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靚
【摘要】 伴隨國家教育改革的推進,高中教育更加重視德育教學,高中音樂教育作為高中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也要追隨素質教育的潮流,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出發(fā),優(yōu)化高中音樂課堂內容,提升高中音樂教育立意,重視在高中音樂教育過程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本文從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入手,分析在高中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教學的路徑。
【關鍵詞】 高中 音樂 德育 功能 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01-075-010
高中音樂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學生藝術能力的學科,其本身就具有美育功能,所以高中音樂課的德育功能比其他學科更為凸顯。這就要求音樂教師應該深入發(fā)掘這種課程價值,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價值觀念,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健全,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一、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分析
音樂是一門藝術學科,其自古以來就具有教化人心、陶冶情操的功能,其實音樂從古代就體現(xiàn)出了它獨特的德育功能,人們用各種樂器進行禮制,在各種重要的場合中,都會看到音樂的身影。所以音樂的美育功能和德育功能是相輔相成的,許多音樂歌曲中都充滿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都在宣揚著善良、道義、友愛、和諧的品質,這些元素蘊含在音樂作品中雖然比較抽象但卻反映了許多歌頌性的思想內容,這些內容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的道德品質和思想標桿,對學生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而且這些歌曲并沒有消散在時間洪流中,反而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保存、傳唱直到今天,這使得這些歌曲比其本身的價值更加厚重和珍貴。比如在革命年代,許多紅色歌曲傳達了對于解放、勝利、民族和階層的內容,這些歌曲在現(xiàn)代人聽來具有十分顯著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學生了解國家歷史,增強愛國熱情。
二、高中音樂教學中德育功能的發(fā)揮路徑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教師應該從高中音樂教材中深入挖掘可以進行德育教育的素材,因為高中音樂的教材都是由教育部門精心編撰的,里面的內容都是符合高中生心理認知能力和年齡特點的,既具有一定教育意義又能夠貼合高中生的興趣特點,教師如果能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將高中音樂教育課程目標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勢必會激發(fā)出高中音樂教育更好的教學價值。
高中音樂教材主題思想包括尊老愛幼、樂于助人、熱愛祖國、贊美山河等內容,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深入挖掘這些德育思想,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與音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產生共鳴。
例如,目前高中音樂教材中有許多關于愛國的題材如《松花江上》、《光榮犧牲》、《英勇就義》三個模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之際,其實有不少人包括新時代的年輕人總是發(fā)出疑問:為什么我們總是要回顧歷史,為什么我們總是要講述過去的故事,發(fā)揚過去的精神。時代不一樣了,我們?yōu)槭裁床荒苊嫦蛭磥?,不斷前進呢?通過對于音樂教材中愛國題材歌曲的賞析和鑒賞,可以讓學生們對于愛國、圖強、奮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這不僅在革命時期對于人的實踐活動有指導意義,在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這一代人更加注重對于自身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提高,愛國主義精神同樣可以指導現(xiàn)代人在不斷發(fā)展自身、不斷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持續(xù)前進,同樣可以引領他們在遇到問題、遇到困難時不畏艱辛、迎難而上。
(二)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德育元素滲透
不得不說,音樂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音樂,音樂中包含的美和品德是需要一定經驗和閱歷才能理解的,高中生的年齡和心理雖然日趨成熟,但是他們對于人生、社會等還接觸不深,但是他們具備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為了提高高中音樂的德育效果,教師可以適當帶領學生參加一些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學生對于音樂元素的感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元素的印象,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從而深化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體驗。
比如,在欣賞和學習歌頌改革開放的歌曲時如《走進新時代》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在上課之前進行社會調查,通過社會走訪和專家訪談了解自己社區(qū)近20年的變化,通過分析和比較讓學生們表達出對于自己對于新時代變化的感想。如果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博物館或者烈士陵園,讓學生直面歷史、直面過去,感受先輩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
(三)深入挖掘音樂知識背景,強化德育教育效果
結合音樂教育進行德育滲透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深入挖掘音樂背景,學生們只有知道音樂的過去、音樂的起源、音樂的故事,學生們才能被音樂作品中的精神和品質啟發(fā)。
比如在學習《梨園百花》這一模塊的內容時,很多學生的內心是排斥的,因為戲曲與高中生的生活聯(lián)系并不密切,他們對于“國粹”、“精神文明的瑰寶”這些概念很模糊。教師在讓學生們欣賞黃梅戲《天仙配》之前,應該帶領學生認識“黃梅戲”的唱腔、抒情方式、表現(xiàn)特點,然后再探索戲曲《天仙配》這一故事的演變;在讓學生欣賞戲曲《花木蘭》時,也應該帶領學生認識一下“豫劇”的特點,以及《花木蘭》這一曲目表現(xiàn)了怎樣的故事。深入挖掘戲曲曲目的背景,學生們才能真正被音樂吸引,才能真正與音樂藝術產生共鳴,學生才能認識到我國戲劇藝術中包含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明,顯示了不同地區(qū)、不同朝代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才會對“國粹”、“精神文明的瑰寶”等概念產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結束語
綜上所示,高中音樂課程由于其具備德育功能,所以在高中音樂教育中進行德育教學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深入挖掘高中音樂教材的內容、為學生提供生活實踐的機會并幫助學生挖掘音樂的背景內容,從而真正實現(xiàn)高中音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 參? 考? 文? 獻 ]
[1]鐘子盈.如何把德育工作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滲透到高中音樂教學中[J].北方音樂,2019,39(09):181+185.
[2]葉文卿.探究德育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藝術評鑒,2018(02):129-130.
[3]覃麗麗.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基本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0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