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第三高級中學 南京市高中數學渠東劍名師工作室 210000)
數列是高中數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各地高考的必考知識點,尤其在江蘇卷中,其常常作為解答題的壓軸題,是學生最頭疼的問題.數列本質上是特殊的函數,但是跟函數相比,數列問題千變萬化,學生常常覺得無從下手,沒有所謂的“套路”可尋.另一方面,因為數列解答題所處的位置,學生往往難以完成,大部分學生甚至覺得解題無望,直接跳過,這也導致在復習數列專題時學生感覺復習跟不復習是一回事.這也引起了筆者的反思,在一輪復習過程中,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數列到底有沒有必要復習?答案是肯定的,數列當然需要復習!數列是一類特殊的函數,是數學重要的研究對象,是研究其他類型函數的基本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數列的學習能夠提升數學抽象、數學運算、數學建模和邏輯推理素養(yǎng).數列的復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信心,鍛煉學生不畏困難的品質.那么,數列到底該如何復習?學生的得分點在哪里?在高考的現實背景下,我們還能做哪些?下面,筆者將以“數列的存在性問題”為例,談一談數列的復習.
數列中的存在性問題,常常轉化為方程解的存在性問題,涉及的往往是兩類方程:①方程的個數大于等于可求解未知數的個數;②方程的個數小于等于可求解未知數的個數(不定方程).對于類型①,解題往往比較簡單,找到足夠的方程,解出未知量,如果方程的個數大于可求解未知數,那就進一步驗證,如果都能滿足,則存在,否則舍解.類型②往往是學生覺得困難的地方,對于不定方程,該如何求解呢?
筆者從幾個簡單的例子下手,試圖找出這類問題的一般性規(guī)律.
例1已知an=2n,是否存在正整數p,q,r(p 解法1假設存在正整數p,q,r(p 變式1 已知an=2n,是否存在三個互不相等正整數p,q,r,且p,q,r成等差數列,使得ap-1,aq-1,ar-1成等比數列?并說明理由. 解法1因為p,q,r成等差數列,所以p+r=2q.假設ap-1,aq-1,ar-1成等比數列,則(ap-1)(ar-1)=(aq-1)2,即(2p-1)(2r-1)=(2q-1)2,化簡得2p+2r=2×2q.(*) 解法2因為p,q,r成等差數列,不妨設p 設計意圖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步驟是:條件轉化→化簡等式→合理判斷,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合理判斷,如果不存在,就要推出矛盾,如果存在,就要把解找出來.例1屬于不存在的情況,解法1是通過奇數與偶數的分析來推出矛盾,解法2是通過整數與分數的分析推出矛盾,解法3是通過正數與負數的分析推出矛盾;最后殊途同歸,都說明了不存在正整數p,q,r(p “套期保值是全世界防范農產品價格風險的有效工具,可以使價格風險降低到最低限度,是保證農民收入的一種較好的方式?!苯瘗i期貨經紀公司營銷總監(jiān)周帥在講臺上,從國家農業(yè)政策解讀、套期保值的好處等方面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他把高深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發(fā)生的案例相結合,讓“套期保值”這個高大上的詞語變得通俗易懂,不時引來陣陣掌聲。原來,曙光農場正在舉辦農產品期貨服務實體經濟實操研討會。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理科)》要求學生“了解數列是自變量為正整數的一類函數;了解等差數列與一次函數、等比數列與指數函數的關系”.近幾年來,數列與函數的綜合題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常作為壓軸題出現, 解決這類問題往往用到函數思想、方程思想、化歸思想等多種數學思想.數列是一類特殊的函數,是定義在正整數集或其子集上的函數, 我們可以運用函數思想來研究和解決數列的問題.愛因斯坦說過:“猜想比知識更重要.”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小心求證”.數列中的存在性問題,在處理過程中還應結合函數思想來考慮.如例1,讀完題不妨先去猜一猜存在還是不存在.數列{an}是一個單調遞增的指數型數列,而指數函數y=2x的圖象是單調遞增的,為凹函數,等差數列的通項是關于n的一次式,而一次函數的圖象是一條直線;直線與指數函數的圖象至多有2個交點,因而不可能出現有3項成等差數列.有了這樣一個直觀判斷,接下來就是去求證,這樣一來解題思路就會非常清晰. 解析因為Sn=n2,所以當n≥2時,an=Sn-Sn-1=2n-1. 又當n=1時,a1=S1=1,適合上式,所以an=2n-1(n∈N*). 故當m-5=1,2,3,4,6,9,12,18,36時,分別存在t=43,25,19,16,13,11,10,9,8適合題意,即存在這樣m,且符合題意的m共有9個. 設計意圖例2的難點在于求不定方程的整數解,條件轉化后列出等式,基礎較差的學生不知如何下手.解決路徑:(1)兩個未知量、一個等量關系,可以進行未知量分離;(2)利用約數,篩選不定方程的可能解,縮小范圍,進而使枚舉檢驗成為可能.該題在化簡等式時還應該注意優(yōu)化計算,多觀察式子的結構特征,不要盲目地交叉相乘“硬解”,對于分式常??梢圆捎萌〉綌?、分離常數等方法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變式在例2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利用不等關系來縮小范圍的路徑. 上面兩組例題整體難度不大,筆者提供的是較簡單的數列模型,主要是想突出解決此類問題的一般路徑.數列中的存在性問題,按存在與否可分成兩大類,大體可按照下面的線路圖求解:(1)條件轉化→化簡等式→合理判斷→不存在→找矛盾(奇數與偶數、有理數與無理數、正數與負數、整數與分數等);(2)條件轉化→化簡等式→合理判斷→存在→列舉(約數、求范圍等). 反饋練習1已知bn=3·2n-1-2,試問:數列{bn}中是否存在不同的三項bp,bq,br(p,q,r∈N*)恰好成等差數列?若存在,求出p,q,r的關系;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注:利用奇偶分析,說明不定方程無解. 注:利用有理數無理數分析,說明方程無解. 通過對數列中的存在性問題的探究,把復雜的數列問題分解開來,讓學生發(fā)現原本“高大上”的數列也可以“平易近人”,這讓學生對于數列的學習增強了自信心,這一點在高三的一輪復習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輪復習中,如果直接就拋出一些數列綜合題讓學生來做,學生一定會覺得看不到希望,不愿意再嘗試,教師不如通過這樣的小專題來把難點分解,然后逐個擊破.此外,在對數列中的存在性問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通過運算也促進了數學思維發(fā)展,形成規(guī)范化思考問題的品質,養(yǎng)成一絲不茍、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如例1中需先說明q+1-p和r-p都是正整數,然后才能得到2q+1-p和2r-p都是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