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設
摘 要: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21世紀以來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目前,有效教學理念已深入我國各學段的課堂教學之中。數學課程是高職院校課程體系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必修課程,文章以高職數學中的圓錐曲線內容教學為例,探討其基于有效教學下的高職數學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而提出了相關教學策略。
關鍵詞:有效教學;高職數學;圓錐曲線
中圖分類號:G712.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6-03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2-0028-02
一、引言
2019年年初,國務院印發(fā)了《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指出:“把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優(yōu)化高等教育結構和培養(yǎng)大國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鄉(xiāng)新增勞動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庇纱丝梢姡h和國家對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的任務和使命給予了不少期待。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進行改革,以實現(xiàn)有效教學,為社會培養(yǎng)合格的應用型人才。
數學課程作為高職院校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必須走在課程改革的前列,實現(xiàn)教育的理念、模式以及方法等諸方面的轉變。在構建有效教學課堂建設過程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借助自主性的激發(fā)實現(xiàn)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引導學生主動思考,以提高教學質量。
二、高職數學有效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一些高職院校實施數學有效教學效果不明顯,教育水平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境地,其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三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從教師角度來看,其主要是因為教學方法不科學,教學方式過于枯燥、乏味,定式教育現(xiàn)象嚴重,導致教學氛圍比較沉悶,學習主動性缺失。二是學生的學。從學生角度來看,其主要在于學生的學習力不強,學習積極性差,不能主動地探索和思考數學問題,學習過程中只會在教師的要求或指揮下進行思考,缺乏思考自主性,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三是受到學長、學姐的負面影響。毋庸諱言,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入學成績總體不是太高,其中不少學生數學學習存在缺陷,學生把自身的挫敗經歷、體驗轉告學弟、學妹們,從而給學弟、學妹帶來了談虎色變般的心理壓力。
三、有效教學下高職數學課堂教學策略
(一)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圓錐曲線教學內容存在較高的學習難度,因而對學生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數形結合、化簡變形、等價轉化等方面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高,導致大多數學生都覺得數學學習難度較高,因而對數學學習有一定的畏懼心理。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注重引導,維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方面需要做好彈性目標的制定。
圓錐曲線的內容在高職數學中屬于難點,在考試方面主要是以中等難度的題目為主。首先,教師在教學目標方面可以以彈性目標為主,解題過程中需要考慮學生的綜合分析以及部分計算能力,以多問題為核心,鼓勵學生以拿到第一問題的分數為基礎要求,并激勵成績較好的學生拿到滿分,以彈性任務與目標穩(wěn)定學生的學習信心。其次,還需要不斷地優(yōu)化引導方式,在圓錐曲線教學內容方面,經常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此時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挫折感,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與其溝通,及時幫助學生排解問題,引導學生做好考試題目的總結分析,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愉悅的情感與獲得成就感。再次,教師應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按照圓錐曲線的教學內容,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不僅需要研究教材,同時還需要做好學情的研究,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相應梯度的習題練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控制講授教學進度與深度,使得學生可以及時地接受、消化解題的思路,并樹立解題的信心。
(二)立足雙基,準確解題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知識重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高度重視教學基礎,準確掌握教學難點與重點。
例如,在直線與圓錐曲線的位置關系、曲線方程、最值與參數取值范圍等問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典型的例題進行教學復習,并配備相應練習題讓學生掌握與鞏固知識點。在基礎知識的復習方面,可以設置問題串來復習關鍵的知識點,以引導學生的思考。例如,復習橢圓的定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兩點定點距離的軌跡是什么,雙曲線定義當中在缺少絕對值時軌跡是什么,定義為兩定點距離時軌跡是什么等。借助這些問題可以更好地鞏固定義。
另外,對一些相似性較高的知識點,在復習過程中可以有意識地強化對比性內容,如雙曲線和橢圓當中a,b,c的參數與方程異同,圓形與性質的區(qū)別、橢圓的長軸與短軸、雙曲線的實軸與虛軸等,教師可從讓學生以橢圓、拋物線標準方程的建立入手,通過讓學生熟練掌握曲線方程的解題步驟與方法,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方程中不同參數的幾何含義價值。想要更加準確掌握橢圓與雙曲線當中a,b,c的構成三角形,也可以從熟練掌握拋物線的焦半徑公式著手。
(三)創(chuàng)新教學趣味,激發(fā)學習熱情
在傳統(tǒng)的高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都是采用口頭描述的教學方式,這一種教學方式本身會嚴重阻礙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思維探索能力等均會形成阻礙。所以,在高職數學教育中突出高效率的關鍵便在于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可以借助多種途徑實現(xiàn)興趣的激發(fā),其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引入教學情境,借助情境作為背景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在學習思考過程中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辯論的教學方式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輕松,同時學生的參與熱情也會隨之提升。另外,在課堂教學中,互動也是一種很好的提高教學趣味性的方法,教師可以積極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互動交流中也許會產生沖突,而解決沖突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
(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強化學習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問題的提出方式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吸引,同時按照問題提出后的思考分析實現(xiàn)問題解決思路的養(yǎng)成。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問題的思考、探討以及交流互動當中,從而實現(xiàn)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在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有效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借助問題引發(fā)思考,促使學生圍繞問題進行探討,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可以得到顯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