。在我國初中學校中,家校合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種。
(一)學校并未正確認識家校結合的教育價值
據(jù)調查,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初中學校里,都展開了家校合作工作,在進展過程中也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其中最為主要的,便是一些家長對家校合作所帶來教育價值缺乏正確的認識,大部分家長認為,教育學生應當是學校的責任,不應把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學業(yè)完成狀況歸咎在家長身上。當學校展開家校合作工作時,廣大家長沒有發(fā)現(xiàn)該種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的有利之處,如此一來,就會影響到學校與家長合作的進行,也會給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他們的學業(yè)進步造成阻礙。
(二)家長缺乏對家校結合工作的理解,對該項工作不夠支持
家校合作工作的展開,離不開家長與學校任何一方,這需要兩者共同合作并完成的教育內容。根據(jù)對部分院校的家校合作現(xiàn)狀展開調查時發(fā)現(xiàn),有不少家長,對于學校制定的家校結合工作任務,和幫助學生共同完成、輔導作業(yè)的任務并不夠支持,也無法理解學校為何要將教育學生的部分工作交付在他們手中。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便會嚴重影響到家校合作工作的進度,也給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與學習體驗帶來不好的約束。
(三)學校在家校結合方面,給家長的指導工作有待加強
家長在家校結合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主要負責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狀況和表現(xiàn),而家長應當為學生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并采用科學的教育方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學生養(yǎng)成更好的學習習慣。但家校結合工作畢竟是一項教育工作,需要一定的專業(yè)性,而大部分家長對于教育方面都不夠理解,也缺乏認識。這就要求學校應當給家長展開合理的指導工作,但實際情況是,學校給予家長的指導工作并不多,也缺乏專業(yè)性。有些院校甚至并未與家長有實際的溝通,只是形式上給家長進行了通知,這使得家長不知如何正確地為家校合作工作做好準備。
四、 優(yōu)化我國初中教育中家校結合實效性的策略研究
家校合作工作的展開,旨在為社會上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做好準備,要使得家校合作工作朝著理想的方向發(fā)展,我國教育部門便應當注重家校合作的實效性,從各個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其中,并及時給家長培養(yǎng)更多關于家校合作工作的專業(yè)知識,以此來促進該項工作效率的提升。
(一)校方展開專題講座,帶領家長全面認識家校結合工作
一般來講,大部分家長對家校結合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與理解,想要家長為家校結合工作貢獻出一分力量,作為培育人才的主要基地,學校也有責任帶領家長對該項工作有全面的認識。因此,學??梢哉归_一系列專題講座,給家長灌輸關于該項工作應當注意的內容,讓家長了解更多理論方面的知識。同時,專家也要給學校教師和家長,一起講解初中時期不同階段,學生所具備的心理特征和學習喜好,使家長可以根據(jù)這些,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家庭氛圍,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念。此外,家長自身也要不斷地從實際生活里,總結各種家庭教育的經(jīng)驗,有效地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家校結合的專題講座,要不定時地開展,使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更為重視,在講座之后,教師與家長都能從中獲得,選擇正確時機和正確態(tài)度與方式去培育學生。
(二)不定時進行家訪,拉近家長與學校之間的距離和交流
家庭教育與學校的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初中學生從家庭環(huán)境以及父母的相處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言行習慣,繼而給學生的學習能力帶來幫助。家校結合工作的具體進展狀況應當及時了解,根據(jù)對這些狀況的分析與研究,再制定出更為科學的教育計劃。學校作為主辦方,要對家長不定時進行家訪,讓家長感受到學校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便于促進教師與家長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溝通,為解決在家校結合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好足夠的準備工作。在此過程中,對于家長所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也要進行適當?shù)闹刚?,督促家長積極地參與在家校結合工作中,不斷促進初中學生朝著更為健康全面的方向成長。
(三)構建家長委員會,加強家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
在家校結合工作中,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學校教育中教師自身有著專業(yè)的教學能力,而家長在該方面總是缺乏一定的教育經(jīng)驗,家長對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了解的也不夠全面。那么,學??梢詷嫿议L委員會,鼓勵家長走進初中學生的學習生活,并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與教師之間進行更為密切的配合,推動家校合作工作的不斷進展。
(四)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搭建家校結合的信息溝通渠道
任何工作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工作人員之間的有效配合,而這些都建立在交流的基礎之上。由于家長與教師平時各自的工作都比較繁忙,交流的機會也不夠多。但是,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廣泛覆蓋,學校開展的家校結合工作,也可以與時俱進,結合新時代的發(fā)展,對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進行充分的利用,繼而為家校結合工作構建一定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家長對各自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溝通,也便于家長和教師都能夠及時地了解初中學生在不同環(huán)境下的不同表現(xiàn)。雙方便以此為依據(jù),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制定更為科學和個性化的教育方式,使家校結合發(fā)揮其最大的作用,為我國人才的培養(yǎng)作出一定的貢獻,繼而推動教育事業(yè)朝著更為理想的方向發(fā)展。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時期,青少年的心理處于發(fā)育的過程中,他們的身心對外界的各種事物都比較敏感,也容易走上歧途。要為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做好準備,便應當開展家校合作工作,在學校教師與家長的共同合作下,了解學生的一舉一動和異常表現(xiàn),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表現(xiàn)對他們制定針對性的教育方式,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成長環(huán)境,讓學生不僅能夠有健康的生活空間,使他們在學習能力提升的基礎上,還可以形成更為健全的人格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馮亞蘋.初中教育中家校結合實效性的探討[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5(3):165-166.
[2]魏生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增強家校合作教育的實效性[J].甘肅教育,2019(20):146-147.
[3]武靜靜.家校協(xié)同教育實效性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8(29):557-558.
[4]季誠鈞.現(xiàn)代家校結合模式探討[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7(1):137-140.
[5]馬德佳,陳富祥,楊蕊.家校結合:美好的愿景與慘淡的現(xiàn)實[J].甘肅教育,2017(21):115-116.
[6]劉冬冬.關于構建家校結合模式的思考[J].遼寧教育,2016(5):125-128.
[7]葉小容.家校結合構建和諧班級[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1):239-240.
作者簡介:
馬曉霞,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新添堡回族鄉(xiāng)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