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麗娜
【內(nèi)容摘要】高中政治是高中階段最為重要的課程之一,政治思想覺悟的高低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的優(yōu)劣,政治學科是各學科營養(yǎng)文化的綜合體,是科學思想的升華,是哲學思想的融煉。由此可見,政治學科能有效提升當今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豐富他們的大腦思想,洗滌他們的精神世界,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因明確自身教育理念,優(yōu)化教育方式,使學生學好高中政治,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中政治 ?校本課程 ?法治意識 ?誠信文化 ?分析研究
“校本課程”這一教育理念最早出現(xiàn)于英國和美國,它是一個外來語,已有20多年的歷史。隨著我國新課改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校本課程”已經(jīng)成為教育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靶1菊n程”的核心要義是以學校為教育核心、由學校自己確定教學課程。學校要以改進學校實踐、解決學校所面臨的問題為指向,學校自身的問題要由學校中的人來解決,要經(jīng)過學校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討、分析來解決,所形成的解決問題的諸種方案要在學校中加以有效實施。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相對應且具有相似性,以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教育為教育根本。法治意識是高中政治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代高中生應必備的基本政治素養(yǎng)。而在高中政治中,誠信文化與法治意識有著緊密不可分割的政治關系。筆者今天從以下三個方面闡述校本課程中法治意識和誠信文化的有效結合分析研究,與大家分享。
一、政治課堂融入誠信故事,提高學生法治認知
“誠信”是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所應必備的基本道德素質(zhì),一個人只有具有誠信意識才能換來他人對自己的信任,才能讓自己在社會上扎穩(wěn)立足,才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與人交往的機會,進而使自己能更好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從微觀小事上看,“誠信”是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根本,而從宏觀大局上分析,一個人的“誠信意識”和“法治素養(yǎng)”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高中政治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時常給學生灌輸誠信意識對法律認知的重要幫助,將意識培養(yǎng)貫穿于政治教學的方方面面。在政治學科的校本課程的建設中,學校對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yǎng)給予了強烈重視,筆者積極響應學校教育本念的號召,在對學生的誠信教育教學中悟其心得、傾其心力。
比如,筆者在校本課程《誠信和法治》的教學課程中,就引入了誠信故事教學,以提高學生對于“誠信”與“法律”的認知。在正式開啟課堂內(nèi)容之前,筆者用了一則故事做墊引:“在宋朝有一位聞名天下的提刑官,名曰‘宋慈,宋慈為人忠厚仁義、聰穎過人,對待刑案秉公執(zhí)法、剛正不阿,被百姓稱之為‘宋青天。在宋慈審理過的諸多案件中有過這樣一個案例——建德縣內(nèi)屢次出現(xiàn)盜牛事件,很多百姓家的耕牛被人偷去,致使農(nóng)家無牛耕地,良田未墾,糧收受損。在接到報案后,宋慈命訟師先生‘張黃草擬了數(shù)百份告示,‘提供偷牛賊線索者,賞銀十兩。張黃與宋慈袍澤之情甚深,偷牛事件使百姓怨聲載道,張黃對宋慈表示,‘本人定傾盡心力善理此事,定將偷牛之賊繩之於法。宋慈素知張黃為人,心下妥帖。但張黃此人財迷心竅,為得賞銀心起歹端,命人在街上胡亂抓來一個乞丐充當了偷牛之賊。宋慈獲知偷牛賊被抓后深感滿意,將十兩白銀賞賜于張黃。但真正的偷牛賊尚未捕獲,偷牛事件扔在上演,宋慈頓感事件蹊蹺,秘中調(diào)查此事,查明張黃徇私舞弊一事,將張黃笞杖三十,打入牢中。張黃背信于宋慈,違逆大宋法治綱常,終究自食其果?!?/p>
在誠信教學中,學生們被生動的故事深深打動,他們不但認識到了誠信的重要性,還深刻地懂得了誠信與法治的重要關系,使故事教學獲得了豐厚的成果。
二、積極開展誠信征文活動,加深學生法治意識
校本課程創(chuàng)建的目的是發(fā)揚學校本我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教學根本。同時校本課程的開設有其豐富的教學模式,學生們在多姿多彩的校園文化中學到了科學文化知識,拓展了大腦思維,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思想品質(zhì)。作為當代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zhì),“誠信意識”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就會喪失自我,喪失他人對自己的信任。“誠信”不光是一種品質(zhì),更是一種優(yōu)質(zhì)的思想慣性,一旦喪失這種思想慣性便會破壞德道底線,直至觸犯法律。在關于誠信的校本課程建設中,筆者相應學校號召,積極參加組織學校舉辦的“誠信杯”征文活動,征集“促進誠信意識,提高法治思想”的優(yōu)秀文匯?;顒咏M織以來,收到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學校對這些作品大力表彰,并給予了豐厚獎勵。筆者在此分享其中優(yōu)秀作品的節(jié)選文段,“‘誠信是一種道德品質(zhì),它像一塊金子般閃爍著奕奕光彩,這種光彩質(zhì)樸而又華麗、清冽而又醇厚、內(nèi)斂而又熱忱?!\信是一個人能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上的根本所在,如果一個人喪失了誠信,他的思想便會像脫韁的野馬,驕縱放恣,毫無羈絆。脫離了厚重思想的制約,一個人便會任我之意,做我所為,遠離道德底線的制約,他便會慢慢走向深淵,慢慢走向迷惘,到頭來一腳踏空,跌至黑暗,置身于枷鎖和鐐鏈的禁錮。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誠信意識,加深自我修養(yǎng),培養(yǎng)自身的法治認知,讓‘誠信美德伴隨終身,力爭做一名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貢獻自身綿薄之力的綜合性人才?!薄罢\信杯”征文活動的舉辦,大力發(fā)展了校園文化建設,拓展了學生們的學習生活。通過征文,學生們提高了對‘誠信精神的認識,更明確了誠信與法律的緊密關聯(lián),學生們在活動中學到了很多優(yōu)秀思想,筆者更是豐富了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理念。
三、組織籌辦誠信節(jié)目匯演,培養(yǎng)學生法治思想
“誠信”的教育方式多種多樣,它并不局限于課堂,更不局限于文字。在關于“誠信”的校本課程建設中,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積極開展各類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課外活動,從各方各面提高學生對“誠信”的認識,將“誠信”思想夯實在他們的道德意識之中。
比如,在平時緊張有序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在《誠信和法治》校本課程教學精神的指導下,組織各班學生進行了一次“誠信匯演”演出。在此次的“誠信匯演”中,學生們表現(xiàn)出各自的藝術素養(yǎng),為此次匯演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節(jié)目,有“歌曲、舞蹈、小品”等等。其中一名學生歌唱了《誠信中國》之歌,該歌曲的歌詞給了所有人深深的啟發(fā),“花就是花,果就是果。甜就說甜,澀就說澀。拉鉤算數(shù),說了就做。誠信品德,美好你我。誠信為本,土能生金。天下的人和誠信,你我合作共贏。誠信人人,人人誠信,誠信的中國心想事成前程似錦。你童叟無欺,我一視同仁。你表里如一,我誠實守信。你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以誠相待,以心換心……”這首歌深切地表達了人們對于誠信品質(zhì)的美好追求,也表達了“誠信”高于生命的可貴。歌曲給了學生們深深地感動,筆者也獲得了深刻的感想。在匯演中,學生們還進行了喜劇小品表演,在歡聲笑語中,學生們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更是通過有趣的情景劇獲得了對誠信和法治思想的強烈認知。
通過這次誠信節(jié)目匯演,學生們獲得了很多美好的經(jīng)歷,通過和其他同學的團結合作,學生們都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和能力。作為一名教師,筆者在這次活動中也提高了自身的政治思想,豐滿了自己的教學羽翼。
總之,“誠信”意識是一個人身處于世的根本行為準則,沒有誠信意識,何談法治認知,它們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關系。各級學校應重視本我教育理念的校本課程建設,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誠信道德,使學生們成為一名合格的、為我國建設增磚添瓦的新時代優(yōu)秀高中生。
【參考文獻】
[1] 阮暢暢. 高中政治學科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策略與反思[J]. 思想政治課教學,2014.
[2] 黃龍. 我的課改故事——高中政治校本課程的開發(fā)[J]. 課程教育研究,2012.
(作者單位: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國際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