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靜
(青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山東青島 266000)
躁狂癥屬于一種心理疾病,是指患者產(chǎn)生情感癥狀的一種精神障礙,導致躁狂癥的原因多為環(huán)境或事故刺激了患者精神。躁狂癥患者發(fā)病時多表現(xiàn)為異常興奮、思維異常跳躍且言語較多、相較于平時精力旺盛,難以判斷其正常行為且其自我感覺良好。 臨床對于躁狂癥患者多采用電休克、口服氯氮平等方式進行治療, 雖然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改善病情的作用,但由于躁狂癥病情的特殊性,患者預后效果較差,難以痊愈[1]。 基于此,該研究以該院2018 年11 月—2019年11 月收治的80 例躁狂癥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優(yōu)質護理對其臨床康復效果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80 例躁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信封法分為對照組(40 例)和研究組(40 例)。納入標準:滿足《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家屬均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臨床資料不完整患者; 合并惡性腫瘤或重大器質性疾病患者。對照組:男21 例,女19 例,平均年齡(38.85±4.21)歲。研究組:男18 例,女22 例,平均年齡(37.91±3.73)歲。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該研究經(jīng)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遵醫(yī)囑給予常規(guī)治療。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 向患者介紹院內環(huán)境,通過集體疏導等常規(guī)護理方式幫助患者保持心境平和。
觀察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舒適護理:為患者營造干凈、整潔的病房環(huán)境,責任護士每日定時尋訪,保證病區(qū)安靜,護理人員應提供舒適環(huán)境,定期清潔和消毒病房,保持干凈整潔,勤通風,做好溫濕度調節(jié),確保病房內與周邊無噪音,囑咐患者家屬控制說話音量,降低對患者情緒的刺激和影響,利于患者休息。(2)健康教育: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非常重要。應向患者介紹疾病知識,提高其知識掌握程度,尤其是疾病治療方式和相關事項等, 利于患者配合治療。 定期以座談會、視頻講解等模式為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健康教育,為其講解躁狂癥的病因、發(fā)病機制、注意事項及治療護理方式,糾正患者及其家屬的錯誤認知,提高其護理能力,為治療提供輔助作用,提升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以更好地配合治療, 達到理想預后。(3)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多食用富含B 族維生素的食物,指導其多進食豆制品、蔬菜等有益于病情康復的食物,保證膳食均衡。 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與其家屬共同制訂膳食計劃。 指導患者充分休息以保持精力進食。進食前控制患者液體攝入量,防止胃部擴張。指導家屬準備患者喜愛的食物。 幫助患者加強活動量,刺激腸道蠕動。 便秘患者應少量多餐,適當攝入膳食纖維。 (4)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交流,主動向其介紹醫(yī)護人員并詢問患者感受,通過日常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況,觀察其心態(tài)變化,若發(fā)現(xiàn)患者有負面情緒,應積極開展心理干預,緩解其負面情緒。另外,與患者交流還可增強護患之間的信任感,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依從性。 護理人員通過耐心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內心需求,給予針對性的疏導,幫助其排解負面情緒,滿足其內心需求。 (5)日常護理:護理人員應按時看管患者服藥, 協(xié)助料理患者住院期間的生活,組織各種緩解心情的娛樂活動,如聽音樂、健身、看電視等。護理人員可定期安排患者進行1 周1 次的放松訓練,每次持續(xù)1 h 左右,讓患者通過訓練來舒緩心情。 對患者進行運動指導,要求每周至少3 次恢復訓練,組織跳繩、慢跑等活動促進患者社會功能恢復。
(1)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并比較。(2)采用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評估兩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8 個維度, 分數(shù)越低提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3)觀察記錄患者服藥情況并比較。 服藥依從性情況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并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n(%)]表示,并采用χ2檢驗。 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住院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住院指標比較(±s)
組別住院時間(d) 住院費用(元)對照組(n=40)研究組(n=40)t 值P 值29.45±2.81 22.39±2.76 4.193 0.000 5583.71±815.33 5012.31±622.09 6.809 0.000
研究組護理后生活質量8 個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健康情況疼痛感受活力 生理功能對照組(n=40)研究組(n=40)t 值P 值75.92±2.14 71.23±2.18 8.531 0.000 74.90±3.22 70.71±3.15 7.009 0.000 71.83±2.36 68.24±2.52 6.741 0.000 73.49±2.11 70.28±2.09 6.183 0.000組別生理職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況 情感職能對照組(n=40)研究組(n=40)t 值P 值71.64±2.26 66.30±2.18 7.058 0.000 69.98±2.83 65.85±3.03 6.534 0.000 75.88±2.73 71.13±2.55 5.008 0.000 75.51±3.06 71.24±3.12 5.924 0.000
研究組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壓力也逐漸加大,患精神疾病的人數(shù)逐年上升,因此對躁狂癥患者進行護理指導十分重要,且在護理過程中要求每個護理流程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2-3]。 躁狂癥是一種心理范疇疾病,多發(fā)生于中青年人群,造成躁狂癥的主要因素包括遺傳因素、代謝水平及個人體質等。 躁狂癥患者多為無預兆發(fā)病,起病突然且難以治愈,極易反復[4]。該病患者情緒和行為難以自控,且對疾病認知常存在一定偏差,并未給予足夠重視。 臨床多采用藥物對躁狂癥患者進行鎮(zhèn)定治療,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躁狂情況,但其藥物依賴性較高,需要長期服藥,且效果并不顯著,難以達到理想的預后效果。躁狂癥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較長,精神狀態(tài)較差,多數(shù)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低,護理配合度也不能達到標準[5]?;颊呷朐褐委熀?,社會角色轉變?yōu)榛颊呓巧?,部分患者無法適應生活環(huán)境及社會關系的變化,會產(chǎn)生諸多負面心理,影響其生活質量。針對該情況,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在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搭配心理護理措施,可以改善其自我認知和自我表達能力,還可使其以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治療,防止失控情況發(fā)生。另外,為降低患者發(fā)病危險性,應嚴格管理危險物品,如刀片、剪刀、電源線等,將其放在不可觸及的區(qū)域。 通過與患者溝通交流評估其各方面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問題,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分析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設定并建立短期和長期目標,利于增強護理針對性。 通過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普及來提升其積極性,使其能夠自主參加娛樂活動,擴大社交圈,保證護理效果,使護理措施更加系統(tǒng)化、標準化。
表3 兩組服藥依從性情況比較[n(%)]
當前科學技術和醫(yī)療水平都有了飛速的發(fā)展,對于躁狂癥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認知。心理狀況對躁狂癥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效果影響較大,所以在治療時應使患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出現(xiàn)情緒失控,提高其生活質量和整體心理素質。 臨床經(jīng)驗證明,對于躁狂癥患者,除了給予治療外,護理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重要作用,但常規(guī)躁狂癥護理效果并不理想。 許多學者認為,優(yōu)質護理應用于躁狂癥患者可取得一定成效[6]。優(yōu)質護理是一種將患者的需求置于首位、以患者為服務中心的護理手段,提倡提升整體的護理質量,即:保持躁狂癥患者處于較為安靜的狀態(tài)下,最大程度避免周圍環(huán)境對其產(chǎn)生不必要的刺激;通過健康宣教等形式不斷提高患者及家屬對于躁狂癥的認知水平,提高家屬對患者的日常護理水平,為治療和護理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有效的飲食干預也可幫助患者早日康復,改善躁狂癥狀。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躁狂癥患者的病情可能存在反復, 雖然可在一段時間內控制住病情,但難以保證后續(xù)病情不復發(fā)。 因此,應給予患者適當?shù)男睦砀深A和建設,提高康復效果。另外,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還應動員家屬力量,給予患者愛護和關心,培養(yǎng)其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提高其信心。應避免對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行正面抨擊,應先給予其肯定,再分析其相應的缺點, 委婉地表達其消極思想的弊端,幫助其建立積極向上的思想。 對厭世情緒嚴重的患者,應通過日常交流激發(fā)其價值感和責任感,幫助其發(fā)現(xiàn)自身優(yōu)點,養(yǎng)成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促進其癥狀改善。該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8 個維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王慶梅[6]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將優(yōu)質護理應用于躁狂癥患者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 優(yōu)質護理可加快躁狂癥患者康復進程,改善其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但該研究仍存在以下缺點:未加入隨訪時間、樣本數(shù)量較小,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對此進行完善,為躁狂癥患者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