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青少年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謂“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具有極強的可塑性的關鍵時期。作為教師,傳道是我們的基本職責,我們就是各族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在他們學習和生活中,既要傳授知識,更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為他們指引正確的人生方向。因此,我們要處理好教書與育人的關系,必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
關鍵詞:立德樹人 ?引路人 ? 愛心 ?耐心 ? 責任心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好教師是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引路人,是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边@四條“引路人”的標準充分說明了教師教書育人的本質,同時也給我們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的成長指明了方向。教師與學生本身就是一對互相依賴的生命體,也是一對共同成長的好伙伴,只要我們教師用心去做好這份工作,做到以人為本,學生們就會隨著我們的指引走上光明的大道,所以我想一名教師的真正的幸福應該就是學生的進步與成長和自己的充實與成長。
其實要做到真正的立德樹人和全員德育,就要要求我們每位教師要明確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僅僅是德育工作人員、班主任、思想品德老師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我們每一位人民教師要具備三顆心,即愛心,耐心、責任心。
所謂“愛心”,就要做到真正的熱愛教育,熱愛自己的學生。而作為教師要想幸福首先要你教的學生喜歡你,學生喜歡你是他們學好你所教的這門課的前提。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更要做到心中有愛、愛生如子,并且要將其體現(xiàn)在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是快樂的、愉悅的、進而快樂地學習,做學習的主人。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點燃學生的夢想;它是指路的明燈,照亮學生前進的路程。我們的教育事業(yè)本身就是愛的事業(yè),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是心與心的呼喚,是愛與愛的共鳴。在我前幾年帶班主任的時候,曾經(jīng)在生活上幫助過一個貧困家庭的學生,當時只是舉手之勞,但畢業(yè)后的他每次見到我都會覺得格外親切,總有說不完的話。教育就是這么的神奇,你播種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收獲什么樣的果實。教師理應成為愛的傳播者,示以美好,授以希望,讓每位學生都心懷陽光,擁抱未來。
什么是耐心呢?耐心就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好朋友一樣,耐心的傾聽他們的想法,耐心的解答他們心中的疑惑。每位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間難免會有曲折不平,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像對自己孩子一樣,對他們耐心一點,再關心一點,像牽著蝸牛去散步一樣慢慢的陪伴他們成長。也許其中會有錯誤,也會有失敗,這時就需要我們教師慢慢引導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積極地改正錯誤,并且告訴學生們,只要改正,就會回歸正途,繼續(xù)朝著光明和未來前進和奮斗。
最后說到責任心,我想作為人民教師,其責任心是其根本之所在。能夠為孩子們的未來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急功近利,不只圖眼前。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互幫互學的過程,是一個與學生一起成長的過程。但是,近些年來的幾則新聞報道就深深地刺痛了很多人的心,譬如復旦大學醫(yī)學驕子報毒案,而原因竟然是因為一些日?,嵤露l(fā)的矛盾;還有四川師范學校學生因別人影響了自己休息而揮刀向同學砍去……諸如此類令人觸目驚心的校園慘案無不讓人唏噓不已,到底是什么使這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在父母和老師眼中無比優(yōu)秀的孩子在生活中卻表現(xiàn)出了最為殘忍和讓人不可思議的人性陰暗面呢?是什么讓他們在簡單的生活問題處理上表現(xiàn)的如此愚鈍,不懂謙讓,又不愿與人合作,不懂關愛別人。我想縱使有其他的因素,但歸根到底,終歸是我們教育的缺失,是缺失了對愛的傳遞。
是的,我們作為教師本應承擔起這個責任,架起這個愛的橋梁,將愛從小就根植到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正如,我常對學生說的那樣,孩子們來到學校,除了書本知識還要學習很多做人的根本。作為老師,除了教書,也要傳遞給學生更多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為人處事的技巧,而這些,我想就是一直推崇的德育。
總之,師者,就應采擷一束陽光,將它灑向學生的心田,讓每一個學生都沐浴著愛的光芒,最終也成為愛的使者,傳遞愛的能量,一直健康的生活,快樂的成長。我們要本著“十年樹木,百年育人”的教育根本,懷抱培養(yǎng)祖國棟梁之才的美好愿望投入到平凡而偉大的教育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習近平語錄》
某新聞網(wǎng)站