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影
北海市衛(wèi)生學校 廣西北海 536000
中藥調劑技術課程基礎的部分就是需要學生掌握中醫(yī)藥理論,然后根據處方及病患要求,合理調配中成藥,中藥調劑技術這門課程是中職中醫(yī)藥學生的必修課程。這門課程能夠培養(yǎng)學生鑒別中藥的純理論知識,能夠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中鑒別藥材的真?zhèn)?、能夠鑒別中藥的藥性、能夠合理調配中藥,因此很多中職學校針對中醫(yī)藥學生都開設了這門課程,但是要想適應中藥調劑崗位,還需要改革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掌握實踐內容。本文針對中藥調劑技術課程教學的方法、內容等提出了創(chuàng)造性意見。
一般來說,在我國的零售藥店和醫(yī)院的藥方都會設立中藥調劑崗位,為了適應現在的中藥調劑行業(yè)的崗位需求,需要優(yōu)化中藥調劑技術課的教學內容。中藥調劑理論基礎以及中藥調劑兩方面共同組成中藥調劑技術課程,其中鑒別中藥藥品、掌握中醫(yī)學理論,明確中醫(yī)藥的藥學性能,合理應用中藥性能,掌握中藥功效、用量、炮制技術等這些基本知識,這些都是需要學生掌握和必備的,可見傳統(tǒng)的教學內容繁瑣且復雜。其二是隨著時代不斷變化,人們越來越注重藥學服務,在中職學校教學中也需要注重藥學服務。傳統(tǒng)的教材大多數還是純理論,因此在教材內容方面,需要教師適應當今的中藥調劑崗位要求,改變教學形式及內容[1]。其三是改變傳統(tǒng)純理論教學,在課堂模擬訓練重要飲片調劑過程,分別訓練審方、計價、調配中藥、再次審核、發(fā)藥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能夠迅速適應崗位要求。其四是在教學內容環(huán)節(jié)上,還得結合當今時代要求,現在很多人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之道,教師在教學鑒別中藥飲片那節(jié)課時,需要提醒學生注意如何鑒別貴重的中藥,在講解中藥功效作用時,需要教師教會學生如何運用養(yǎng)生的中藥。如果學校有校企合作,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去工廠鑒別中成藥,學會區(qū)分它們的品種、功效等,做到現場實踐。
學生普遍對傳統(tǒng)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很排斥,學生對直觀式的教學模式更感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放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做到自主學習,做到能夠對接崗位和工作的需求。因此教師針對課前準備、課堂授課、總結反饋這三個部分進行教育課程的實施。在課前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師可以在課前將學生分組,組員需要合理搭配,學生在課前預習理論知識,并且組長帶領組員到藥店觀察工作人員的完整工作過程,注重囑咐用語以及交接囑咐環(huán)節(jié)等,然后在課堂中開始組內討論處方的合理性和不合理的地方,還需要在組內進行討論針對某個人群調配合理的處方。這種小組合作以及自主探究的模式,能夠讓學生感覺到是自己是課堂的中心,學生能夠愉快地進行教學任務,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快速,使得學生積極性提高,實際動手能力增強[2]。
在中職學校中,中藥調劑課程的教學手段需要教師合理選用教學方法。其一是采用案例教學法優(yōu)化。案例教學法就是描述一個清晰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合理討論。例如在講解六味地黃丸的療效以及制作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入廣為流傳的廣告,評判在廣告中宣傳的療效是否正確,使得學生自主去探究。其二是引用討論法,這個需要老師的引導,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進行深入討論,各抒己見,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通路中醫(yī)基礎理論的辨證知識,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論述。其三是模擬現實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在模擬現實社會中,需要學生能夠及時處理現實問題,例如讓老師扮演客戶,學生扮演重要調劑師,做到遇到不同問題能夠靈活處理,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讓學生提早熟悉工作情景。其四是采用項目教學法,針對某個項目,讓學生自主組隊,完成項目,鍛煉學生綜合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五是采用模擬教學法,有些學校基礎設施好,可以建立仿真的中藥房,在藥房里面進行學習和訓練,這樣能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未來的職業(yè)崗位,規(guī)范操作崗位流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提高,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和數字化教學方法進行,教師可以通過學習通平臺或者其他教學平臺進行課程教學,鼓勵學習在平臺上進行答問、交流以及反饋教學內容等。例如在中藥調配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錄制詳細的調配過程,制成視頻,讓學生通過掃碼方式進行掃描視頻,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明白操作要領以及調配過程,同時學生之間也能拍攝操作視頻,讓團隊合作人一起找出隊友的缺點,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此外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增加視頻、圖像和動畫等生動形象的元素,讓學生覺得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因此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夠使得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4]。
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一般是書面的期末考試、平時課堂表現以及學生技能掌握情況綜合等,但是期末考試分值較高,因此學生在平時的課堂中,往往不努力學習,在臨考前,臨時背誦老師標注的重點內容,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地不好,往往出現背了就忘記的情況。因此需要改革考核方式,實行多元化考核。教師可以在講完每一個知識點后,注重平時測試、單元測試等,以及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將審方實訓、鑒別飲片、以及介紹分類中成藥、調配中成藥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綜合評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此外除了教師設立考核內容外,學生之間或者企業(yè)實習負責人之間也可以進行組織評分??己隧椖恐饕譃閷W生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完成情況、講解中藥知識、期末理論知識考核、中藥飲片技能考核對中藥飲片進行綜合實訓等多角度進行評價。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使得職業(yè)院校的學生能夠受到企業(yè)的關注,在社會上適應能力提高。
中藥調劑崗位需要具有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靈活的實踐能力,教師在進行課程改革時,需要重組、優(yōu)化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使得教學內容多樣化,教學過程風趣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人翁,自主學習,不斷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在中藥調劑崗位中的適應能力增強,中藥調劑課程需要不斷改革,為社會輸入更多綜合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