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煒
[摘要] 目的 分析全面質量管理在血液凈化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將2018年1—12月在該院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74例患者視為調查對象,以任意編號的模式劃入質控組與常規(guī)組(n=37)。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質控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全面質量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治療依從性及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結果 常規(guī)組發(fā)生7例不良反應,質控組發(fā)生1例不良反應,常規(guī)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P<0.05)。常規(guī)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83.78%,質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97.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常規(guī)組患者比較,質控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相對較高,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全面質量管理在血液凈化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依從率,避免患者血液凈化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關鍵詞] 全面質量管理;血液凈化;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1(a)-007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The 74 patients who received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were regarded as the survey subjects, and they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n=37) in any numbered mode. The routine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on this basis, and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patient care quality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Seven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one adverse reaction occurred in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higher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 The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83.78%,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was 97.3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mpared with the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patient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group were relatively high, and the data comparison was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in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 and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
[Key words]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lood purific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血液凈化為當前臨床治療急性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其關聯儀器設備較多,技術操作要求性較高,操作難度較大[1]。同時,由于腎功能衰竭患者自身狀態(tài)不佳,免疫能力較差,其風險發(fā)生率較高[2]。血液凈化質量控制的常規(guī)管理中,患者易于出現感染、熱源反應等不良反應,會影響患者整體治療的效果,加強其臨床護理及防范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文章將2018年1—12月在該院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74例患者視為調查對象,根據分組比較的結果展開論述,評估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管理中應用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院為綜合性三甲單位,2018年病例數34 423例。將在該院接受血液凈化治療的74例患者視為調查對象,以任意編號的模式劃入質控組與常規(guī)組(n=37)。質控組男女數量比例為20:17,年齡范圍26~70歲,均值為(48.04±4.76)歲。常規(guī)組男女數量比例為21:16,年齡范圍27~70歲,均值為(48.13±4.74)歲。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guī)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管理,嚴格執(zhí)行各項護理操作,密切留心觀察患者臨床表現,發(fā)現不良反應及時及時治療。質控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具體路徑如下。
1.2.1 組建質量控制小組? 由1名護士長、1名質量控制員、1名責任組長構成,成立護理文書小組、消毒隔離小組、基礎護理小組、危重護理小組、護士素質小組5個護理質控小組,建立并嚴格落實獎懲制度,利用PDCA循環(huán)提升手衛(wèi)生依從性。每周對護理工作實施一次??茩z查活動,對醫(yī)院護理部門血液凈化的情況進行嚴格督查,利用品管圈降低血液管理缺陷率。及時發(fā)現當前臨床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工作中情況,找出問題誘發(fā)的原因,制定相關的解決對策。
1.2.2 加強感染控制? 實施全面的清潔管理,將血液凈化室設置在相對獨立、安靜的場所中,保持室內溫度與濕度的適宜性,加強病房環(huán)境質量的控制。護理人員需要定時通風換氣,地面干燥清潔。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理念,對患者實施分區(qū)管理。
比如通常劃分為急疹、一般及隔離3種透析區(qū),加強院感的防控。以顯著的標識標注透析專機、消毒設備。在血液透析完成后,護理人員需要應用含氯500 mg/L等消毒液實施血液透析設備的消毒處理。若患者血液污染設備,則需要應用可吸濕材料將血液吸干凈,而后應用2 000 mg/L的消毒液對機器實施擦拭。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對設備中管道予以全面消毒處理,每日為患者床單、被套實施更換處理。
1.2.3 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 每個月可以結合血液透析室患者出現的情況、護理工作的情況等進行總結,分析問題且提出有效的改進對策。每個月還可以開展一次技能考核活動,對護理人員的血液透析設備操作能力、相關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查,提升患者的透析質量。結合考核的結果,開展教育培訓活動。結合患者透析中的依從性問題、院感問題等進行分析,講解具體的操作方式、常見的錯誤、預防的方式以及細節(jié)化的處理方法等。增強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操作水平,降低血液透析中不良問題發(fā)生率。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自制問卷調查表比較患者的治療依從率,評價標準為完全依從表示患者能夠完全按照醫(yī)師及護理人員要求治療;基本依從表示患者基本能夠依從,但是存在偶爾未配合的情況;難以依從代表患者無法依從臨床護理及治療活動[3]。由患者自主評價護理質量,結合個人感受打分,從整體護理、健康教育及病室管理方面實施護理服務質量評分,分數范圍0~100分,分數高代表患者護理質量滿意度高[4]。
1.4?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常規(guī)組與質控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常規(guī)組發(fā)生7例不良反應,質控組發(fā)生1例不良反應,常規(guī)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常規(guī)組與質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比較
常規(guī)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83.78%,質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97.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常規(guī)組與質控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比較
與常規(guī)組患者比較,質控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相對較高,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血液透析技術比較復雜,專業(yè)性特征突出,對護理人員個人的能力、職業(yè)素養(yǎng)等均提出了較高要求[5]。隨著現代醫(y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對臨床護理干預的方式、干預的效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常規(guī)護理模式逐漸無法滿足當前患者的護理需求[6]。
全面質量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治療期間的應用,能夠以完善的管理制度,減少患者感染發(fā)生率,避免患者熱源反應的發(fā)生[7]。護理人員可以構建全面質量管理小組,對護理工作的具體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當前臨床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工作中情況,優(yōu)化血液透析護理管理的模式。
針對于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不良反應,則需要加強預防性管理。護理人員需要主動與患者交流,介紹血液透析治療的流程、可能會發(fā)生的不良反應等[8]。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理念,多與患者交流。在日常護理中加強衛(wèi)生清潔與消毒管理,降低血液透析中不良問題發(fā)生率。
該次數據比較的結果顯示,常規(guī)組發(fā)生7例不良反應,質控組發(fā)生1例不良反應,質控組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評分相對較高。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質量控制管理,能夠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常規(guī)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83.78%,質控組患者的治療依從率為97.30%。全面質量控制管理方式下,不僅僅關注患者的疾病發(fā)展情況,且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在人性化、專業(yè)化的健康指導方式下,使患者消除焦慮、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患者保持良好治療狀態(tài)。
綜上所述,全面質量管理在血液凈化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能夠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增強患者治療依從性,避免患者血液凈化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建議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麗麗.血液凈化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管理的方法及可行性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30):197-198.
[2]? 鄧婷婷.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8,25(16):138.
[3]? 周青,黃江燕,王鳳英,等.質量控制運用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效果探討[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3):177,181.
[4]? 譚慶慧.質量控制措施應用于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18):37-38.
[5]? 劉文娟.在血液凈化中心的護理管理工作中進行護理質量控制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5):269-270.
[6]? 方有華.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7):137,144.
[7]? 吳曉華.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6):132-133.
[8]? 吳靖,周美玲,連芬,等.質量控制在血液凈化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7,55(7):139-141.
(收稿日期: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